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丹丹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03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所述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包括底板;第一扶手,所述第一扶手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个侧壁;第二扶手;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椅腿、第二椅腿、第三椅腿和第四椅腿;靠板;气囊;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踏板、第二踏板、通气管、导管和关断阀,所述固定杆两端与所述第一椅腿和所述第二椅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踏板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管连通于所述气囊,且所述导管贯穿于所述靠板,所述关断阀与所述导管之间固定连接;两个充气机构;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具有调节方便,舒适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
本技术涉及诊疗椅
,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
技术介绍
目前女性在医院的妇产科进行身体检查时,经常使用到的器具是诊疗椅,诊疗椅可以给女性以较舒适的方式来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同时也方便女性休息。然而传统的检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导致女性需要在诊疗椅上坐很长时间,给女性的背部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方便,舒适性好的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包括:底板;第一扶手,所述第一扶手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个侧壁;第二扶手,所述第二扶手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个侧壁;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椅腿、第二椅腿、第三椅腿和第四椅腿,所述第一椅腿、所述第二椅腿、所述第三椅腿和所述第四椅腿均与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连接;靠板,所述靠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气囊,所述气囊固定设于所述靠板的表面;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椅腿和所述第二椅腿之间,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踏板、第二踏板、通气管、导管和关断阀,所述固定杆两端与所述第一椅腿和所述第二椅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踏板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管连通于所述气囊,且所述导管贯穿于所述靠板,所述关断阀与所述导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导管;两个充气机构,两个所述充气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的底面;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扶手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机构部分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侧面。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直杆、第一凸块、弹簧、第一滑动槽、活塞、圆筒和通气孔,两个所述直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的底面,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直杆的顶部,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块的底部,两个所述活塞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直杆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圆筒分别套接于两个所述活塞,两个所述圆筒内部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且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滑动槽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通气孔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圆筒的底部,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一滑动槽之间连通,两个所述通气孔分别卡接于所述通气管。优选的,所述第一椅腿、所述第二椅腿、所述第三椅腿和所述第四椅腿与地面均呈度60度夹角。优选的,所述气囊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气囊,且所述气囊呈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拉杆、第二凸块和转轴,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侧面,且所述靠板与所述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凸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表面,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凸块。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凸块和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设于所述第一扶手的内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且所述第二滑动槽贯穿于所述第一扶手,所述第三凸块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所述支撑机构配合所述底板,实现了对人身体的支撑,所述底板配合所述靠板,进一步实现了对人背部的支撑,所述第一扶手和所述第二扶手配合所述底板,进一步实现了对人手臂部位的固定支撑,所述固定杆配合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实现了两个踏板的自由转动,且不用时可以转动一定角度收回,所述充气机构配合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实现了踩压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即可进行充气,所述接管配合所述通气管、所述充气机构和所述关断阀,实现了将气体输送到所述气囊,且同时可以放出气体,所述转动机构配合所述第二扶手和所述靠板,实现了所述靠板较容易和稳定的转动,实现了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调节方便,舒适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充气机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转动机构与第一扶手的连接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仰视图。图中标号:1、靠板,2、气囊,3、第一扶手,4、第二扶手,5、底板,6、支撑结构,61、第一椅腿,62、第二椅腿,63、第三椅腿,64、第四椅腿,7、辅助机构,71、固定杆,72、第一踏板,73、第二踏板,74、通气管,75、导管,76关断阀,8、充气机构,81、直杆,82、第一凸块,83、弹簧,84、第一滑动槽,85、活塞,86、圆筒,87、通气孔,9、转动机构,91、拉杆,92、第二凸块,93、转轴,94、第三凸块,95、第二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充气机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转动机构与第一扶手的连接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仰视图。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包括:底板5;第一扶手3,所述第一扶手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一个侧壁;第二扶手4,所述第二扶手4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另一个侧壁;支撑结构6,所述支撑结构6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底部,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第一椅腿61、第二椅腿62、第三椅腿63和第四椅腿64,所述第一椅腿61、所述第二椅腿62、所述第三椅腿63和所述第四椅腿64均与所述底板5之间固定连接;靠板1,所述靠板1与所述底板5之间转动连接;气囊2,所述气囊2固定设于所述靠板1的表面;辅助机构7,所述辅助机构7安装于所述第一椅腿61和所述第二椅腿62之间,所述辅助机构7包括固定杆71、第一踏板72、第二踏板73、通气管74、导管75和关断阀76,所述固定杆71两端与所述第一椅腿61和所述第二椅腿6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72与所述固定杆7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踏板73与所述固定杆7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管75连通于所述气囊2,且所述导管75贯穿于所述靠板1,所述关断阀76与所述导管7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管75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导管75;两个充气机构8,两个所述充气机构8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踏板72和第二踏板73的底面;转动机构9,所述转动机构9安装于所述第一扶手3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机构9部分安装于所述底板5的侧面。所述两个所述充气机构8包括直杆81、第一凸块82、弹簧83、第一滑动槽84、活塞85、圆筒86和通气孔87,两个所述直杆81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踏板72和所述第二踏板73的底面,两个所述第一凸块8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直杆81的顶部,两个所述弹簧8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块82的底部,两个所述活塞85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直杆81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圆筒86分别套接于两个所述活塞85,两个所述圆筒86内部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84,且所述活塞85与所述第一滑动槽84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通气孔87分别开设于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5);/n第一扶手(3),所述第一扶手(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一个侧壁;/n第二扶手(4),所述第二扶手(4)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另一个侧壁;/n支撑结构(6),所述支撑结构(6)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底部,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第一椅腿(61)、第二椅腿(62)、第三椅腿(63)和第四椅腿(64),所述第一椅腿(61)、所述第二椅腿(62)、所述第三椅腿(63)和所述第四椅腿(64)均与所述底板(5)之间固定连接;/n靠板(1),所述靠板(1)与所述底板(5)之间转动连接;/n气囊(2),所述气囊(2)固定设于所述靠板(1)的表面;/n辅助机构(7),所述辅助机构(7)安装于所述第一椅腿(61)和所述第二椅腿(62)之间,所述辅助机构(7)包括固定杆(71)、第一踏板(72)、第二踏板(73)、通气管(74)、导管(75)和关断阀(76),所述固定杆(71)两端与所述第一椅腿(61)和所述第二椅腿(6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72)与所述固定杆(7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踏板(73)与所述固定杆(7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管(75)连通于所述气囊(2),且所述导管(75)贯穿于所述靠板(1),所述关断阀(76)与所述导管(7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管(75)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导管(75);/n两个充气机构(8),两个所述充气机构(8)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踏板(72)和第二踏板(73)的底面;/n转动机构(9),所述转动机构(9)安装于所述第一扶手(3)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机构(9)部分安装于所述底板(5)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5);
第一扶手(3),所述第一扶手(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一个侧壁;
第二扶手(4),所述第二扶手(4)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另一个侧壁;
支撑结构(6),所述支撑结构(6)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5)的底部,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第一椅腿(61)、第二椅腿(62)、第三椅腿(63)和第四椅腿(64),所述第一椅腿(61)、所述第二椅腿(62)、所述第三椅腿(63)和所述第四椅腿(64)均与所述底板(5)之间固定连接;
靠板(1),所述靠板(1)与所述底板(5)之间转动连接;
气囊(2),所述气囊(2)固定设于所述靠板(1)的表面;
辅助机构(7),所述辅助机构(7)安装于所述第一椅腿(61)和所述第二椅腿(62)之间,所述辅助机构(7)包括固定杆(71)、第一踏板(72)、第二踏板(73)、通气管(74)、导管(75)和关断阀(76),所述固定杆(71)两端与所述第一椅腿(61)和所述第二椅腿(6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72)与所述固定杆(7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踏板(73)与所述固定杆(7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导管(75)连通于所述气囊(2),且所述导管(75)贯穿于所述靠板(1),所述关断阀(76)与所述导管(7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管(75)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导管(75);
两个充气机构(8),两个所述充气机构(8)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踏板(72)和第二踏板(73)的底面;
转动机构(9),所述转动机构(9)安装于所述第一扶手(3)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机构(9)部分安装于所述底板(5)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充气机构(8)包括直杆(81)、第一凸块(82)、弹簧(83)、第一滑动槽(84)、活塞(85)、圆筒(86)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丹丹张慧胡彩霞冯秀
申请(专利权)人:陈丹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