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结构,属于电机驱动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伺服电机(一般是一个3相交流电电机,也可以是2个3想交流电电机,则形成六个输入端)驱动过程中,都会在伺服电机与驱动端之间设置控制器,实现对伺服电机的输出进行整流,功率大小或输出开、闭等进行控制。现有的一些简单控制器(或叫PS机)对伺服电机只能进行整流,其结构包括两个基体,该两个基体整体都是用金属材料整体铸造,两个基体彼此绝缘,其中一个基体接地,另一个基体上设置有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负极端连接接地的基体,该控制元件正极(导体片结构)也通过对应基体上的连接柱实现与外部电线接触连接,为了保证控制元件正极在连接柱上与外部电线连接稳定,则需要通过螺帽套在连接柱上,通过一个扭力(扭力大小参照现有技术标准)将控制元件正极与外部电线连接端贴紧,因此连接柱必须与基本连接固定(即连接柱不能有上下位移或左右偏移),然连接柱与设有控制元件的基体的材质不一致(考虑铸造工艺、本身材质及装配成本),使得连接柱与基体之间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盖(2)上的固定柱(8)和位于基体(1)上的螺栓孔(10);/n所述固定柱(8)与设置在基盖(2)内的导体片(4)输出端连接,该导体片(4)输出端套在固定柱(8)上,用于与控制器芯片正极连接的外部电线套在固定柱(8)实现外部电线与导体片(4)连接固定;/n在固定柱(8)底端设置固定环(9)且固定环(9)被基盖(2)包裹使得固定环(9)外部绝缘,与固定环(9)位置与基体(1)上的螺栓孔(10)对应,螺栓一(11)穿过固定环(9)与螺栓孔(10)配合连接,实现固定环(9)中部与基盖(2)固定,其底部通过螺栓一(11)与基体(1)固定且彼此绝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盖(2)上的固定柱(8)和位于基体(1)上的螺栓孔(10);
所述固定柱(8)与设置在基盖(2)内的导体片(4)输出端连接,该导体片(4)输出端套在固定柱(8)上,用于与控制器芯片正极连接的外部电线套在固定柱(8)实现外部电线与导体片(4)连接固定;
在固定柱(8)底端设置固定环(9)且固定环(9)被基盖(2)包裹使得固定环(9)外部绝缘,与固定环(9)位置与基体(1)上的螺栓孔(10)对应,螺栓一(11)穿过固定环(9)与螺栓孔(10)配合连接,实现固定环(9)中部与基盖(2)固定,其底部通过螺栓一(11)与基体(1)固定且彼此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8)上部为螺纹结构,螺帽(12)与固定柱(8)配合使得套在固定柱(8)上的导电片(4)和外部电线彼此接触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湖,向明军,杨长福,王为,谢驰,李铭,刘影,周树豪,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