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其华专利>正文

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07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包括输液管、与输液管顶端连通的茂菲氏滴管以及插瓶针,所述茂菲氏滴管的外侧设置有输液监控器,所述输液管的表面设置有调速器,所述输液管的表面分别连通有加液结构,所述加液结构用于进行加液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液管、茂菲氏滴管、输液监控器、调速器、加液结构、接合结构、供液结构和连接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输送管的整体实用性,同时解决了目前的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在进液时不方便加入其它辅助的注射液,而且在接合处容易出现受力脱落的情况,造成营养液洒落的问题,该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具备可以方便加液且连接牢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无法开口进食或治疗饮食需要保留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需要进行肠内喂养营养液,因此就需要将胃肠营养液通过胃肠管输送至患者的胃或肠内,以保证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一般的营养输送方法是从鼻孔进入,经过咽喉,食管,贲门,再到胃部,目前的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在进液时不方便加入其它辅助的注射液,而且在接合处容易出现受力脱落的情况,造成营养液洒落,为此提出一种可以方便加液且连接牢固的输送管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具备可以方便加液且连接牢固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在进液时不方便加入其它辅助的注射液,而且在接合处容易出现受力脱落的情况,造成营养液洒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包括输液管、与输液管顶端连通的茂菲氏滴管以及插瓶针,所述茂菲氏滴管的外侧设置有输液监控器,所述输液管的表面设置有调速器,所述输液管的表面分别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包括输液管(1)、与输液管(1)顶端连通的茂菲氏滴管(2)以及插瓶针(6),其特征在于:所述茂菲氏滴管(2)的外侧设置有输液监控器(3),所述输液管(1)的表面设置有调速器(4),所述输液管(1)的表面分别连通有加液结构(5),所述加液结构(5)用于进行加液操作,所述输液管(1)的末端设置有接合结构(7),所述接合结构(7)用于进行连接操作,所述接合结构(7)的表面分别设置有供液结构(8)和连接结构(9),所述供液结构(8)用于进行供液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包括输液管(1)、与输液管(1)顶端连通的茂菲氏滴管(2)以及插瓶针(6),其特征在于:所述茂菲氏滴管(2)的外侧设置有输液监控器(3),所述输液管(1)的表面设置有调速器(4),所述输液管(1)的表面分别连通有加液结构(5),所述加液结构(5)用于进行加液操作,所述输液管(1)的末端设置有接合结构(7),所述接合结构(7)用于进行连接操作,所述接合结构(7)的表面分别设置有供液结构(8)和连接结构(9),所述供液结构(8)用于进行供液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结构(5)包括注射管(51)和隔离帽(52),所述注射管(51)与输液管(1)之间一体加工而成,且注射管(51)与输液管(1)之间形成一定的斜向角度,所述隔离帽(52)设置在注射管(51)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营养液调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51)的末端设置有内凹螺纹,所述隔离帽(52)的内侧设置有外凸螺纹,且两个螺纹之间相互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其华冯银平
申请(专利权)人:朱其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