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01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护理领域的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这种床包括床体和床垫,床垫沿竖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隔断,隔断后的床垫形成有四个区域,任意一个区域的径向一侧都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端口处螺纹连接有封盖。相对于整体充气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利用区域充气技术,使患者平躺的区域和翻身区域形成高度差,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患者自行实现翻身效果。相对于利用机械顶缸结构实现侧翻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无需固定和拆卸,提升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
本技术属于医用护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
技术介绍
重症病患的术后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卧床不起的病人因长时间躺在床上,自己不能自由地翻转身体,长期挤压身体的局部,往往产生很难治愈的褥疮或其他的疾病。术后护理中为了降低病人发生褥疮或其他疾病的发病几率,同时也为了维护病患自身清洁,常规是两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并且在特定的时间内医护人员需要为病患压迫的部位涂抹酒精。现有技术中的气垫都需要外接一个顶出机构,将床垫和患者进行顶升后实现柔性翻转,虽然现有技术中通过顶出机构实现了患者侧身翻转的活动,但是这种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移动气垫的过程中极易造成病患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区域充气,从而实现重症监护患者翻身的床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包括床体和床垫,所述床垫沿竖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隔断,隔断后的床垫形成有四个区域,任意一个区域的径向一侧都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端口处螺纹连接有封盖。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整体充气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利用区域充气技术,使患者平躺的区域和翻身区域形成高度差,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患者自行实现翻身效果。2、相对于采用人工侧翻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仅需医护人员通过打气泵进行充气即可完成侧翻,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3、相对于利用机械顶缸结构实现侧翻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无需固定和拆卸,提升了效率。进一步,所述床垫的周向围绕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为8,任意一个通孔内都设有密封通孔的圆形铁环。相对于充气设置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在对体重较轻的(低于50KG)的患者使用时,可以将绑线或挂钩穿过圆形铁环,此时医护人员拉扯绑线,随后医护人员将绑线系在床头,从而实现患者的卧立,方便对患者背部进行涂抹酒精或进行喂食。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布置结构如下,床垫四个角落分别设置一个通孔,床垫的横向中轴线处设置相互对称的四个通孔。便于床垫进行折叠。进一步,所述圆形铁环的内表面加工有凹凸起伏的鱼鳞槽。名词解释:鱼鳞槽指横截面为凹凸不平的样条曲线式的槽口。进一步,所述床垫表面设有轴向的波纹。避免患者翻身时滑落,同时波纹对酒精进行滞留和吸收,避免酒精受到重力影响而汇聚与床垫下陷最深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为图1中圆形铁环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床垫与床体的连接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床垫1、波纹2、圆形铁环3、鱼鳞槽4、封盖5、床体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床垫表面粘接有轴向的波纹。所述床垫沿竖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隔断,隔断后的床垫形成有四个区域,床垫的周向围绕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为8,通孔的布置结构如下,床垫四个角落分别设置一个通孔,床垫的横向中轴线处设置相互对称的四个通孔。请参考图2,任意一个通孔内都设有密封通孔的圆形铁环,圆形铁环的内表面加工有凹凸起伏的鱼鳞槽,任意一个区域的径向一侧都连通有导气管,导气管的端口处螺纹连接有封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医护人员对体重低于50KG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患者需要进行卧立从而进食,第二种情况患者需要从平躺换为俯卧,避免患者体表感染褥疮。当仅需卧立时,医护人员只需要利用挂钩连接床垫靠近床头的两个铁环,因为铁环内表面形成有鱼鳞槽,所以提高了挂钩与铁环连接的紧密度,避免了脱钩现象,此时挂钩的另一端与床尾之间系接尼龙绑带,此时医护人员调节尼龙绑带辅助患者实现卧立。当位于左侧的患者需要俯卧时,医护人员拧开封盖,将打气泵(本实施例使用车用充气泵,型号为48-72V)分别与位于左上和左下的导气管连通,此时进行充气操作,当左侧床垫膨胀时,左侧床垫与右侧床垫形成高度差,此时在重力分力的作用下患者自行翻身。位于右侧的患者需要俯卧时,医护人员进行充气操作的步骤为利用打气泵连通右上和右下的导气管,其余步骤与原理相同。对体重大于50KG的患者进行卧立操作时,医护人员对床垫的右上和左上进行充气,此时调整患者的腰部位置,当右上和左上完成充气时,患者在膨胀的床垫带动下自然保持卧立方式。对体重大于50KG的患者进行俯卧操作时,采用的手段原理与体重低于50KG的患者相同。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和床垫,所述床垫沿竖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隔断,隔断后的床垫形成有四个区域,任意一个区域的径向一侧都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端口处螺纹连接有封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和床垫,所述床垫沿竖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隔断,隔断后的床垫形成有四个区域,任意一个区域的径向一侧都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端口处螺纹连接有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的周向围绕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为8,任意一个通孔内都设有密封通孔的圆形铁环。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刘洪王顺灿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