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及配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331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及配制系统。本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包括气瓶、具有液相进出口和气相进出口的瓶阀;所述液相进出口通过一连通管伸入至气瓶内与气瓶内部的一柔性的可膨胀与收缩的容器连通,液体标准物质存放在抽真空后的柔性容器内;所述气相进出口与气瓶和柔性容器之间的空间连通,该空间内通入惰性气体使得柔性容器内的液体标准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单一液相,同等体积下气瓶所能盛装的标准物质更多并且均能有效利用;通过对柔性容器材料选择及人为向气瓶和柔性容器之间的空间内通入一定量的液体标准物质目标组分,减少柔性容器内部标准物质向外部空间的扩散,以提高长时间使用时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及配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标物配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及配制系统。
技术介绍
标准物质在分析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仪器仪表检定与校准、分析测试方法评价、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医疗卫生及临床化验等各方面均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一些特定的诸如石油天然气领域中,所需要的标准物质通常是混合烃类。若将混合烃类配制成标准气体,由于大多数烃类的沸点较低,因此若要保持气态只能是减小压力,从而导致在同等体积气瓶条件下实际含量不多,需要频繁更换,给生产科研造成一定麻烦。为了将混合烃类液体标准物质制备成液态,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采取对气瓶加压的方式,在气瓶中通入惰性气体使得混合烃类液化,通过惰性气体超压顶空的方式使液体从气瓶中放出。然而,上述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气液相之间存在气液平衡,即使是惰性气体也会存在少量溶解在液相中,同样,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会部分存在气相中;2、随着使用过程中液体不断减少,则气相空间增加,会导致更多的液体组分挥发以达平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同一瓶标准物质其出口标物组分含量实际在不断变化,这给分析与测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及与该虹吸瓶组合形成的液体标准物质配制系统,能够将常规状态下的液体标准物质配制成液态,以克服以往标准物质利用率低的弊端,同时在不引入其它惰性组分的条件下提高标准物质在使用过程中的成分稳定性。本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包括气瓶和至少一个瓶阀,瓶阀上设置互不相通且可控的液相进出口及气相进出口;所述液相进出口通过一连通管伸入至气瓶内与一柔性容器连通,液体标准物质中存放在柔性容器内;所述气相进出口与气瓶和柔性容器之间的空间连通,该空间内通入惰性气体。进一步地,为方便安装与操作,所述瓶阀数量为一个,瓶阀为双头双阀芯阀门,两阀路分别为液相进出口与气相进出口。进一步地,所述液相进出口还连接有汽化装置。所述汽化装置为微型的汽化器或者汽化阀。汽化阀包括阀体及阀体外包裹固定的加热装置。液体标准物质的使用通常与色谱连接,气相色谱分析时液体不宜直接进样,则可以通过汽化装置将标准物质汽化后进入色谱进行分析。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容器可选择耐腐蚀、耐吸附性优异,气体透过率低、抗压并且能够收缩与膨胀的材料制成。对于瓶体的再次利用,耐吸附性优异有利于抽出瓶体内前次使用残留组分,方便在充入不同组分的气体标物时提高标物的准确性。尽管材料为密封式隔绝,但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柔性容器内外气体还是会产生渗透交换,因此选择气体透过率低材料有利于维持标物的稳定性。作为选择、包括目前市面上高性能的气体采样袋的制备材料特氟龙FEP、聚偏氟乙烯膜、聚三氟氯乙烯等材料均可。进一步地,所述气相进出口连接有压力计,用于测量惰性气体压力,以确保其始终大于标准物质的蒸汽压。进一步地,所述气瓶和柔性容器之间的空间内可通入一定量的液体标准物质中的目标组分。人为添加目标组分,减小该空间与柔性容器之间的渗透压,在较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柔性容器内部标准物质向外部空间渗透所带来的含量偏差。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为金属管,金属管伸入接近至柔性容器的底部,方便将内部标物全部排出。一种液体标准物质配制系统,包括上述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抽真空系统和惰性气源,所述抽真空系统分别与液相进出口和气相进出口连通,所述惰性气源和气相进出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抽真空系统为带切换管路的分子泵或分子泵与机械泵组合泵组。选择分子泵有利于真空限的下降,增加机械泵对管路进行预抽,可对分子泵进行保护。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气瓶内设置一柔性容器,将液体标准物质放置在柔性容器内,柔性容器与气瓶之间的空间充入惰性气体具有一定压力,通过向气瓶加压的方式使得柔性容器中的液体标准物质变为液态,同等体积下气瓶所能盛装的标准物质更多并且均能有效利用;2、通过对柔性容器材料选择及人为向气瓶和柔性容器之间的空间内通入一定量的液体标准物质,减少柔性容器内部标准物质向外部空间的扩散,以提高长时间使用时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及准确性;3、设置汽化阀,将排放出的标准物质进行汽化有利于直接进入色谱分析,方便后续分析与定量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为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1是本技术的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液体标准物质配制系统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使用过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使用过程的使用后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气瓶,2为瓶阀,3为液相进出口,4为柔性容器,5为气相进出口,6为汽化阀,7为压力计,8为惰性气源,9为泵体、10为三通阀,11为液相通路开关,12为气相通路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包括气瓶1和瓶阀2,瓶阀2为双头双阀芯阀门,瓶阀2上的其中一阀路为液相进出口3,通过一连通管伸入至气瓶1与气瓶1内部的柔性容器4连通,液体标准物质中存放在柔性容器4内;瓶阀2上的另一阀路为气相进出口5,气相进出口5与气瓶1和柔性容器4之间的空间连通,通过气相进出口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和至少一个瓶阀,瓶阀上设置互不相通且可控的液相进出口及气相进出口;所述液相进出口通过一连通管伸入至气瓶内与一柔性容器连通,液体标准物质中存放在柔性容器内;所述气相进出口与气瓶和柔性容器之间的空间连通,该空间内通入惰性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和至少一个瓶阀,瓶阀上设置互不相通且可控的液相进出口及气相进出口;所述液相进出口通过一连通管伸入至气瓶内与一柔性容器连通,液体标准物质中存放在柔性容器内;所述气相进出口与气瓶和柔性容器之间的空间连通,该空间内通入惰性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阀数量为一个,瓶阀为双头双阀芯阀门,两阀路分别为液相进出口与气相进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进出口还连接有汽化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装置为汽化器或者汽化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标准物质虹吸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容器由耐腐蚀、耐吸附性,气体透过率低、抗压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巍周鑫李志昂王成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