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33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笋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研磨箱,研磨箱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研磨箱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电机一,研磨箱的上端设置有输送腔,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贯穿研磨箱并延伸至输送腔内部的转动杆,转动杆位于输送腔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之间均设置有切割叶片,输送腔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研磨腔一和研磨腔二,研磨腔一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辊,研磨腔一与研磨腔二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二,气缸的下端设置有电机二,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研磨盘,研磨腔二的底端设置有筛板二,研磨箱的一侧下端均设置有出料口。有益效果:研磨出的芦笋粉更加细腻,有效提高研磨的效果,易于人体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笋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芦笋加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芦笋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芦笋又名"荻笋"、"南荻笋",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外形与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芽相似,但截然不同。它天赐野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集天然野生和绿色有机等特点于一体,沅江芦苇的幼茎为芦笋,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有着"洞庭虫草"的美誉。但传统的芦笋研磨机体积庞大,且研磨不均匀彻底,研磨出的粉末不易于人体吸收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芦笋粉研磨机。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芦笋研磨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芦笋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研磨箱,所述研磨箱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前端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分别设置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控制按键的上方,所述研磨箱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研磨箱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研磨箱的上端设置有输送腔,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研磨箱并延伸至所述输送腔内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输送腔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之间均设置有切割叶片,所述输送腔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研磨腔一和研磨腔二,所述研磨腔一位于所述研磨腔二的上端一侧,所述输送腔的下端隔板处设置有筛板一,所述输送腔与所述研磨腔一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一,所述研磨腔一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辊,所述研磨腔一与所述研磨腔二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二,所述连接通道二中部上端与所述筛板一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三,所述研磨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腔底端隔板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所述研磨腔二内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研磨盘,所述研磨腔二的底端设置有筛板二,所述研磨箱的一侧下端均设置有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格栅。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的上端设置有封盖。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箱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相对应的斜板。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二的中部设置有加固滑动架,所述研磨箱的内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固滑动架相配合的滑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芦笋研磨装置,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输送腔、研磨腔一和研磨腔二对芦笋的研磨作业,具有操作安全方便,采用控制箱控制,无需专人看管,节省人力和生产成本,便于操作,在研磨辊和研磨盘的双重研磨下,有效对投入的芦笋研磨更迅速,效率高,研磨盘的设置使得芦笋在研磨过程中均匀分布,研磨出的芦笋粉更加细腻,有效提高研磨的效果,易于人体吸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芦笋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研磨箱;3、控制箱;4、控制面板;5、进料口;6、电机一;7、输送腔;8、转动杆;9、螺旋叶片;10、切割叶片;11、研磨腔一;12、研磨腔二;13、筛板一;14、连接通道一;15、研磨辊;16、连接通道二;17、连接通道三;18、气缸;19、电机二;20、传动轴;21、研磨盘;22、筛板二;23、出料口;24、封盖;25、支撑块;26、斜板;27、加固滑动架;28、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芦笋研磨装置。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芦笋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研磨箱2,所述研磨箱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的前端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上分别设置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控制按键的上方,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电机一6,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设置有输送腔7,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研磨箱2并延伸至所述输送腔7内部的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位于所述输送腔7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9,所述螺旋叶片9之间均设置有切割叶片10,所述输送腔7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研磨腔一11和研磨腔二12,所述研磨腔一11位于所述研磨腔二12的上端一侧,所述输送腔7的下端隔板处设置有筛板一13,所述输送腔7与所述研磨腔一11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一14,所述研磨腔一11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辊15,所述研磨腔一11与所述研磨腔二12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二16,所述连接通道二16中部上端与所述筛板一13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三17,所述研磨箱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腔7底端隔板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下端设置有电机二19,所述电机二19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所述研磨腔二12内部的传动轴20,所述传动轴20的底端设置有研磨盘21,所述研磨腔二12的底端设置有筛板二22,所述研磨箱2的一侧下端均设置有出料口23。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箱3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格栅。所述进料口的上端设置有封盖24。所述支撑底座1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25,所述支撑块25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箱2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23相对应的斜板26。所述电机二的中部设置有加固滑动架27,所述研磨箱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固滑动架27相配合的滑轨28。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将芦笋处理晒杆后放入进料口5进入到研磨箱2的输送腔7内,然后在输送腔7内,在电机一6驱动转动杆8转动,使得转动杆8上的螺旋叶片9和切割叶片10对输送腔7内芦笋进行切割和输送,同时筛板一13开设有筛孔,用于在初步输送过程中将符合粒径的芦笋直接通过落入研磨腔二12中,一部分较大的在螺旋叶片9推送到研磨腔一11内,在研磨辊15内进行研磨,研磨后的芦笋通过连接通道二16进入到研磨腔二12内,通过启动电机二19对传动轴20的驱动使得研磨盘21运动,进而在气缸18的推动下,进一步对研磨腔二12内的芦笋进行细腻的研磨成粉,研磨成粉的通过筛板二22进行到斜板26从出料口23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对芦笋的研磨作业。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笋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研磨箱(2),所述研磨箱(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的前端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上分别设置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控制按键的上方,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电机一(6),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设置有输送腔(7),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研磨箱(2)并延伸至所述输送腔(7)内部的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位于所述输送腔(7)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9),所述螺旋叶片(9)之间均设置有切割叶片(10),所述输送腔(7)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研磨腔一(11)和研磨腔二(12),所述研磨腔一(11)位于所述研磨腔二(12)的上端一侧,所述输送腔(7)的下端隔板处设置有筛板一(13),所述输送腔(7)与所述研磨腔一(11)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一(14),所述研磨腔一(11)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辊(15),所述研磨腔一(11)与所述研磨腔二(12)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二(16),所述连接通道二(16)中部上端与所述筛板一(13)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三(17),所述研磨箱(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腔(7)底端隔板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下端设置有电机二(19),所述电机二(19)的底端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所述研磨腔二(12)内部的传动轴(20),所述传动轴(20)的底端设置有研磨盘(21),所述研磨腔二(12)的底端设置有筛板二(22),所述研磨箱(2)的一侧下端均设置有出料口(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笋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研磨箱(2),所述研磨箱(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的前端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上分别设置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控制按键的上方,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电机一(6),所述研磨箱(2)的上端设置有输送腔(7),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研磨箱(2)并延伸至所述输送腔(7)内部的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位于所述输送腔(7)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9),所述螺旋叶片(9)之间均设置有切割叶片(10),所述输送腔(7)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研磨腔一(11)和研磨腔二(12),所述研磨腔一(11)位于所述研磨腔二(12)的上端一侧,所述输送腔(7)的下端隔板处设置有筛板一(13),所述输送腔(7)与所述研磨腔一(11)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一(14),所述研磨腔一(11)的内部设置有研磨辊(15),所述研磨腔一(11)与所述研磨腔二(12)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二(16),所述连接通道二(16)中部上端与所述筛板一(13)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三(17),所述研磨箱(2)的内部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提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市瓯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