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10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针筒,所述针筒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设置在底板底部的一端,所述弧形支撑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和滑动机构,当对病患打麻醉针时,将弧形支撑板放置到需要打针的皮肤部位,使弧形支撑板与皮肤相贴近,弧形支撑板的设置可以提高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且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撑住弧形支撑板,可以有效防止打针过程中针头和针筒发生晃动,且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可以限制的针筒的移动轨迹,可以有效防止在打针时针筒发生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麻醉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909240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且针管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针管的内部,所述推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柄,且握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推杆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号固定杆,且一号固定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通过一号吸盘吸住皮肤,从而达到在注射过程中针筒不会发生晃动的效果,但是人的皮肤本身就有弹性或者说是松弛的,因此在使用时,针筒还是会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和滑动机构,当对病患打麻醉针时,将弧形支撑板放置到需要打针的皮肤部位,使弧形支撑板与皮肤相贴近,弧形支撑板的设置可以提高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且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撑住弧形支撑板,可以有效防止打针过程中针头和针筒发生晃动,且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可以限制的针筒的移动轨迹,可以有效防止在打针时针筒发生晃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针筒,所述针筒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设置在底板底部的一端,所述弧形支撑板面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袋,所述放置袋与弧形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分别底板顶部的两侧,所述连接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每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针筒面向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板面向滑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相匹配;所述针筒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筒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贯穿针筒内壁并延伸至针筒内部,所述推动杆设置在针筒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侧设置有密封盘,所述推动杆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针筒顶部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部设置有推动盘,所述连接柱两端分别与针筒和推动盘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盘面向推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针筒表面设置有刻度痕。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垂直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由医用塑料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两端分别与弧形支撑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杆与针筒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密封盘由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和滑动机构,当对病患打麻醉针时,医护人员用两根手指撑住弧形支撑板上的放置袋,并将弧形支撑板放置到需要打针的皮肤部位,使弧形支撑板与皮肤相贴近,再用另一只手推动针筒移动,使针筒一端的针头进入患者身体内,最后再推动推动板,为患者打入麻醉剂,弧形支撑板的设置可以提高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且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撑住弧形支撑板,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打针过程中由于受到疼痛晃动身体,而造成针头和针筒的晃动,且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可以限制的针筒的移动轨迹,可以有效防止在打针时针筒发生晃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提高了在打针过程中,针筒的稳定性;2、通过设置有连接柱和推动盘,当医护人员需要推动针筒,将针头刺入患者体内时,可以用大拇指推动推动盘移动,从而带动针筒移动,且推动盘设置在针筒的顶部,便于医护人员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针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针筒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柱和推动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弧形支撑板和放置袋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底板、2针筒、3弧形支撑板、4放置袋、5连接板、6滑槽、7滑块、8针头、9推动杆、10移动板、11密封盘、12推动板、13连接柱、14推动盘、15弧形槽、16刻度痕、17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针筒2,所述针筒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3,所述弧形支撑板3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一端,所述弧形支撑板3面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袋4,所述放置袋4与弧形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3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磨性,可以提高弧形支撑板3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性,还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组连接板5,两组所述连接板5分别底板1顶部的两侧,所述连接板5与底板1固定连接,每组所述连接板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针筒2面向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滑槽6,所述连接板5面向滑槽6的一侧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与滑槽6相匹配;所述针筒2一端设置有针头8,所述针筒2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杆9,所述推动杆9一端贯穿针筒2内壁并延伸至针筒2内部,所述推动杆9设置在针筒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一侧设置有密封盘11,所述推动杆9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板12;所述推动杆9与针筒2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密封盘11由橡胶材料制成。实施方式具体为: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针头8插入药瓶内,抓住推动板12,抽动推动杆9,带动针筒2内部的密封盘11移动,从而将药瓶内的药剂抽进针筒2内,抽完药剂后,拔出针头8,在推动推动杆9,使针筒2内的药剂从在针头8滴落一些,从而排出针筒2内的空气,当对病患打麻醉针时,医护人员用两根手指撑住弧形支撑板3上的放置袋4,并将弧形支撑板3放置到需要打针的皮肤部位,使弧形支撑板3与皮肤相贴近,在用另一手推动针筒2移动,使针筒2一端的针头8进入患者身体内,最后再推动推动板12,为患者打入麻醉剂,弧形支撑板3的设置可以提高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且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撑住弧形支撑板3,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打针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针筒(2),所述针筒(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n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3),所述弧形支撑板(3)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一端,所述弧形支撑板(3)面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袋(4),所述放置袋(4)与弧形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3)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n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组连接板(5),两组所述连接板(5)分别底板(1)顶部的两侧,所述连接板(5)与底板(1)固定连接,每组所述连接板(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针筒(2)面向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滑槽(6),所述连接板(5)面向滑槽(6)的一侧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与滑槽(6)相匹配;/n所述针筒(2)一端设置有针头(8),所述针筒(2)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杆(9),所述推动杆(9)一端贯穿针筒(2)内壁并延伸至针筒(2)内部,所述推动杆(9)设置在针筒(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一侧设置有密封盘(11),所述推动杆(9)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用注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针筒(2),所述针筒(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3),所述弧形支撑板(3)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一端,所述弧形支撑板(3)面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袋(4),所述放置袋(4)与弧形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3)远离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组连接板(5),两组所述连接板(5)分别底板(1)顶部的两侧,所述连接板(5)与底板(1)固定连接,每组所述连接板(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针筒(2)面向连接板(5)的一侧设置有滑槽(6),所述连接板(5)面向滑槽(6)的一侧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与滑槽(6)相匹配;
所述针筒(2)一端设置有针头(8),所述针筒(2)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杆(9),所述推动杆(9)一端贯穿针筒(2)内壁并延伸至针筒(2)内部,所述推动杆(9)设置在针筒(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一侧设置有密封盘(11),所述推动杆(9)另一端设置有推动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利娟陈红生姜新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