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复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1281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复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方法包括: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上行传输信道;其中,所述K个上行传输信道用于独立传输目标数据;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上行传输信道,包括: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隙传输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或者,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其中,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的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重复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重复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芯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
技术介绍
免授权频谱是国家和地区划分的可用于无线电设备通信的频谱,该频谱通常被认为是共享频谱,即不同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只要满足国家或地区在该频谱上设置的法规要求,就可以使用该频谱,不需要向政府申请专有的频谱授权。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LTE系统和NR系统都会考虑在免授权频谱上布网,以利用免授权频谱来进行数据业务的传输。目前的5G新无线(NR,newradio)系统引入了超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Ultra-reliablelowlatencyxxx),该业务的特征是在极端的时延内实现超高可靠性的传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提出来免授权(Grantfree)概念,Grantfree采用了预配置\半持续状态的资源配置方式,终端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在配置的资源上传输。为了提高传输性能,对于grantfree支持重复传输,但是目前Rel-15免授权grantfree的相关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复传输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n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上行传输信道;其中,所述K个上行传输信道用于独立传输目标数据;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其中,所述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上行传输信道,包括:/n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隙传输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n或者,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n其中,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的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重复传输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上行传输信道;其中,所述K个上行传输信道用于独立传输目标数据;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其中,所述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上行传输信道,包括: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隙传输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
或者,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
其中,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的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K个上行传输信道重复传输K次完全相同的内容;
或者,
所述K个上行传输信道中不同上行传输信道上承载相同的目标数据的不同传输版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K个上行传输信道中,每一个上行传输信道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小于一个时隙内包含的时域资源数量。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隙传输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包括: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隙的起始位置开始传输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
或者,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且所述剩余资源满足第一约定条件时,在第m+1个时隙的起始位置开始传输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第m+1个时隙的起始位置开始传输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上,传输参考信号或占位信号;或,
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上,传输第一不完整上行信道,所述第一不完整上行信道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包括: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直接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
或,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且所述剩余资源满足第二约定条件时,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约定条件为:
所述剩余时域资源的时域符号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
所述剩余时域资源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域符号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约定条件为以下之一:
不满足所述第一约定条件;
所述剩余时域资源的时域符号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所述剩余时域资源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域符号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或第二预设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基于一个完整的上行传输信道所占用的时域符号数量确定得到的门限值;
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基于一个完整的上行传输信道所包含的传输数据的时域符号数量确定得到的门限值。


一种重复传输信息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下行传输信道;其中,所述K个下行传输信道用于独立传输目标数据;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其中,所述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下行传输信道,包括: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隙传输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
或者,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时,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
其中,n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的整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K个下行传输信道重复传输K次完全相同的内容;
或者,
所述K个下行传输信道中不同下行传输信道上承载相同的目标数据的不同传输版本。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K个下行传输信道中,每一个下行传输信道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小于一个时隙内包含的时域资源数量。


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隙传输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包括: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隙的起始位置开始传输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
或者,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且所述剩余资源满足第一约定条件时,在第m+1个时隙的起始位置开始传输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第m+1个时隙的起始位置开始传输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上,传输参考信号或占位信号;或,
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上,传输第一不完整下行信道,所述第一不完整下行信道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时,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包括:
所述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时,直接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
或,
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且所述剩余资源满足第二约定条件时,在所述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内传输不完整的第n个下行传输信道。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约定条件为:
所述剩余时域资源的时域符号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
所述剩余时域资源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域符号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约定条件为以下之一:
不满足所述第一约定条件;
所述剩余时域资源的时域符号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所述剩余时域资源中用于传输数据的时域符号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或第二预设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基于一个完整的下行传输信道所占用的时域符号数量确定得到的门限值;
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基于一个完整的下行传输信道所包含的传输数据的时域符号数量确定得到的门限值。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在至少一个连续时隙的连续时域资源上,传输K个上行传输信道;其中,所述K个上行传输信道用于独立传输目标数据;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当在第m个时隙的剩余时域资源不能承载完整的第n个上行传输信道时,在第m+1个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亚男徐婧石聪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