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巩晓峰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17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储气仓、第一撞击组件和第二撞击组件,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一端,储气仓固定设置在底座的另一端,储气仓内部设置有固定仓,第一撞击组件设置在固定仓的内部,第二撞击组件设置在储气仓的上方,储气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固定仓同轴设置在上腔体的内部,并且固定仓上下端紧密抵触在上腔体的上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可以有效锻炼康复人员的肺活量,也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快速,符合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特别是在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时,往往会另患者的肺活量降低,造成患者的呼吸苦难,最后容易出现窒息死亡的情况,因此针对这种现象,在对此类呼吸疾病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锻炼患者的肺活量,通过锻炼来增加患者的肺活量,从而改善病情,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但是目前市场上采用的肺活量训练装置往往结构比较简陋,训练效果不够明显,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康复治疗所能达到的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符合市场需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杆(2)、储气仓(3)、第一撞击组件(4)和第二撞击组件(5),支撑杆(2)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储气仓(3)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另一端,储气仓(3)内部设置有固定仓(6),第一撞击组件(4)设置在固定仓(6)的内部,第二撞击组件(5)设置在储气仓(3)的上方,储气仓(3)包括上腔体(7)和下腔体(8),固定仓(6)同轴设置在上腔体(7)的内部,并且固定仓(6)上下端紧密抵触在上腔体(7)的上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杆(2)、储气仓(3)、第一撞击组件(4)和第二撞击组件(5),支撑杆(2)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储气仓(3)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另一端,储气仓(3)内部设置有固定仓(6),第一撞击组件(4)设置在固定仓(6)的内部,第二撞击组件(5)设置在储气仓(3)的上方,储气仓(3)包括上腔体(7)和下腔体(8),固定仓(6)同轴设置在上腔体(7)的内部,并且固定仓(6)上下端紧密抵触在上腔体(7)的上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气仓(3)呈圆柱状,储气仓(3)上端固定设置有用于第二撞击组件(5)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轴(9)和第二支撑轴(10),上腔体(7)内部对称固定设置有用于第一撞击组件(4)限位的两个限位柱(11),上腔体(7)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撞击组件(5)包括撞击球(12)、活动板(13)和配重箱(14),活动板(13)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轴(9)中心上,活动板(13)在第一支撑轴(9)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限位的卡箍(15),撞击球(12)固定设置在活动板(13)近邻支撑杆(2)的一端,配重箱(14)固定设置在活动板(13)远离撞击球(12)的一端,并且配重箱(14)中设置有配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巩晓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