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无声调高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82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即自动无声调高枕,包括枕头,其特点是:枕头设有可盛装流体的主囊和副囊,主囊和副囊之间设有调压阀,调压阀的外壳是一支短管,短管与主囊、副囊相通,短管内有滑阀,滑阀与短管内径密闭滑动配合,滑阀两端分别设有弹簧,滑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中立位置,短管的侧壁上开有两个排放孔,其中一个排放孔与主囊相通,另一个排放孔与副囊相通,滑阀处于中立位置时,滑阀两端部分别堵塞一个排放孔。有益效果是:可随人头部压力的变化自动改变高度,当人仰卧时枕头变低,当人侧卧时,枕头升高,使人的头颈部始终得到适当的支撑,避免因枕头高度不当损伤人的颈部,调节过程无需人力电力操作,不影响人睡眠,可望替代现有枕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无声调高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即一种自动无声调高枕。
技术介绍
枕头是人们躺卧休息时支撑头部的用品,枕头的高度应当适当,太低或太高都不好,轻则引起人的颈部不适,重则会造成颈椎增生等疾病,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可是,由于人的不同卧姿对枕头高度的需求不同,例如仰卧比侧卧需要的高度要低很多,而枕头的高度只有一种,因而现有枕头很难满足人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充气枕头,通过充气或放气改变枕头的高度。可是,这里充气和放气都要采用手工操作,人在睡眠当中很难作到。有人提出采用电机操作,不仅成本高,而且还有声音,也会影响人的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人的需要改变枕头的高度,且无需人力和电力操作,没有声音,不影响人的睡眠的自动无声调高枕。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自动无声调高枕,包括枕头,其特点是:所述枕头设有可盛装流体的主囊和副囊,主囊和副囊之间设有调压阀,调压阀的外壳是一支短管,短管一端与主囊相通,另一端与副囊相通,短管内装有滑阀,滑阀与短管内径密闭滑动配合,滑阀两端分别设有弹簧,滑阀在两端弹簧的作用下处于中立位置,短管的侧壁上开有两个排放孔,其中一个排放孔与主囊相通,另一个排放孔与副囊相通,当滑阀处于中立位置时,滑阀两端部分别堵塞一个排放孔。所述主囊或副囊设有充放管。所述排放孔设有止回阀。所述主囊的上面设有填充腔,填充腔上表面为透气面料,填充腔的下底为硬质板,填充腔内填充透气的填料。所述填料是荞麦皮颗粒。所述主囊和副囊分开放置,调压阀的一端由管路与主囊相连,另一端由管路与副囊相连,调压阀的一个排放孔通过管路与主囊相连,另一个排放孔通过管路与副囊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随人头部压力的变化自动改变高度,当人仰卧时枕头变低,当人侧卧时,枕头升高,使人的头颈部始终得到适当的支撑,避免因枕头高度不当损伤人的颈部,调节过程无需人力电力操作,无声无息,不影响人的睡眠,可望替代现有枕头。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调压管的主视图;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下压过程示意图;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下压过程调压管动作示意图;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下压过程终止调压管动作示意图;图7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上抬过程示意图;图8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上抬过程调压管动作示意图;图9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上抬过程终止调压管动作示意图;图10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1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2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调压阀的主视图;图13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可见:枕头1,主囊2,副囊3,调压阀4,短管5,滑阀6,排放孔7,弹簧8,充放管9,止回阀10,填充腔11,硬质板12,透气面料13,填料14。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例举一种自动无声调高枕,是一种可供人躺卧休息的枕头1,其特点是:所述枕头1设有可盛装流体的主囊2和副囊3,主囊2和副囊3之间设有调压阀4。结合图3可见:调压阀4的外壳是一支短管5,短管5一端与主囊2相通,另一端与副囊3相通,短管5内装有滑阀6,滑阀6与短管5内径密闭滑动配合,滑阀6两端分别设有弹簧8,滑阀6在两端弹簧8的作用下处于中立位置,短管5的侧壁上开有两个排放孔7,其中一个排放孔7与主囊2相通,另一个排放孔7与副囊3相通,当滑阀6处于中立位置时,滑阀6两端部各堵塞一个排放孔7。使用时,事先在主囊和副囊中充入流体,流体可以是空气、水、油等液体物质,最简单流体的当属空气。主囊和副囊所填充的流体压力要等同,滑阀处于中立的位置。也就是滑阀两端各堵住一个排放孔7。当然,这里所要求的主囊和副囊的压力相等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调压阀本身就能够使两个囊的压力相等。如图4所示,当人的头部压在枕头上面时,主囊内的压强就会高于副囊的压强,滑阀就会如图5所示被推向副囊一端滑动,与副囊连通的排放孔就会打开,主囊内的流体就会从排放孔流向副囊,枕头的高度就会降低。当副囊的压力升高到与主囊相等时,滑阀就会如图6所示,回到中立位置,枕头的高度下降停止,趋于稳定。人的头部得到最适当的支撑。如图7所示,当人的头部抬起时,副囊的内压高于主囊的内压,滑阀如图8所示,向主囊一端滑动,通往主囊的排放孔开启,副囊当中的流体回到主囊,枕头的高度开始上升。当主囊和副囊压力相等时,枕头高度稳定,此时即如图9所示,为人的头部受到适当支撑的高度。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图10所示,主囊2或副囊3设有充放管9,可以向内填充流体,也可以打开开关向外排放流体。如果流体是空气,就可与气管连接向内充气,只要在一个囊上充气两个囊都可以充满,而且气压能够相等。当囊内的压力过高时,难以出现人所需要的高度时,可以打开充放管9的开关适当排放流体。有了这种结构,可以使产品的适用范围增大,效果更好。由于这种充放管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不详述。第三种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图11所示,排放孔7设有止回阀10。止回阀是一种只能够单向流动的阀门,也叫单向阀。这里的止回阀是一种只允许流体流出,而不能流回的单向阀。图中例举了一种最简单的止回阀,就是在管口外面铰连一个板状阀门,当流体流出时门向外开启,当外面的流体向内流时,阀门关闭。有了这个阀门,调压阀的可靠性显著增强。第四种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改进,如图12所示,所述主囊2的上面设有填充腔11,填充腔11上表面为透气面料13,填充腔11的下底为硬质板12,填充腔11内填充透气的填料14。所述填料14可以采用荞麦皮颗粒。这样,枕头是上层松软透气,人接触后非常舒服。第五种实施例:如图13所示,枕头1的主囊2和副囊3分开放置,调压阀4放在囊的外面,调压阀的一端由管路与主囊相连,另一端由管路与副囊相连,一个排放孔通过管路与主囊相连,另一个排放孔通过管路与副囊相连。显然,上述结构原理与第一种实施例是等同的,但这种结构可以把主囊和副囊分开,可以根据床位的情况做各种不同的安装,使其使用更加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无声调高枕,包括枕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设有可盛装流体的主囊(2)和副囊(3),主囊(2)和副囊(3)之间设有调压阀(4),调压阀(4)的外壳是一支短管(5),短管(5)一端与主囊(2)相通,另一端与副囊(3)相通,短管(5)内装有滑阀(6),滑阀(6)与短管(5)内径密闭滑动配合,滑阀(6)两端分别设有弹簧(8),滑阀(6)在两端弹簧(8)的作用下处于中立位置,短管(5)的侧壁上开有两个排放孔(7),其中一个排放孔(7)与主囊(2)相通,另一个排放孔(7)与副囊(3)相通,当滑阀(6)处于中立位置时,滑阀(6)两端部分别堵塞一个排放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无声调高枕,包括枕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设有可盛装流体的主囊(2)和副囊(3),主囊(2)和副囊(3)之间设有调压阀(4),调压阀(4)的外壳是一支短管(5),短管(5)一端与主囊(2)相通,另一端与副囊(3)相通,短管(5)内装有滑阀(6),滑阀(6)与短管(5)内径密闭滑动配合,滑阀(6)两端分别设有弹簧(8),滑阀(6)在两端弹簧(8)的作用下处于中立位置,短管(5)的侧壁上开有两个排放孔(7),其中一个排放孔(7)与主囊(2)相通,另一个排放孔(7)与副囊(3)相通,当滑阀(6)处于中立位置时,滑阀(6)两端部分别堵塞一个排放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无声调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囊(2)或副囊(3)设有充放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一男
申请(专利权)人:通辽金荞谷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