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及手术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98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包括腰椎融合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该腰椎融合器本体采用小牛骨脱去总蛋白含量中10‑20%材料制成;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中部设有沿竖向贯通的填骨孔,该腰椎融合器本体上表面设有并排分布的上齿,该腰椎融合器本体下表面设有并排分布的下齿(1‑3),该腰椎融合器右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夹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完全承受颈椎的应压力,同时无免疫排斥反应,既有皮质坚硬的特征又有松质骨架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骨性融合,同时它具有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制造等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手术器械,可方便将该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植入病人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及手术器械
本技术属于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及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腰椎融合手术通过切开摘除椎间盘,同时做腰椎的固定融合,腰椎的固定融合就是在椎间隙放一个腰椎融合器,以维持腰椎间隙的高度;主要用于腰椎滑脱、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严重腰椎管狭窄等,可通过手术固定融合相应病变节段。由于腰椎融合器作为异体植入体内,不但要求考虑生物相容性,还要考虑力学相容性。而目前临床上常使用钛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其他金属融合器、碳纤维融合器。钛网融合器是一种垂直放置的钛制网状结构,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裁剪,中间还可以填入自体骨或者异体骨有利于融合。钛网融合器可以提供椎体前柱的稳定性,恢复椎间隙的高度,常用于因感染、结核、肿瘤等需要椎体次全切除,保持椎体的稳定性。经过实验研究发现,钛金属与其他金属相比具有很强的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钛金属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将钛金属植入到动物体内,与其他金属相比钛金属的排斥反应较小。随着临床的应用,钛金属融合器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①在X射线片上不能观察到骨融合的情况;②钛合金弹性模量较高,术后容易出现临近椎体的下沉及应力遮挡等并发症;③钛金属价格较昂贵,不利于临床的应用。聚醚醚酮融合器是法国Scient’X公司研制的并于1997年用于临床。聚醚醚酮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抗水解等机械性能,而且还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聚醚醚酮的的弹性模量较小,介于皮质骨和松质骨之间,远低于钛合金。与钛合金相比,它的应力遮挡作用更小,能更好的促进骨愈合,降低了椎间融合器的下沉的风险,有效地防止了椎间隙高度的丢失。聚醚醚酮融合器另一优势是它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可以透过X射线,以便于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通过对聚醚醚酮融合器进行细胞毒性、急性全身毒性、黏膜刺激等试验,证实聚醚醚酮材料植入人体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但是聚醚醚酮融合器表面成骨效能较低。其他金属融合器,金属融合器具有较高的硬度及抗断裂韧性的特点,不锈钢及钴金属具有足够的强度,但它的弹性模量较高,植入人体后会出现应力遮挡作用,临床应用较少;相比较,镁金属安全性较高,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弹性模量较低,能有效地降低应力遮挡作用;但是镁合金降解过快,无法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碳纤维融合器,碳纤维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弹性模量接近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能与骨皮质相近,有较小的应力遮挡作用,能有效地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但碳纤维融合器的缺点也很明显,它的脆性较大,融合器较易发生破裂。因此,有必要找到一个更好材料作为替代。另外,现有的腰椎融合器采用上半腰椎融合器和下半腰椎融合器拼接后销钉,而由于该腰椎融合器承受垂向挤压力,该上半腰椎融合器和下半腰椎融合器存在上下松动;同时销钉也存在脱落风险。另外,现有的腰椎融合器在手术时采用现有镊子或夹钳,外形大,存在长度不足,夹持后容易松,在体内占据空间大,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包括腰椎融合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该腰椎融合器本体采用小牛骨脱去总蛋白含量中10-20%材料制成;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中部设有沿竖向贯通的填骨孔(1-1),该腰椎融合器本体上表面设有并排分布的上齿(1-2),该腰椎融合器本体下表面设有并排分布的下齿(1-3),该腰椎融合器右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夹持槽(1-4);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包括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和螺纹柱(300),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后端与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前端通过燕尾结构(400)连接,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上设有前螺纹孔(500),该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上设有后螺纹孔(600),该螺纹柱(300)前段与前螺纹孔(500)螺纹配合,该螺纹柱(300)后段与后螺纹孔(600)螺纹配合。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并分析如下:第一,用于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后端与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前端前后分布通过燕尾结构(400)连接,相比于现有采用上下组合连接方式,可避免该腰椎融合器承受上椎体和下椎体之间沿垂向挤压力松动;第二,由于该螺纹柱(300)前段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螺纹配合,该螺纹柱(300)后段与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螺纹配合,因此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和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之间采用螺纹柱(300)双螺纹结构连接,相比于现有采用光柱连接,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和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锁紧非常牢固,可避免后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和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前后上下松动,同时不会存在脱落风险。第三,该腰椎融合器右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夹持槽(1-4),可可方便夹持,利于手术操作。第四,经试验证明,腰椎融合器本体采用小牛骨脱去总蛋白含量中10-20%材料制成,可完全承受颈椎的应压力,同时无免疫排斥反应,既有皮质坚硬的特征又有松质骨架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骨性融合,同时它具有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制造等优点。进一步地,该两个夹持槽(1-4)的槽底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两排防滑纹(1-41)。在夹持时可降低腰椎融合器未安装到位或滑脱掉于体内的风险。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夹持槽(1-4)的槽底相对面呈V状分布,该两个夹持槽(1-4)的槽底相对面右端间距大且左端间距小。由于该两个夹持槽(1-4)的槽底相对面右端间距大且左端间距小,在夹持时两个夹持槽(1-4)的槽底相对面间距向左不断变小而具有阻挡功能,可完全杜绝松脱问题。优选地,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外形中部宽且左右两侧变窄,其整体呈鱼形。这样更符合人体上椎体和下锥体之间间隙的生理形状。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手术器械,用于将上述2-6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植入病人体内,其特征在于:该手术器械(2)包括杆(2-1)和调节套(2-2);该杆(2-1)上依次具有柄杆段(2-11)、外螺纹杆段(2-12)、细杆段(2-13)和锥杆段(2-14);该外螺纹杆段(2-12)外径大于该细杆段(2-13)外径,该锥杆段(2-14)外径大于该细杆段(2-13)外径;该锥杆段(2-14)中部设有变形槽(2-141),该锥杆段(2-14)前端设置有两个夹臂(2-15),且该两个夹臂(2-15)对称位于该变形槽(2-141)的两侧;该调节套(2-2)用于套装在该杆(2-1)上,该调节套(2-2)前端内径大于锥杆段(2-14)后端外径且小于该锥杆段(2-14)前端外径,该调节套(2-2)后端内具有内螺纹孔(2-21),该内螺纹孔(2-21)与外螺纹杆段(2-12)螺纹配合。在使用时,手持该杆(2-1)和调节套(2-2)后端,将两个夹臂(2-15)分别插入两个夹持槽(1-4)内,再通过旋转调节套(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包括腰椎融合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该腰椎融合器本体采用小牛骨脱去总蛋白含量中10-20%材料制成;/n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中部设有沿竖向贯通的填骨孔(1-1),该腰椎融合器本体上表面设有并排分布的上齿(1-2),该腰椎融合器本体下表面设有并排分布的下齿(1-3),所述腰椎融合器右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夹持槽(1-4);/n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包括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和螺纹柱(300),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后端与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前端通过燕尾结构(400)连接,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上设有前螺纹孔(500),该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上设有后螺纹孔(600),该螺纹柱(300)前段与前螺纹孔(500)螺纹配合,该螺纹柱(300)后段与后螺纹孔(600)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包括腰椎融合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该腰椎融合器本体采用小牛骨脱去总蛋白含量中10-20%材料制成;
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中部设有沿竖向贯通的填骨孔(1-1),该腰椎融合器本体上表面设有并排分布的上齿(1-2),该腰椎融合器本体下表面设有并排分布的下齿(1-3),所述腰椎融合器右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夹持槽(1-4);
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包括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和螺纹柱(300),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后端与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前端通过燕尾结构(400)连接,该前半腰椎融合器本体(100)上设有前螺纹孔(500),该后半腰椎融合器本体(200)上设有后螺纹孔(600),该螺纹柱(300)前段与前螺纹孔(500)螺纹配合,该螺纹柱(300)后段与后螺纹孔(600)螺纹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夹持槽(1-4)的槽底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两排防滑纹(1-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槽(1-4)的槽底相对面呈V状分布,该两个夹持槽(1-4)的槽底相对面右端间距大且左端间距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牛骨脱蛋白型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融合器本体外形中部宽且左右两侧变窄,其整体呈鱼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安李树民张金盖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清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