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291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安装板、胶合层和硅油纸,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胶合层,且胶合层的下方设置有硅油纸,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横板,且横板的上方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开设有连接槽,且套筒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环,所述竖筒上预留有调节槽,且调节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安装板的内侧,且限位杆通过调节槽与竖筒相互连接。该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能够利用竖筒以及合并组成锥形结构的穿刺头刺入患者病灶位置,从而方便影像探头抵达病灶位置直接对病变机体组织进行成像采集,进而能够得出更为直观的病变情况,方便进行准确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诊断
,具体为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医疗活动中,通常会遇到机体病变的患者,此种患者病灶通常位于体内,故需要对患者病灶病变位置进行成像观察诊断,才能够得出具体的针对性治疗手段,故通常需要进行影像诊断治疗。现有的影像诊断治疗通常是采用CT或者X光造影得出病变位置的具体图像情况,此种方式得出的影像不够直观,故通常无法观察到更为细致的病变情况,从而影响患者进行正常治疗。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影像诊断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影像诊断治疗通常是采用CT或者X光造影得出病变位置的具体图像情况,此种方式得出的影像不够直观,故通常无法观察到更为细致的病变情况,从而影响患者进行正常治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安装板、胶合层和硅油纸,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胶合层,且胶合层的下方设置有硅油纸,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横板,且横板的上方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开设有连接槽,且套筒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环,且调节环通过连接环和连接槽与套筒相互连接,所述调节环的内侧连接有竖筒,且竖筒的内侧设置有竖杆,所述竖筒的外侧设置有紧固螺栓,且竖筒通过紧固螺栓与竖杆相互连接,所述竖杆上安装有连接齿块,且竖杆的下端安装有影像探头,所述竖杆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且竖杆通过连接齿块与驱动齿轮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且驱动齿轮通过连接轴与竖筒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下方安装有穿刺头,且穿刺头位于竖筒的下端,所述竖筒上预留有调节槽,且调节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安装板的内侧,且限位杆通过调节槽与竖筒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环通过连接环和连接槽与套筒构成旋转结构,且调节环与竖筒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螺纹分布于竖筒的上半端。优选的,所述竖筒嵌套在竖杆的外侧,且竖杆与竖筒构成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齿块在竖杆上等间距分布,且竖杆通过连接齿块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并且驱动齿轮在竖杆的外侧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穿刺头的个数设置有2个,且2个穿刺头合并为锥形结构,并且2个穿刺头均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在安装板的内侧等角度分布,且限位杆通过调节槽与竖筒构成滑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1、能够利用竖筒以及合并组成锥形结构的穿刺头刺入患者病灶位置,从而方便影像探头抵达病灶位置直接对病变机体组织进行成像采集,进而能够得出更为直观的病变情况,方便进行准确治疗;2、手动拨动调节环,调节环能够通过螺纹推动竖筒通过调节槽以及限位杆向下进行滑动,从而方便竖筒通过穿刺头刺入患者病灶位置,同时向下推动竖杆,竖杆能够通过连接齿块以及驱动齿轮推动合并的穿刺头进行开启,方便露出影像探头进行影像采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竖筒下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杆俯视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胶合层;3、硅油纸;4、横板;5、套筒;6、连接槽;7、调节环;8、连接环;9、竖筒;10、竖杆;11、紧固螺栓;12、连接齿块;13、影像探头;14、驱动齿轮;15、连接轴;16、穿刺头;17、调节槽;18、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安装板1、胶合层2和硅油纸3,安装板1的下方设置有胶合层2,且胶合层2的下方设置有硅油纸3,安装板1的上方设置有横板4,且横板4的上方安装有套筒5,套筒5上开设有连接槽6,且套筒5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环7,调节环7通过连接环8和连接槽6与套筒5构成旋转结构,且调节环7与竖筒9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螺纹分布于竖筒9的上半端,方便调节环7通过连接环8和连接槽6在套筒5的上端进行旋转的同时,调节环7能够通过螺纹推动竖筒9进行运动;调节环7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环8,且调节环7通过连接环8和连接槽6与套筒5相互连接,调节环7的内侧连接有竖筒9,且竖筒9的内侧设置有竖杆10,竖筒9嵌套在竖杆10的外侧,且竖杆10与竖筒9构成伸缩结构,有利于竖杆10在竖筒9的内侧进行伸缩运动,竖筒9的外侧设置有紧固螺栓11,且竖筒9通过紧固螺栓11与竖杆10相互连接,竖杆10上安装有连接齿块12,且竖杆10的下端安装有影像探头13,连接齿块12在竖杆10上等间距分布,且竖杆10通过连接齿块12与驱动齿轮14啮合连接,并且驱动齿轮14在竖杆10的外侧对称分布,有利于竖杆10在竖筒9的内侧进行伸缩运动的同时,竖杆10能够通过连接齿块12推动驱动齿轮14进行同步旋转运动;竖杆10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14,且竖杆10通过连接齿块12与驱动齿轮14相互连接,驱动齿轮1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5,且驱动齿轮14通过连接轴15与竖筒9相互连接,驱动齿轮14的下方安装有穿刺头16,且穿刺头16位于竖筒9的下端,穿刺头16的个数设置有2个,且2个穿刺头16合并为锥形结构,并且2个穿刺头16均与驱动齿轮14固定连接,方便竖筒9通过合并为锥形结构的穿刺头16穿刺至病变位置,竖筒9上预留有调节槽17,且调节槽17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18,限位杆18在安装板1的内侧等角度分布,且限位杆18通过调节槽17与竖筒9构成滑动结构,方便竖筒9通过调节槽17和限位杆18向下进行滑动运动,限位杆18位于安装板1的内侧,且限位杆18通过调节槽17与竖筒9相互连接。工作原理:根据图1所示,首先将安装板1下方的硅油纸3撕去,接着将安装板1通过胶合层2粘附在病变位置表层皮肤上,根据图1和图4所示,然后手动推动调节环7通过连接环8和连接槽6在套筒5的上端进行旋转,而在调节环7进行旋转的同时,此时的调节环7通过螺纹推动竖筒9进行同步运动,根据图1和图3所示,此时的竖筒9则在调节环7的推动下通过调节槽17和限位杆18在安装板1的内侧向下进行滑动,进而竖筒9通过合并为锥形结构的穿刺头16对表层皮肤进行穿刺,直至穿刺头16穿刺至病灶位置;根据图1和图2所示,当穿刺头16穿刺至病灶位置之后,拧松竖筒9外侧的紧固螺栓11,接着手动推动竖杆10在竖筒9的内侧向下进行伸出,而在竖杆10在竖筒9的内侧向下进行伸出的同时,竖杆10通过连接齿块12推动驱动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安装板(1)、胶合层(2)和硅油纸(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设置有胶合层(2),且胶合层(2)的下方设置有硅油纸(3),所述安装板(1)的上方设置有横板(4),且横板(4)的上方安装有套筒(5),所述套筒(5)上开设有连接槽(6),且套筒(5)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环(7),所述调节环(7)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环(8),且调节环(7)通过连接环(8)和连接槽(6)与套筒(5)相互连接,所述调节环(7)的内侧连接有竖筒(9),且竖筒(9)的内侧设置有竖杆(10),所述竖筒(9)的外侧设置有紧固螺栓(11),且竖筒(9)通过紧固螺栓(11)与竖杆(10)相互连接,所述竖杆(10)上安装有连接齿块(12),且竖杆(10)的下端安装有影像探头(13),所述竖杆(10)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14),且竖杆(10)通过连接齿块(12)与驱动齿轮(14)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5),且驱动齿轮(14)通过连接轴(15)与竖筒(9)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4)的下方安装有穿刺头(16),且穿刺头(16)位于竖筒(9)的下端,所述竖筒(9)上预留有调节槽(17),且调节槽(17)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位于安装板(1)的内侧,且限位杆(18)通过调节槽(17)与竖筒(9)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病变部位治疗的新型影像诊断治疗系统,包括安装板(1)、胶合层(2)和硅油纸(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设置有胶合层(2),且胶合层(2)的下方设置有硅油纸(3),所述安装板(1)的上方设置有横板(4),且横板(4)的上方安装有套筒(5),所述套筒(5)上开设有连接槽(6),且套筒(5)的上方设置有调节环(7),所述调节环(7)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环(8),且调节环(7)通过连接环(8)和连接槽(6)与套筒(5)相互连接,所述调节环(7)的内侧连接有竖筒(9),且竖筒(9)的内侧设置有竖杆(10),所述竖筒(9)的外侧设置有紧固螺栓(11),且竖筒(9)通过紧固螺栓(11)与竖杆(10)相互连接,所述竖杆(10)上安装有连接齿块(12),且竖杆(10)的下端安装有影像探头(13),所述竖杆(10)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14),且竖杆(10)通过连接齿块(12)与驱动齿轮(14)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5),且驱动齿轮(14)通过连接轴(15)与竖筒(9)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4)的下方安装有穿刺头(16),且穿刺头(16)位于竖筒(9)的下端,所述竖筒(9)上预留有调节槽(17),且调节槽(17)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位于安装板(1)的内侧,且限位杆(18)通过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盼容豫宋之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