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喷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373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喷泉,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顶端设有下蓄水池,且下蓄水池的中部设有水帘池,所述水帘池的内壁中部设有许愿盆,且许愿盆的中部设有第一装饰柱,所述第一装饰柱的顶端设有水帘盆,且水帘盆的外壁边缘处开有水帘槽,所述水帘盆的中部设有第二装饰柱,且第二装饰柱的顶端外壁设有上喷射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多层多水流结构,通过上层喷射强度调整不同喷泉抛物线,配合上中层水帘结构形成复合喷泉效果,部分投射灯设在喷泉边缘处通过对水帘投射,配合上水柱水雾等折射,丰富整体喷泉的光影效果,集成清理和防漫水功能为一体结构,漫水回流和沉底排污功能保证水流洁净度,在营造光影效果时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园林景观喷泉
本技术涉及园林
,尤其涉及一种园林景观喷泉。
技术介绍
喷泉是最常见的园林水景之一,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空间,如城市广场、公共建筑或作为建筑、园林的小品。它不仅是一种独立的水景艺术,体现了动、静结合,形成明朗活泼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够增加局部空间的空气湿度,减少尘埃,大大增加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因而也有益于改善环境,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的景观喷泉结构较为单一,只具有喷水、喷雾功能,仅供游人观赏,观赏效果较差,而且一些喷泉压力不足,会影响整体的喷泉效果,只是在浪费资源,而且现在的喷泉的光影效果都是通过水底的灯具进行照射,成本较高,易损坏漏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园林景观喷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景观喷泉,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顶端设有下蓄水池,且下蓄水池的中部设有水帘池,所述水帘池的内壁中部设有许愿盆,且许愿盆的中部设有第一装饰柱,所述第一装饰柱的顶端设有水帘盆,且水帘盆的外壁边缘处开有水帘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景观喷泉,包括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顶端设有下蓄水池(2),且下蓄水池(2)的中部设有水帘池(3),所述水帘池(3)的内壁中部设有许愿盆(4),且许愿盆(4)的中部设有第一装饰柱(5),所述第一装饰柱(5)的顶端设有水帘盆(6),且水帘盆(6)的外壁边缘处开有水帘槽,所述水帘盆(6)的中部设有第二装饰柱(7),且第二装饰柱(7)的顶端外壁设有上喷射盆(8),所述基坑(1)和下蓄水池(2)的连接内壁设有防漫水结构,且防漫水结构包括回液管(15)、漫水板(16)、排污管(17)、回水泵(18)、水位计(19)和漫水管(20),所述回水泵(18)的输出端和回液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景观喷泉,包括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顶端设有下蓄水池(2),且下蓄水池(2)的中部设有水帘池(3),所述水帘池(3)的内壁中部设有许愿盆(4),且许愿盆(4)的中部设有第一装饰柱(5),所述第一装饰柱(5)的顶端设有水帘盆(6),且水帘盆(6)的外壁边缘处开有水帘槽,所述水帘盆(6)的中部设有第二装饰柱(7),且第二装饰柱(7)的顶端外壁设有上喷射盆(8),所述基坑(1)和下蓄水池(2)的连接内壁设有防漫水结构,且防漫水结构包括回液管(15)、漫水板(16)、排污管(17)、回水泵(18)、水位计(19)和漫水管(20),所述回水泵(18)的输出端和回液管(15)相连接,且回液管(15)的另一端和下蓄水池(2)相连通,所述基坑(1)和下蓄水池(2)的外壁设有漫水槽,且回水泵(18)设在漫水槽内,所述漫水板(16)卡接在漫水槽顶部内壁上,且排污管(17)设在漫水槽远离下蓄水池(2)的一侧外壁上,所述下蓄水池(2)的顶端设有漫水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水管(20)的底端卡接有水位计(19),且水位计(19)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蕾谢先礼盛聂铭侯露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