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及传动带的状态信息取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275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带,其具备层叠体,该层叠体包含配置于背面侧的背面层、配置于内表面侧的内表面层及具有埋设在上述背面层与上述内表面层之间的芯线的芯线层,上述传动带具有检测该传动带的状态的传感器作为上述层叠体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动带及传动带的状态信息取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检测传动带的状态的功能的传动带及取得传动带的状态信息的系统。
技术介绍
传动带由于外观性优异、不易产生磨损碎屑等理由,而作为一般产业用、精密设备用等的动力传递用带被广泛使用。这样的传动带以施加张力的方式卷绕于带轮之间,通过带轮的旋转驱动而使传动带在带轮间行进,由此在带轮之间传递动力。如上所述,当传动带在带轮之间行进时,传动带持续受到施加于传动带本身的张力、由于带轮的旋转驱动而受到的推进力、传动带在带轮的外周行进时呈弯曲状地变形的力等各种外压、内压(外力、内力)。如果在这种外压、内压下持续使用传动带,则会由于施加于传动带的压力、伴随着压力的内部温度的上升及摩擦热等的影响而老化,所以需要进行传动带的更换。关于这一点,当存在随着传动带的使用而产生的老化或损伤时,传动带受到的外压、内压会发生变化。例如,由于传动带的老化、损伤,施加于传动带本身的张力变弱,或者由于带轮的旋转驱动而受到的推进力变弱,或者传动带在带轮的外周行进时施加的力发生变化。另外,当传动带受到的外压、内压发生变化时,传动带的内部温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想到引入如下的机构:通过对施加于传动带的压力或温度等传动带的状态进行检测、观测,来掌握传动带的状态并确定更换时期。这种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如下的结构而公开,即,在车辆的轮胎中,通过配置传感器来检测轮胎的压力、温度、振动,但是专利文献1为与本专利技术不同的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6325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轮胎中,能够将传感器配置于供空气打入的较大的内部空间。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将传感器埋入到轮胎的橡胶部分的方式,但传感器的耐久性仅考虑从轮胎的厚度方向受到的压力即可,其性质与施加于厚度比轮胎薄的传动带的外压、内压不同。另外,对于传感器能够耐受各种外压、内压的结构、配置场所、材质既没有提及也没有启示。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鉴于持续受到施加于传动带本身的张力、由于带轮的旋转驱动而受到的推进力、传动带在带轮的外周行进时呈弯曲状地变形的力等各种外压、内压的传动带的特殊性,提供一种能够检测、观测传动带的状态的传动带及传动带的状态信息取得系统。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带,具备层叠体,上述层叠体包含:配置于背面侧的背面层、配置于内表面侧的内表面层及具有埋设在上述背面层与上述内表面层之间的芯线的芯线层,上述传动带具有检测该传动带的状态的传感器作为上述层叠体的至少一部分。根据上述结构,检测传动带的状态的传感器包含于包括背面层、芯线层及内表面层的层叠体,从而能够检测、观测传动带的状态。由此,能够准确地掌握传动带的状态而确定更换时期。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传感器作为上述层叠体的至少一部分而与上述层叠体一体化。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传感器与传动带一体化,所以在不损害外观的情况下具备保证作为传递动力的传动带的功能的强度、弹性、耐久性等。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传感器配置在上述内表面层的背面侧且该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中央。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传感器配置在传动带的剖视时的中央部分,所以适合于不偏倚地检测、观测从传动带的内表面侧施加的压力、从背面侧施加的压力等施加于传动带整体的各种压力等的变化的情况。另外,所谓“配置在内表面层的背面侧”,意味着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截面中,传感器的中心存在于比内表面层的中心靠背面侧内表面层的厚度的10%以上。另外,所谓“配置在宽度方向中央”,意味着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传感器的中心存在于距内表面层的中心±10%以内。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传感器配置在上述背面层的背面侧且该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中央。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传感器配置在传动带的背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所以适合于检测、观测在传动带嵌入到设于带轮的外周的槽中的状态下,作为传动带的背面侧的挠曲而产生的压力等的变化的情况。另外,所谓“配置在背面层的背面侧”,意味着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截面中,传感器的中心存在于比背面层的中心靠背面侧。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传感器配置在上述内表面层的与该传动带所卷绕的带轮接触的面侧。根据上述结构,因此传感器配置在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接触部分附近,所以适合于检测、观测卷绕在带轮之间的传动带与带轮接触时的压力等的变化的情况。另外,所谓“配置在所述内表面层的与卷绕该传动带的带轮接触的面侧”,意味着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传感器的中心存在于比内表面层的中心靠与带轮接触的面侧10%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优选为,上述传动带具有多个上述传感器,该多个上述传感器在该传动带的周长方向上以预定间隔配置。在卷绕在带轮之间的传动带中,在行进中的传动带与带轮接触的定时,向该接触部分瞬间性地施加比在带轮之间行进时的压力强的压力。通过利用以预定间隔配置的传感器来检测该较强的压力或由其引起的变化,并将预定间隔(距离)除以由传感器进行了检测的时间差(时间),能够计算出传动带的行进速度。此外,还能够根据计算出的传动带的行进速度与另行测定的带轮的转速之差,计算出传动带的滑移率。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层叠体在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还具备外布层,上述传感器包含于上述外布层的至少一部分。根据上述结构,检测传动带的状态的传感器包含于包含背面层、芯线层、内表面层及外布层的层叠体的外布层的一部分,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观测传动带的表面的状态。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传动带还具备发送部,上述发送部将上述传感器检测到的该传动带的状态信息向外部发送,上述发送部埋设于上述背面层或上述内表面层。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发送部埋设于传动带的背面层或内表面层,能够不损害外观地发挥发送部的功能。另外,由于传动带的背面层或内表面层处于与表面相比不易直接施加压力的场所,因此能够避免向作为电子设备的发送部施加过度的负担。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传感器是检测施加于该传动带的压力的状态的压力传感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设于传动带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观测施加于传动带的压力。并且,能够通过检测、观测到的压力的值,来掌握传动带的老化、损伤状况、传动带所卷绕的带轮等的异常。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压力传感器为在两个面形成有一对电极的包含有机高分子的薄膜状的压电体。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压力传感器为薄膜状,所以在厚度比较薄的传动带中也能够采用。另外,在制造工序中,因为只要追加将薄膜状的压力传感器配置于构成为层叠体的传动带的工序即可,所以也有助于利用现有的制造工序来高效地制造传动带。另外,因为将压力传感器形成为薄膜状,所以适合于检测压力传感器的厚度方向上的压力的情况。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传动带中,优选为,上述压力传感器为在使压电体粉末分散于橡胶组合物而成的压电体的两个面配置有一对电极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带,具备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包含:配置于背面侧的背面层、配置于内表面侧的内表面层及具有埋设在所述背面层与所述内表面层之间的芯线的芯线层,/n所述传动带具有检测该传动带的状态的传感器作为所述层叠体的至少一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9 JP 2017-242968;20171220 JP 2017-243510;201.一种传动带,具备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包含:配置于背面侧的背面层、配置于内表面侧的内表面层及具有埋设在所述背面层与所述内表面层之间的芯线的芯线层,
所述传动带具有检测该传动带的状态的传感器作为所述层叠体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中,
所述传感器作为所述层叠体的至少一部分而与所述层叠体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中,
所述传感器配置在所述内表面层的背面侧且该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中,
所述传感器配置在所述背面层的背面侧且该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中,
所述传感器配置在所述内表面层的与该传动带所卷绕的带轮接触的面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
所述传动带具有多个所述传感器,该多个所述传感器在该传动带的周长方向上以预定间隔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中,
所述层叠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