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工实训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46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工培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工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实训台本体的台面后侧铰接设置有面板,铰接轴沿左右水平方向;面板上部设置有用于实训的电源,面板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网孔板;面板沿铰接轴打开后,面板与实训台本体之间通过第一组拉紧组件连接,且第一组拉紧组件位于铰接轴后侧;面板沿铰接轴合上后,面板与实训台本体之间通过第二组拉紧组件连接,且第一组拉紧组件位于铰接轴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安全性较好、搬运不易损坏、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实训台
本技术涉及电工培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工实训台。
技术介绍
电工实训台,是一种用于电工培训的工作台,操作者可以在实训台上进行电路的连接、搭建等操作,如申请号为CN201220561145.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综合型电工实训台,包括电工实训台,所述电工实训台设有翻转面、网孔板与翻转装置,所述翻转面一端与翻转装置连接、翻转面的另一端与网孔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翻转装置固定在电工实训台顶面中间,这是现有技术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典型的电工实训台,其台面以及面板部分是固定一体的,因此在实际运输、搬运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损坏,另外,现有技术中,多数电源置于离台面较近的面板上,操作者实际操作时,很容易触碰电源,或者与电源发生缠绕等,安全性较差,还有就是安装电子元件的网孔板是固定在面板内的,不可拆卸,不便于实际操作,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电工实训台安全性较差、搬运易损坏以及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工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实训台本体的台面后侧铰接设置有面板,铰接轴沿左右水平方向;面板上部设置有用于实训的电源,面板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网孔板;面板沿铰接轴打开后,面板与实训台本体之间通过第一组拉紧组件连接,且第一组拉紧组件位于铰接轴后侧;面板沿铰接轴合上后,面板与实训台本体之间通过第二组拉紧组件连接,且第一组拉紧组件位于铰接轴前侧。本技术中的一种电工实训台在搬运时,可将面板沿铰接轴合在实训台本体上,然后利用第二组拉紧组件将面板固定在实训台本体上,这样一来,面板与实训台本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则形状,可防止因运输颠簸等造成的损坏,当需要使用实训台时,打开第一组拉紧组件,将面板沿铰接轴打开后,然后利用第一组拉紧组件将面板固定在实训台本体上,防止面板晃动,确保其稳定性,实际应用中,用于实训的电源设置在面板的上部,这就避免了因电源设置下部导致的不安全情况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另外网孔板是可拆卸的安装在面板上的,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在面板上操作,使用较为方便。优化的,所述实训台本体包括台面、柜体,所述柜体位于台面下方。优化的,所述面板上部设置有灯管。优化的,所述面板整体呈矩形框形状,矩形框上下框的内侧分别设置向上凹的上凹槽以及向下凹的下凹槽,上凹槽离矩形框下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网孔板的高度,下凹槽离矩形框上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网孔板的高度,网孔板顶部插入上凹槽中,网孔板底部插入下凹槽中。实际应用中,操作者手持网孔板,首先将网孔板的顶部插入上凹槽中,然后再将网孔板底部插入下凹槽中,即可实现网孔板的安装,需要拆卸时,首先将网孔板提起,然后下端外拉即可将网孔板拆卸掉,操作方便。优化的,所述上凹槽的侧壁中设置有压在网孔板前侧或者后侧的压紧组件。优化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上凹槽侧壁中的压头,压头远离网孔板设置有压簧,所述压头第一端压在网孔板上,压头第二端设置有凸缘,凸缘靠近网孔板的一侧压在上凹槽的侧壁中,压头第二端压在压簧的第一端,压簧的第二端处设置有拧在面板上的螺塞,压簧的第二端压在螺塞上。压紧组件压在网孔板上,能够防止网孔板发生晃动,确保安装稳定,以便于操作者操作。优化的,所述压紧组件压在网孔板前侧。实际安装网孔板时,操作者多是从前侧操作,将压紧组件设置在前侧,操作者将网孔板上端倾斜插入上凹槽中,网孔板顺势将压紧组件压回,便于安装。优化的,所述网孔板的上侧和/或下侧边缘倒角。网孔板的上侧和/或下侧边缘倒角,方便将其安装到上凹槽、下凹槽中。优化的,所述网孔板设置有安装把手。安装把手便于拿取网孔板。优化的,所述拉紧组件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固定柱、设置在实训台本体上的弹性拉环,所述固定柱的端部尺寸大于固定柱靠近面板处的尺寸,所述弹性拉环包括设置在实训台本体上的拉力件以及固定在拉力件上的拉环,拉环上设置有葫芦形的通孔,葫芦形通孔中,大孔的尺寸大于固定柱的端部尺寸,小孔的尺寸小于固定柱的端部尺寸,但是大于固定柱靠近面板处的尺寸。实际操作中,面板开启或者合上后,操作者拉动拉环,使其打孔套在固定柱上,在拉力件的作用下,拉环的小孔套在固定柱上,进而实现将面板与实训台本体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一种电工实训台在搬运时,可将面板沿铰接轴合在实训台本体上,然后利用第二组拉紧组件将面板固定在实训台本体上,这样一来,面板与实训台本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则形状,可防止因运输颠簸等造成的损坏,当需要使用实训台时,打开第一组拉紧组件,将面板沿铰接轴打开后,然后利用第一组拉紧组件将面板固定在实训台本体上,防止面板晃动,确保其稳定性,实际应用中,用于实训的电源设置在面板的上部,这就避免了因电源设置下部导致的不安全情况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另外网孔板是可拆卸的安装在面板上的,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在面板上操作,使用较为方便。2.实际应用中,操作者手持网孔板,首先将网孔板的顶部插入上凹槽中,然后再将网孔板底部插入下凹槽中,即可实现网孔板的安装,需要拆卸时,首先将网孔板提起,然后下端外拉即可将网孔板拆卸掉,操作方便。3.压紧组件压在网孔板上,能够防止网孔板发生晃动,确保安装稳定,以便于操作者操作。4.实际安装网孔板时,操作者多是从前侧操作,将压紧组件设置在前侧,操作者将网孔板上端倾斜插入上凹槽中,网孔板顺势将压紧组件压回,便于安装。5.网孔板的上侧和/或下侧边缘倒角,方便将其安装到上凹槽、下凹槽中。6.安装把手便于拿取网孔板。7.实际操作中,面板开启或者合上后,操作者拉动拉环,使其打孔套在固定柱上,在拉力件的作用下,拉环的小孔套在固定柱上,进而实现将面板与实训台本体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工实训台打开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工实训台打开时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工实训台打开时的后视图;图6为图5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工实训台合上时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工实训台合上时的左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柱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拉环的示意图;其中,实训台本体-1、台面-11、柜体-12;面板-2、电源-21、灯管-22、上凹槽-23、下凹槽-24、压紧组件-25、急停开关-26、压头-251、压簧-252、螺塞-253;网孔板-3、安装把手-31;拉紧组件-4、固定柱-41、弹性拉环-42、拉力件-421、拉环-4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工实训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训台本体(1),实训台本体(1)的台面后侧铰接设置有面板(2),铰接轴沿左右水平方向;/n面板(2)上部设置有用于实训的电源(21),面板(2)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网孔板(3);/n面板(2)沿铰接轴打开后,面板(2)与实训台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组拉紧组件(4)连接,且第一组拉紧组件(4)位于铰接轴后侧;/n面板(2)沿铰接轴合上后,面板(2)与实训台本体(1)之间通过第二组拉紧组件(4)连接,且第一组拉紧组件(4)位于铰接轴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实训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训台本体(1),实训台本体(1)的台面后侧铰接设置有面板(2),铰接轴沿左右水平方向;
面板(2)上部设置有用于实训的电源(21),面板(2)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网孔板(3);
面板(2)沿铰接轴打开后,面板(2)与实训台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组拉紧组件(4)连接,且第一组拉紧组件(4)位于铰接轴后侧;
面板(2)沿铰接轴合上后,面板(2)与实训台本体(1)之间通过第二组拉紧组件(4)连接,且第一组拉紧组件(4)位于铰接轴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台本体(1)包括台面(11)、柜体(12),所述柜体(12)位于台面(1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上部设置有灯管(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整体呈矩形框形状,矩形框上下框的内侧分别设置向上凹的上凹槽(23)以及向下凹的下凹槽(24),上凹槽(23)离矩形框下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网孔板(3)的高度,下凹槽(24)离矩形框上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网孔板(3)的高度,网孔板(3)顶部插入上凹槽(23)中,网孔板(3)底部插入下凹槽(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工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23)的侧壁中设置有压在网孔板(3)前侧或者后侧的压紧组件(25)。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波苏红星王瑞王双任怒诚王家胜许海李镇王圣龙
申请(专利权)人:泗县瑞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