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柜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62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柜体,包括挂衣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衣柜体一侧的收纳柜体,所述挂衣柜体内设置有挂衣腔,所述第一横隔板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在所述挂衣腔内进行纵向方向的升降运动;所述收纳柜体内设置有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所述第二横隔板将所述收纳柜体横向分隔成上收纳室和下收纳室,所述竖隔板将所述下收纳室竖向分隔成左下收纳室和右下收纳室。通过将具有两种功能的柜体组合在一起,能够根据房间大小拆分使用,节省了占地面积和空间,通过将挂衣柜体中的隔板设计成升降活动板,能够根据衣服长度尺寸进行适应性调节,在满足悬挂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节约挂衣腔内的储存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柜体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柜体。
技术介绍
随着房价的日益增长,户型面积差异化的增加,并且随着衣物的增多而更显杂乱和拥挤,衣柜就成为了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家具之一。传统的衣柜通常都是固定的空间容积,其结构除了用于悬挂和储存衣物之外并无他用且别无新意,而且无法根据不同的空间大小进行拓展或收缩储存容积,在衣物较多时无法很好的收纳,笨重且影响美观,固定在衣柜本体内挂放衣服的横杆距离衣柜底部的距离固定,不可调节,如果衣服过长,在衣服挂放后,衣服下端就会打卷弯曲,长时间挂放就会出现褶皱,影响衣服的穿着效果;另外,设置在衣柜本体内的水平隔板固定,人们如果在衣柜的搁板上放置较厚的物品,如被子、毛毯等,就会因为隔板上的空间不够而放不进去,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那么如何改进功能单一性,提高衣柜的实用性和拓展性,并在提升使用效率和优化使用体验的同时具有美感就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柜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柜体,包括挂衣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衣柜体一侧的收纳柜体,所述挂衣柜体内设置有挂衣腔,所述挂衣腔内横向设置有第一横隔板,所述第一横隔板将所述挂衣腔分为上挂衣室和下挂衣室,所述第一横隔板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在所述挂衣腔内进行纵向方向的升降运动,从而改变所述上挂衣室与所述下挂衣室之间的相对高度;所述收纳柜体内设置有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所述第二横隔板将所述收纳柜体横向分隔成上收纳室和下收纳室,所述竖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隔板的下方,所述竖隔板将所述下收纳室竖向分隔成左下收纳室和右下收纳室;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左端与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铰接,使所述第二横隔板可以转动扣合到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上,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右端通过锁紧块固定在所述收纳柜体的右侧板上;所述竖隔板的后端与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铰接,使所述竖隔板可以转动扣合在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升降组件和右升降组件,所述挂衣腔内分别设置有两个沿竖向对称布置的左导轨腔和右导轨腔,所述左升降组件与所述右升降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左导轨腔和右导轨腔中;所述左导轨腔与所述右导轨腔分别设置在所述挂衣柜体两侧板与所述挂衣柜体背板的夹角处,所述左导轨腔与所述右导轨腔的横截面均呈“C”形,所述左导轨腔的“C”形开口与所述右导轨腔的“C”形开口相对;所述第一横隔板分别与所述左升降组件和所述右升降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左升降组件包括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左导轨腔中的左丝杠和左滑块,所述左滑块与所述左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横隔板的左延伸部穿过所述左导轨腔的“C”形开口后与所述左滑块连接;所述右升降组件包括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右导轨腔中的右丝杠和右滑块,所述右滑块与所述右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横隔板的右延伸部穿过所述右导轨腔的“C”形开口后与所述右滑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挂衣柜体的底部还开设有齿轮腔,所述左丝杠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左导轨腔后穿设有左从动齿轮,所述右丝杠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右导轨腔后穿设有右从动齿轮,所述左从动齿轮与所述右从动齿轮均位于所述齿轮腔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左致动齿轮和右致动齿轮,所述左致动齿轮与所述右致动齿轮均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左致动齿轮与所述左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右致动齿轮与所述右从动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腔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轴转动的支撑板,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挂衣柜体外后连接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转盘和手柄,所述转盘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挂衣柜体对应所述通孔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转盘通过销轴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孔后限制在所述挂衣柜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二横隔板的第一容纳槽,可将所述第二横隔板转动扣合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竖隔板的第二容纳槽,可将所述竖隔板转动扣合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柜体的右侧板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锁紧块上设置有燕尾榫,所述燕尾榫与所述燕尾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右下收纳室设置有多块可拆卸隔板,所述竖隔板的右侧面与所述收纳柜体的右侧板对应开设有多个导轨槽,所述可拆卸隔板与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柜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可拆卸隔板的置物室。进一步地,所述挂衣柜体顶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一横隔板的顶部均设置有晾衣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柜体,其通过将具有两种功能的柜体组合在一起,可以根据房间大小拆分使用,节省了占地面积和空间。进一步的,通过将挂衣柜体中的横隔板设计成可升降活动板,能够根据衣服的长度尺寸进行适应性的升降来调节上挂衣室和下挂衣室的相对高度,在满足悬挂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节约挂衣腔内的储存空间。更进一步的,将收纳柜体中的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设计成灵活转动方式,能够将收纳柜体内分隔成多个空间进行分类收纳,同时又能够将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进行收折,从而可放置大尺寸的物件,该柜体结构便于收纳与使用,在提高柜体实用性的同时,也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进而满足家庭的日常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柜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挂衣柜体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4为收纳柜体的正面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B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挂衣柜体,101-上挂衣室,102-下挂衣室,103-左导轨腔,104-右导轨腔,105-齿轮腔,110-第一横隔板,120-左升降组件,121-左丝杠,122-左滑块,123-左从动齿轮,130-右升降组件,131-右丝杠,132-右滑块,133-右从动齿轮,140-驱动组件,141-转轴,142-左致动齿轮,143-右致动齿轮,144-支撑板,145-转盘,146-手柄,200-收纳柜体,201-上收纳室,202-左下收纳室,203-右下收纳室,204-收纳柜体的左侧板,205-收纳柜体的右侧板,206-收纳柜体的背板,207-第一容纳槽,208-第二容纳槽,210-第二横隔板,220-竖隔板,230-锁紧块,240-可拆卸隔板,250-置物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柜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挂衣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衣柜体一侧的收纳柜体,所述挂衣柜体内设置有挂衣腔,所述挂衣腔内横向设置有第一横隔板,所述第一横隔板将所述挂衣腔分为上挂衣室和下挂衣室,所述第一横隔板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在所述挂衣腔内进行纵向方向的升降运动,从而改变所述上挂衣室与所述下挂衣室之间的相对高度;/n所述收纳柜体内设置有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所述第二横隔板将所述收纳柜体横向分隔成上收纳室和下收纳室,所述竖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隔板的下方,所述竖隔板将所述下收纳室竖向分隔成左下收纳室和右下收纳室;/n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左端与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铰接,使所述第二横隔板可以转动扣合到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上,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右端通过锁紧块固定在所述收纳柜体的右侧板上;所述竖隔板的后端与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铰接,使所述竖隔板可以转动扣合在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柜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挂衣柜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衣柜体一侧的收纳柜体,所述挂衣柜体内设置有挂衣腔,所述挂衣腔内横向设置有第一横隔板,所述第一横隔板将所述挂衣腔分为上挂衣室和下挂衣室,所述第一横隔板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在所述挂衣腔内进行纵向方向的升降运动,从而改变所述上挂衣室与所述下挂衣室之间的相对高度;
所述收纳柜体内设置有第二横隔板和竖隔板,所述第二横隔板将所述收纳柜体横向分隔成上收纳室和下收纳室,所述竖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横隔板的下方,所述竖隔板将所述下收纳室竖向分隔成左下收纳室和右下收纳室;
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左端与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铰接,使所述第二横隔板可以转动扣合到所述收纳柜体的左侧板上,所述第二横隔板的右端通过锁紧块固定在所述收纳柜体的右侧板上;所述竖隔板的后端与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铰接,使所述竖隔板可以转动扣合在所述收纳柜体的背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升降组件和右升降组件,所述挂衣腔内分别设置有两个沿竖向对称布置的左导轨腔和右导轨腔,所述左升降组件与所述右升降组件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左导轨腔和右导轨腔中;
所述左导轨腔与所述右导轨腔分别设置在所述挂衣柜体两侧板与所述挂衣柜体背板的夹角处,所述左导轨腔与所述右导轨腔的横截面均呈“C”形,所述左导轨腔的“C”形开口与所述右导轨腔的“C”形开口相对;所述第一横隔板分别与所述左升降组件和所述右升降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升降组件包括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左导轨腔中的左丝杠和左滑块,所述左滑块与所述左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横隔板的左延伸部穿过所述左导轨腔的“C”形开口后与所述左滑块连接;
所述右升降组件包括竖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右导轨腔中的右丝杠和右滑块,所述右滑块与所述右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横隔板的右延伸部穿过所述右导轨腔的“C”形开口后与所述右滑块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斌姚万五姚诗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宇心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