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64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外壳的顶端后侧沿左右方向安装有后壳,所述后壳的前侧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外壳的内腔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后壳的前侧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后壳的内腔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左右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该PVC管材打磨装置,更换打磨轮过程变得简单,无需拆卸很多的工件,省时省力,不仅能对整根PVC管材进行打磨,还可以对PVC管材进行局部打磨,使用灵活,满足了生产需求,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PVC的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刚生产出来的PVC管材会有毛边,而且外壁粗糙,导致外壁厚度不均,影响使用,所以需要打磨工序对PVC管材进行打磨,目前PVC管材打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就需要对打磨轮进行更换,但更换打磨轮过程麻烦,需要拆卸很多的工件,费时费力,另外只能对整根PVC管材进行加工,使用不灵活,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降低了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外壳的顶端后侧沿左右方向安装有后壳,所述后壳的前侧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外壳的内腔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后壳的前侧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后壳的内腔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立杆、垫块、手轮、第一滑块、连接块、蜗杆、螺杆、蜗轮;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左右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外壳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螺杆外壁中心位置键连接有蜗轮,所述螺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贯穿第一滑槽延伸出外壳的外壁顶端,两个所述立杆的内侧顶端均安装有垫块,所述立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插接,所述外壳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外壳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蜗杆的外壁前侧延伸出外壳的内腔并键连接有手轮;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一电机、转轴、齿条、第四齿轮、第二滑块、第三滑块;所述后壳的内腔后侧底端沿左右方向焊接有齿条,所述第二滑槽的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滑槽的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的前侧均延伸出后壳的前侧外壁,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的前侧螺钉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前侧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滑块的后侧沿上下方向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底端贯穿第三滑块的顶端并键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转轴的外壁底端与第二滑块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底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第三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第四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螺栓、第二齿轮、第二壳体、第三齿轮、凸块、第一齿轮、打磨轮、第二电机;所述固定座的左侧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固定座的内腔并键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座的前侧螺钉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安装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后侧和第二壳体的底端前侧沿左右方向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后侧和第二壳体顶端前侧均设置有凸块且两个所述凸块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触面的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打磨轮,且打磨轮的左右两侧沿伸出通孔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前侧上下两端通过销轴对称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均与打磨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前侧延伸出开口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外壁上的螺纹方向为正反方向螺纹。优选的,两个所述垫块的中心位置与打磨轮的中心位置成一条直线。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前后两侧的形状为燕尾槽形,且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适配插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与打磨轮呈三角形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长度均相同。优选的,所述垫块的材料为防滑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PVC管材打磨装置,通过夹紧机构使PVC管材稳定的固定在两个垫块之间,通过打磨机构对PVC管材进行打磨,使更换打磨轮过程变得简单,无需拆卸很多的工件,省时省力,通过移动机构使打磨轮可以左右移动,不仅能对整根PVC管材进行打磨,还可以对PVC管材进行局部打磨,使用灵活,满足了生产需求,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剖面图。图中:1、外壳,2、后壳,3、第二滑槽,4、第三滑槽,5、立杆,6、垫块,7、固定座,8、第一壳体,9、螺栓,10、手轮,11、第一电机,12、转轴,13、第二齿轮,14、齿条,15、第四齿轮,16、第二壳体,17、第三齿轮,18、第一齿轮,20、打磨轮,21、第一滑块,22、连接块,23、第二滑块,24、蜗杆,25、螺杆,26、第二电机,27、第一滑槽,28、蜗轮,29、第三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27,外壳1的顶端后侧沿左右方向安装有后壳2,后壳2的前侧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3和第三滑槽4,外壳1的内腔安装有夹紧机构,后壳2的前侧安装有打磨机构,后壳2的内腔安装有移动机构;夹紧机构包括立杆5、垫块6、手轮10、第一滑块21、连接块22、蜗杆24、螺杆25、蜗轮28;外壳1的内腔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杆25,通过螺杆25旋转驱动两个连接块22移动,螺杆25的外壁左右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外壳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螺杆25外壁中心位置键连接有蜗轮28,螺杆25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接有连接块22,连接块22的顶端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立杆5,通过两个立杆5向内侧或外侧移动,从而对长度不同的PVC管材进行夹持,立杆5的顶端贯穿第一滑槽27延伸出外壳1的外壁顶端,两个立杆5的内侧顶端均安装有垫块6,通过垫块6增大摩擦力和保护PVC管材的两端,立杆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块21,且第一滑块21与第一滑槽27插接,外壳1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24,通过蜗杆24纵向旋转驱动蜗轮28横向旋转并带动螺杆25旋转,且蜗杆24与蜗轮28啮合连接,蜗杆24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27),所述外壳(1)的顶端后侧沿左右方向安装有后壳(2),所述后壳(2)的前侧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3)和第三滑槽(4),所述外壳(1)的内腔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后壳(2)的前侧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后壳(2)的内腔安装有移动机构;/n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立杆(5)、垫块(6)、手轮(10)、第一滑块(21)、连接块(22)、蜗杆(24)、螺杆(25)、蜗轮(28);/n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的外壁左右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外壳(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螺杆(25)外壁中心位置键连接有蜗轮(28),所述螺杆(25)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接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的顶端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立杆(5),所述立杆(5)的顶端贯穿第一滑槽(27)延伸出外壳(1)的外壁顶端,两个所述立杆(5)的内侧顶端均安装有垫块(6),所述立杆(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块(21),且第一滑块(21)与第一滑槽(27)插接,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24),且蜗杆(24)与蜗轮(28)啮合连接,所述蜗杆(24)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外壳(1)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蜗杆(24)的外壁前侧延伸出外壳(1)的内腔并键连接有手轮(10);/n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座(7)、第一电机(11)、转轴(12)、齿条(14)、第四齿轮(15)、第二滑块(23)、第三滑块(29);/n所述后壳(2)的内腔后侧底端沿左右方向焊接有齿条(14),所述第二滑槽(3)的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二滑块(23),所述第三滑槽(4)的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三滑块(29),所述第二滑块(23)和第三滑块(29)的前侧均延伸出后壳(2)的前侧外壁,所述第二滑块(23)和第三滑块(29)的前侧螺钉连接有固定座(7),且固定座(7)的前侧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滑块(23)的后侧沿上下方向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外壁底端贯穿第三滑块(29)的顶端并键连接有第四齿轮(15),所述转轴(12)的外壁底端与第二滑块(23)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12)的外壁底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第三滑块(2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第四齿轮(15)与齿条(14)啮合连接;/n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8)、螺栓(9)、第二齿轮(13)、第二壳体(16)、第三齿轮(17)、凸块(18)、第一齿轮(19)、打磨轮(20)、第二电机(26);/n所述固定座(7)的左侧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有第二电机(26),且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延伸进固定座(7)的内腔并键连接有第二齿轮(13),所述固定座(7)的前侧螺钉连接有第二壳体(16)、所述第二壳体(16)的前侧安装有第一壳体(8),所述第一壳体(8)的底端后侧和第二壳体(16)的底端前侧沿左右方向固定连接有螺栓(9),所述第一壳体(8)的顶端后侧和第二壳体(16)顶端前侧均设置有凸块(18)且两个所述凸块(18)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壳体(8)和第二壳体(16)接触面的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打磨轮(20),且打磨轮(20)的左右两侧沿伸出通孔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8)的内腔前侧上下两端通过销轴对称连接有第一齿轮(19),所述第二壳体(16)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三齿轮(17),且第三齿轮(17)和第一齿轮(19)均与打磨轮(2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3)的前侧延伸出开口与第三齿轮(17)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管材打磨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27),所述外壳(1)的顶端后侧沿左右方向安装有后壳(2),所述后壳(2)的前侧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3)和第三滑槽(4),所述外壳(1)的内腔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后壳(2)的前侧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后壳(2)的内腔安装有移动机构;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立杆(5)、垫块(6)、手轮(10)、第一滑块(21)、连接块(22)、蜗杆(24)、螺杆(25)、蜗轮(28);
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的外壁左右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外壳(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螺杆(25)外壁中心位置键连接有蜗轮(28),所述螺杆(25)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接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的顶端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立杆(5),所述立杆(5)的顶端贯穿第一滑槽(27)延伸出外壳(1)的外壁顶端,两个所述立杆(5)的内侧顶端均安装有垫块(6),所述立杆(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块(21),且第一滑块(21)与第一滑槽(27)插接,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24),且蜗杆(24)与蜗轮(28)啮合连接,所述蜗杆(24)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外壳(1)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蜗杆(24)的外壁前侧延伸出外壳(1)的内腔并键连接有手轮(10);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座(7)、第一电机(11)、转轴(12)、齿条(14)、第四齿轮(15)、第二滑块(23)、第三滑块(29);
所述后壳(2)的内腔后侧底端沿左右方向焊接有齿条(14),所述第二滑槽(3)的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二滑块(23),所述第三滑槽(4)的中心位置插接有第三滑块(29),所述第二滑块(23)和第三滑块(29)的前侧均延伸出后壳(2)的前侧外壁,所述第二滑块(23)和第三滑块(29)的前侧螺钉连接有固定座(7),且固定座(7)的前侧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滑块(23)的后侧沿上下方向螺钉连接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锁紧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外壁底端贯穿第三滑块(29)的顶端并键连接有第四齿轮(15),所述转轴(12)的外壁底端与第二滑块(23)的底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天骄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