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65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包括:发送第一广播波束;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测量报告;根据该第一测量报告确定该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发送第二广播波束,该第二广播波束用于覆盖该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本申请实施了还提供相应的通信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从该第一广播波束覆盖范围下的第一终端接收到的第一测量报告,可以确定该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发送第二广播波束对该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进行覆盖,可以提高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的广播信道质量和提高用户接入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通信业务的出现导致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频谱资源容纳量逐渐饱和的环境下,提高频谱的利用率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M)天线技术就是一种可以有效提升频谱利用率的技术。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时代的到来,广播信道通过波束赋形(beamforming,BF)形成的窄波束以扫描的方式进行覆盖。5G技术中的MM天线的数字通道数更多,可以形成更多的波束,覆盖范围更大。但是,广播波束数量受限制,例如,新无线(newradio,NR)协议限制了5G通信的广播波束数量最多为8个,由于波束窄且波束数量少,所以广播信道覆盖范围无法与数据信道覆盖范围保持一致。若全部广播波束在垂直面扫描,会导致水平面的广播信道覆盖差;若全部广播波束在水平面扫描,会导致垂直面的广播信道覆盖差。当广播信道覆盖范围比数据信道覆盖范围小时,广播信道没有覆盖到的弱覆盖区域中的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偏弱,导致终端的实际数传能力被误判,从而导致终端无法接入。因此,如何发送广播波束,以改善广播信道覆盖范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可以发送第一广播波束用于对目标小区的覆盖,并根据目标小区中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确定目标小区中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然后发送第二广播波束用于覆盖该弱覆盖区域,从而提高该弱覆盖区域的广播信道质量和目标小区的用户接入比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通信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包括:发送第一广播波束;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测量报告;根据该第一测量报告确定该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发送第二广播波束,该第二广播波束用于覆盖该第一广播波束的所述弱覆盖区域。该第一广播波束可用于对一个目标小区进行覆盖,其可以是经过展宽处理得到的,比如:该第一广播波束覆盖的目标小区原本是由N个广播波束覆盖的,N为大于该第一广播波束的数量的正整数。经过展宽处理,该第一广播波束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原有的N个广播波束的覆盖范围。根据从该第一广播波束覆盖范围下的第一终端接收到的第一测量报告,可以确定该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发送第二广播波束对该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进行覆盖,可以提高这些区域的广播信道质量和增加目标小区用户接入比例。由上述第一方面可知,通过发送第一广播波束以覆盖目标小区,可以从目标小区中的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测量报告,并且根据该第一测量报告确定目标小区中的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并发送第二广播波束对该弱覆盖区域进行覆盖,从而提升该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的广播信道质量以及提高用户接入比例,可以提升目标小区的话务量,促进业务开展。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种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报告包括广播信道质量信息,所述广播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广播信道质量小于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可以是一个固定的预设值,也可以是根据广播信道质量的高低进行排序后确定的值;所述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由上述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通过第一测量报告中的广播信道质量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该第一测量报告对应的第一终端所处位置的广播信道质量,当该广播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广播信道质量小于第一阈值时,即可认为该第一终端所处位置在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中。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报告还包括数据信道质量信息,并且该数据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数据信道质量大于第二阈值,与该第一阈值相同,该第二阈值可以是一个固定的预设值,也可以是根据数据信道质量的高低进行排序后确定的值。由上述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通过第一测量报告中的广播信道质量信息,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一终端所处位置的数据信道质量,同时该数据信道质量可以作为弱覆盖区域的进一步的筛选条件。当该数据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数据信道质量大于第二阈值时,可以认为该第一终端所处位置的数据信道质量良好,所以发送第二广播波束对其进行覆盖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因为当某一区域的数据信道质量较差时,发送更多的广播波束以提升广播信道质量无法有效提升该区域的话务量,反而会造成广播波束的资源浪费。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终端,第一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测量报告,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测量报告一一对应,根据该第一测量报告确定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包括:根据该至少一个第一测量报告确定该第一广播波束的I个弱覆盖区域,该I个弱覆盖区域彼此不重叠,该I个弱覆盖区域为Ci,i为取遍0至I-1的整数,该I个弱覆盖区域包括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的位置。由上述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知,第一终端和第一测量报告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并且分别一一对应,根据这些第一测量报告确定的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为I个彼此不重叠的区域,这些第一终端所处位置在该I个弱覆盖区域中。可选地,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第二广播波束的步骤包括:在ti时间段内发送该第二广播波束以覆盖Ci;该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还包括:获取Ci的终端增长量,该Ci的终端增长量包括该第二广播波束在Ci的终端接入量与该第一广播波束在Ci的终端接入量的差值,或者,该Ci的终端增长量包括该第二广播波束在Ci的广播信道质量大于第三阈值的终端的接入量与该第一广播波束在Ci的广播信道质量大于第三阈值的终端的接入量的差值,该第三阈值是用于判断广播信道质量是否满足条件的固定标准;当该Ci的终端增长量大于第四阈值时,在T时间段发送第二广播波束以覆盖Ci,该T时间段的长度大于该ti时间段的长度,该第四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预设值,也可以是根据对所有Ci的终端增长量进行大小排序后选择的值。Ci的终端增长量包括不同的增长量类型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具体地,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的模块。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所述存储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送第一广播波束;/n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测量报告;/n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确定所述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n发送第二广播波束,所述第二广播波束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广播波束的所述弱覆盖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广播波束;
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确定所述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
发送第二广播波束,所述第二广播波束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广播波束的所述弱覆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报告包括广播信道质量信息,所述广播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广播信道质量小于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报告还包括数据信道质量信息,所述数据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数据信道质量大于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测量报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测量报告一一对应,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确定所述第一广播波束的弱覆盖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测量报告确定所述第一广播波束的I个弱覆盖区域,所述I个弱覆盖区域彼此不重叠,所述I个弱覆盖区域为Ci,i为取遍0至I-1的整数,所述I个弱覆盖区域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二广播波束包括:
在ti时间段内发送所述第二广播波束覆盖所述Ci;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Ci的终端增长量,所述Ci的终端增长量包括所述第二广播波束在所述Ci的终端接入量与所述第一广播波束在所述Ci的终端接入量的差值,或者
所述Ci的终端增长量包括所述第二广播波束在所述Ci的广播信道质量大于第三阈值的终端的接入量与所述第一广播波束在所述Ci的广播信道质量大于所述第三阈值的终端的接入量的差值;
当所述Ci的终端增长量大于第四阈值时,在T时间段发送所述第二广播波束覆盖所述Ci,所述T时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ti时间段的长度。


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广播波束;
接收单元,用于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一测量报告;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报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承志高慧王祎锋刘天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