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17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肢训练装置,涉及康复医疗器械领域。上肢训练装置包括基座部、训练部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传动部,所述训练部包括连接柱、水平设置的连接横杆以及扶手横杆,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柱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传动部;所述扶手横杆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柱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肢训练装置便于携带安装、价格低廉、能做精细的动作、能够准确评估的康复进展、且综合性较强、能很好地匹配于不同训练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肢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病人进行治疗后一般都会产生肢体功能障碍,需要卧床静养,但是长时间静养也会对身体上带来一定不良反应,导致身体虚弱,不利于以后的恢复,存在一定的亚健康状态,同时对于伤势较轻或康复到一定程度无需静养的病人来说,一定强度的力量训练是必须的,否则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甚至造成病人肢体废用性瘫痪,影响病人的健康,不利于病人后期的恢复。康复训练理论表明,人体的运动神经和肌肉功能可以通过运动训练得到增强,而对于运动神经和肌肉受损的人,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逐步恢复正常的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分为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被动训练是指患者待康复部位在外力的牵引作用下进行运动,主动训练是指患者自主的针对待康复部位进行运动训练。运动康复训练的身体部位主要包括上肢和下肢,而其中上肢运动功能与人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上肢运动康复训练领域,目前主要有实物器具训练,牵引式康复训练机械臂以及可穿戴牵引式机械手三种。实物器具训练是最原始的康复训练方法,患者自主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或者专门设计的物品道具进行针对性的动作训练,如利用杯子进行抓握训练,利用钥匙进行开锁训练,利用瓶盖进行旋转动作训练等。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患者的康复进展速度也不完全相同,如此枯燥乏味的训练方式以及无法准确评估的康复进展是这种技术的最大弊端。牵引式康复训练机械臂通常是一个机电产品,机械臂被设计成具有若干个可活动的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训练设备通过电动或气动的方式驱动各个关节活动。这种训练方式适用于完全丧失运动能力的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一般只能针对上肢大关节如肩、肘、腕关节的训练,无法实现手部小关节的精细动作进行有效的训练,如手指旋转。并且牵引式康复训练机械臂无法便于携带。可穿戴牵引式机械手是一种可穿戴的机电设备,通过设备上的电动或气动装置牵引手部相关关节进行活动。这种训练方式通常只能针对大关节进行简单的动作训练,比如抓握、伸展手指等,适用于运动功能丧失后的早期康复,无法对肩、肘、腕等大关节进行康复训练,并且由于可穿戴牵引式机械手本身笨重,无法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精细动作,如旋转瓶盖动作。虽然康复训练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等外科患者的康复治疗很重要,但在上肢运动康复训练领域以上三种训练装置的诸多缺陷导致缺少一种便捷式、综合性较强、价格低廉且能够准确评估的康复进展的上肢训练装置。使得现有的病人做完治疗后仅能使用固定式的训练装置,需依靠外科医护人员的帮助来活动四肢,且训练装置只能针对某一特定功能或者不能做精细的动作,不仅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增加了工作量,且现有的康复装置综合性较弱,不能很好地匹配于不同训练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训练装置,以解决传统的上肢训练装置缺少便捷功能、价格昂贵、不能做精细的动作、不能够准确评估的康复进展、综合性较弱、不能很好地匹配于不同训练需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肢训练装置,其包括基座部、训练部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传动部。所述训练部包括连接柱、水平设置的连接横杆以及扶手横杆。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柱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传动部;所述扶手横杆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柱的下部。进一步地,所述训练部还包括握力训练单元,设于所述连接柱的中部;所述握力训练单元包括圆环柱体气囊、管道以及气压传感器,所述圆环柱体气囊套设于连接柱中段外部;所述管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圆环柱体气囊,其另一端连接至一缓冲气囊;所述气压传感器设于所述缓冲气囊内或所述缓冲气囊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训练部还包括手腕转动训练单元;所述手腕转动训练单元包括把手以及仿钥匙片;所述把手可转动式连接至连接柱上段;所述仿钥匙片可转动式安装在于所述把手一端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训练部还包括指尖训练单元,设于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指尖训练单元包括顶盖、第一支架、导杆、第一升降环、提拉件、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一距离传感器。具体地讲,所述顶盖可转动式设于所述连接柱顶面,包括一第一顶盖通孔,贯穿于所述顶盖;所述第一支架水平固定于连接柱上段内部;所述导杆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升降环可升降式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导杆外部;所述提拉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顶盖通孔突出于所述顶盖外部,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升降环;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提拉件,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升降环,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顶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升降环与所述顶盖之间,用以实时采集所述第一升降环与所述顶盖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指尖训练单元包括顶盖、第二升降环、片状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二距离传感器。具体地讲,所述顶盖可转动式设于所述连接柱顶面;所述顶盖包括顶盖本体、顶盖凹槽以及第二顶盖通孔,所述顶盖凹槽下凹于所述顶盖本体的顶面;所述第二顶盖通孔贯穿于所述顶盖凹槽的底面;所述第二升降环设于所述连接柱上段内部;所述第二升降环包括升降环本体以及升降环开口,所述升降环开口与所述第二顶盖通孔相对设置,且延伸至所述升降环本体边缘处;所述片状件卡入至所述顶盖凹槽;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连接柱内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部穿过所述升降环开口及所述第二顶盖通孔连接至所述片状件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与所述升降环本体下表面相切;其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中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部,其端部朝向背离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侧延伸,所述端部设有第三连接件通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连接件通孔,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升降环与所述顶盖本体之间,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升降环与所述顶盖本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训练部包括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或第二角度传感器和/或第三角度传感器和/或第四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连接横杆与所述连接柱的连接处,用于获取所述连接柱相对于所述连接横杆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扶手横杆与所述连接柱的连接处,用于获取所述扶手横杆相对于所述连接柱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三角度传感器设于把手与所述连接柱的连接处,用于获取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连接柱的转动角度;所述第四角度传感器设于仿钥匙片与所述连接柱的连接处,用于获取所述仿钥匙片相对于所述连接柱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部包括基座、夹持装置、转盖以及第五角度传感器。所述基座为中空的柱体;所述夹持装置设于所述基座的下方,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基座的底面之间形成夹口,该夹口的宽度是可调节的;所述转盖可转动式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第五角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转盖与所述基座的连接处,用于获取所述转盖相对于所述基座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六角度传感器和/或第七角度传感器和/或第八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部、训练部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传动部,所述训练部包括:/n连接柱;/n水平设置的连接横杆,其一端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柱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传动部;以及/n扶手横杆,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柱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部、训练部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传动部,所述训练部包括:
连接柱;
水平设置的连接横杆,其一端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柱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传动部;以及
扶手横杆,可转动式连接至所述连接柱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部还包括
握力训练单元,设于所述连接柱的中部;
所述握力训练单元包括
圆环柱体气囊,套设于连接柱中段外部;
管道,其一端连通至所述圆环柱体气囊,其另一端连接至一缓冲气囊;以及
气压传感器,设于所述缓冲气囊内或所述缓冲气囊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训练部还包括手腕转动训练单元;
所述手腕转动训练单元包括
把手,可转动式连接至连接柱上段;以及
仿钥匙片,可转动式安装在于所述把手一端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部还包括
指尖训练单元,设于所述连接柱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尖训练单元包括
顶盖,可转动式设于所述连接柱顶面,包括一第一顶盖通孔,贯穿于所述顶盖;
第一支架,水平固定于连接柱上段内部;
导杆,垂直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架;
第一升降环,可升降式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导杆外部;
提拉件,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顶盖通孔突出于所述顶盖外部,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升降环;
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提拉件,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升降环,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顶盖;以及
第一距离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升降环与所述顶盖之间,用以实时采集所述第一升降环与所述顶盖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尖训练单元包括
顶盖,可转动式设于所述连接柱顶面;所述顶盖包括
顶盖本体;
顶盖凹槽,下凹于所述顶盖本体的顶面;以及
第二顶盖通孔,贯穿于所述顶盖凹槽的底面;
第二升降环,设于所述连接柱上段内部;所述第二升降环包括
升降环本体;以及
升降环开口,与所述第二顶盖通孔相对设置,且延伸至所述升降环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才吴晔旻徐骏
申请(专利权)人:瑞海博医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