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449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该结构以硫素作为化学修复剂,通过构建二维电场,配合镉超富集植物,实现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所述二维电场由位于土壤表层水平位的阴极电极与位于较低水平位的阳极电极组成,所述阴极电极位于两个阳极电极连线的中点处,所述镉超富集植物种植在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水平间隔内,所述硫素层设置在土壤表层,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分别连接至供电系统。利用硫素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能力,以及二维电场对重金属的定向迁移能力,能有效提高超富集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同时降低化学诱导过程中重金属的淋溶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
,特别是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污水灌溉、涉重企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等导致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占总超标点位的82.8%,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样品点位超标率达到7%。每年生产的镉含量超标农产品已超过14.6亿kg,形式十分严峻。镉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其生物有效高,在土壤中移动性强,极易被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影响我国农作物及产品安全,进而威胁居民人体健康。因此,修复镉污染土壤对于保障作物安全生产和居民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环保生物技术,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环境友好,且可大面积进行原位修复等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以硫素作为化学修复剂,通过构建二维电场,结合镉超富集植物,实现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所述二维电场由位于土壤表层水平位的阴极电极与位于较低水平位的阳极电极组成,所述阴极电极位于两个阳极电极连线的中点处,所述镉超富集植物种植在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水平间隔内,所述硫素施加在污染土壤的耕层中,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分别连接至供电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以硫素作为化学修复剂,通过构建二维电场,结合镉超富集植物,实现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所述二维电场由位于土壤表层水平位的阴极电极与位于较低水平位的阳极电极组成,所述阴极电极位于两个阳极电极连线的中点处,所述镉超富集植物种植在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水平间隔内,所述硫素施加在污染土壤的耕层中,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分别连接至供电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为石墨棒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为不锈钢网状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为不锈钢网状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硫素-二维电场-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棒电极垂直位于土壤深度20-30cm处,所述不锈钢网状电极垂直位于土壤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广萍高岩张振华张维国童非余垚刘丽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