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德俭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48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4
一种新型货架;包括框架单元、横向支撑杆及隔板;每个框架单元均包括两根竖直立柱及两根纵向连接杆;每根竖直立柱均设有一定位侧面,定位侧面上至上而下开设有复数个定位孔;这复数个框架单元相距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的底部经横向固定杆固定连接;每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中,同侧的两根竖直立柱间经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隔板也为复数块,分别架设在每组横向支撑杆上;每根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部,以此形成横向支撑杆与竖直立柱间的固定连接。本方案安装过程简单,提高了货架的安全度,提高了制造效率与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现场的拆卸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货架
本技术属于货架
,涉及一种新型货架。
技术介绍
货架泛指存放货物的架子,用于存放成件物品的保管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物品展示等领域。货架根据用途可分为商超货架、仓储货架及展示货架;仓储货架又分为轻型货架、中型货架及重型货架等。现有技术中,货架一般由若干立柱、横杆及隔板组成,横杆连接于立柱之间,隔板架设在横杆之上,以此形成储物单元。通常,采用螺纹连接件将这些储物单元的各组成部件之间组合固定,即立柱与横杆之间经螺丝固定、隔板与横杆之间也经螺丝固定。上述结构已经使用多年,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采用螺纹连接件组合固定形成的货架,安装速度慢,拆卸速度慢,安装过程麻烦。另一方面,由螺纹连接件组装的货架,各单元格的间距固定,无法根据货物的大小和摆放方向进行调整;货架的整体形状也固定,无法适应不同形状的货架摆放空间;会造成货架空间的浪费,也影响货架上货物的分类存储安置。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货架。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货架;包括框架单元、横向支撑杆及隔板;所述框架单元为复数个,每个所述框架单元均包括两根竖直立柱及两根纵向连接杆;每根所述竖直立柱均设有一定位侧面,所述定位侧面上至上而下开设有复数个定位孔;这两根所述竖直立柱的定位侧面相对且相距设置;这两根所述竖直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经所述纵向连接杆固定连接;这复数个框架单元相距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的底部经横向固定杆固定连接;每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中,同侧的两根竖直立柱间经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两根所述竖直立柱之间也经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这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杆为一组,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横向支撑杆为复数组,这复数组横向支撑杆沿所述竖直立柱高度方向依次相距设置;所述隔板也为复数块,分别架设在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杆上;每根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互成直角的侧板、以及由侧板上延伸弯折出的至少两个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竖直立柱定位侧面上的定位孔插接配合;以此形成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竖直立柱间的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复数个所述定位孔在所述竖直立柱的定位侧面上呈两排平行设置;且每排所述定位孔均沿所述竖直立柱的高度方向上在所述定位侧面上呈等距间隔设置。2、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竖直立柱的上端和下端端部之间经焊接或螺纹固定连接。3、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均设有一倒U型卡扣部,所述倒U型卡扣部的卡口宽度与所述纵向连接杆的直径匹配;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倒U型卡扣部卡固在所述纵向连接杆上;以此形成所述横向固定杆与所述框架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4、上述方案中,所述竖直立柱为中空方管结构;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挂钩的长度;所述挂钩插伸入定位孔后,挂靠在所述定位孔的孔壁上;所述侧板的宽度与所述定位孔到所述竖直立柱相邻侧侧壁的距离相等;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竖直立柱相邻侧侧壁贴合。5、上述方案中,所述横向支撑杆的连接端部为金属板材弯折成型的一体结构,且所述连接端部与所述横向支撑杆之间焊接固定为一体结构。6、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连接端部包括三个挂钩;这三个挂钩沿所述侧板长度方向均布。7、上述方案中,所述隔板的四个角部上对应所述竖直立柱设有让位槽口。8、上述方案中,所述竖直立柱的底部还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竖直立柱之间经焊接或螺纹连接固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采用无螺栓的拼装结构,安装速度和拆卸速度快,安装过程简单。由于定位孔在定位侧面上呈两排平行设置,可以根据货架的摆放空间大小来确定需要几个框架单元和横向支撑杆来拼接整个货架;另外,由于定位孔在竖直立柱的高度方向上等间距设置,可以根据货架上需要摆设货物形状或大小,来调节横向支撑杆与竖直立柱的连接高度,以此调节各隔板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形状货物的分类存储摆放。同时,采用连接端部上的挂钩与定位孔配合的插接固定结构,提高了货架的安全度,提高了制造效率与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现场的拆卸和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货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横向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横向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用竖直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货架;包括框架单元、横向支撑杆1及隔板(图中未示出);所述框架单元为复数个,每个所述框架单元均包括两根竖直立柱2及两根纵向连接杆3;每根所述竖直立柱2均设有一定位侧面,所述定位侧面上至上而下开设有复数个定位孔4;这两根所述竖直立柱2的定位侧面相对且相距设置;这两根所述竖直立柱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经所述纵向连接杆3固定连接;这复数个框架单元相距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的底部经横向固定杆5固定连接;每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中,同侧的两根竖直立柱间2经所述横向支撑杆1固定连接,另两根所述竖直立柱2之间也经所述横向支撑杆1固定连接,这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杆1为一组,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横向支撑杆1为复数组,这复数组横向支撑杆1沿所述竖直立柱2高度方向依次相距设置;所述隔板(图中未示出)也为复数块,分别架设在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杆1上;每根所述横向支撑杆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部11,所述连接端部11包括固定板6、与固定板6互成直角的侧板7、以及由侧板7上延伸弯折出的至少两个的挂钩8;所述挂钩8与所述竖直立柱2定位侧面上的定位孔4插接配合;以此形成所述横向支撑杆1与所述竖直立柱2间的固定连接。复数个所述定位孔4在所述竖直立柱2的定位侧面上呈两排平行设置;且每排所述定位孔4均沿所述竖直立柱2的高度方向上在所述定位侧面上呈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纵向连接杆3的两端与所述竖直立柱2的上端和下端端部之间经焊接或螺纹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均设有一倒U型卡扣部51,所述倒U型卡扣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单元、横向支撑杆及隔板;所述框架单元为复数个,每个所述框架单元均包括两根竖直立柱及两根纵向连接杆;每根所述竖直立柱均设有一定位侧面,所述定位侧面上至上而下开设有复数个定位孔;这两根所述竖直立柱的定位侧面相对且相距设置;这两根所述竖直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经所述纵向连接杆固定连接;这复数个框架单元相距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的底部经横向固定杆固定连接;每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中,同侧的两根竖直立柱间经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两根所述竖直立柱之间也经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这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杆为一组,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横向支撑杆为复数组,这复数组横向支撑杆沿所述竖直立柱高度方向依次相距设置;所述隔板也为复数块,分别架设在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杆上;每根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互成直角的侧板、以及由侧板上延伸弯折出的至少两个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竖直立柱定位侧面上的定位孔插接配合;以此形成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竖直立柱间的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单元、横向支撑杆及隔板;所述框架单元为复数个,每个所述框架单元均包括两根竖直立柱及两根纵向连接杆;每根所述竖直立柱均设有一定位侧面,所述定位侧面上至上而下开设有复数个定位孔;这两根所述竖直立柱的定位侧面相对且相距设置;这两根所述竖直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经所述纵向连接杆固定连接;这复数个框架单元相距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的底部经横向固定杆固定连接;每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中,同侧的两根竖直立柱间经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两根所述竖直立柱之间也经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这两根所述横向支撑杆为一组,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横向支撑杆为复数组,这复数组横向支撑杆沿所述竖直立柱高度方向依次相距设置;所述隔板也为复数块,分别架设在每组所述横向支撑杆上;每根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互成直角的侧板、以及由侧板上延伸弯折出的至少两个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竖直立柱定位侧面上的定位孔插接配合;以此形成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竖直立柱间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货架,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定位孔在所述竖直立柱的定位侧面上呈两排平行设置;且每排所述定位孔均沿所述竖直立柱的高度方向上在所述定位侧面上呈等距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德俭
申请(专利权)人:齐德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