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462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它由温度测控单元、人工降水控制单元、气体配比测控单元、多元可调山川模型、水文与水质监测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光照与风生成单元共同构成,丰富的组成可满足多种实验要求。可以模拟第三极地区寒冷、低压、冰封的环境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对温度的影响作用,其中的人工降水控制单元和光照与风生成单元还能模拟降雨、风、光照等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丰富的组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同时结构合理,可操控性强,解除恶劣天气与地理条件对实验的束缚。为科学人员在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冰川融化规律提供思路与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文与环境监测模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通过吸收从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影响红外线往太空发散,就像一口大锅罩在地球表面,从而引起全球温度的升高。第三极地区指的是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为中心面积大于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是地球上除南北极以外最寒冷的地区。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第三极地区每年冰雪消融速率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洪水频繁。然而人们目前尚不清楚二氧化碳对大气温度的影响规律,从而无法推测第三级地区冰川退缩的速率,此外第三极地区的冰川地处偏远,高海拔及恶劣的天气使得人们想要在实地进行研究观测变得异常困难。目前,人们通过建立模型或仿真实验室对特定内容进行模拟与实验,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201811605504.0提出“气候仿真实验室”,中国专利申请201510583720.X提出“南极低温低压环境模拟舱”,中国专利申请201911271809.7提出“高原低温低压环境实验模拟箱”,中国专利申请201822213565.4提出“具有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其特征在于:由温度测控单元、人工降水控制单元、气体配比测控单元、多元可调山川模型、水文与水质监测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光照与风生成单元构成;其中,温度测控单元由屋顶、保温控压墙、制冷机、制冰机和滑槽组成;人工降水控制单元由水泵、输水管、喷水头和电磁阀组成;气体配比测控单元由空气密度监测仪、二氧化碳测量仪、二氧化碳制备器和气体交换机、气动定值器组成;多元可调山川模型由软质塑料、金属薄片、多级微调升降梯、液压杆、集水槽、融冰体积测量仪组成;水文与水质监测单元由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流速仪、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监测仪组成;智能控制单元由操控室、计算机、操控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其特征在于:由温度测控单元、人工降水控制单元、气体配比测控单元、多元可调山川模型、水文与水质监测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光照与风生成单元构成;其中,温度测控单元由屋顶、保温控压墙、制冷机、制冰机和滑槽组成;人工降水控制单元由水泵、输水管、喷水头和电磁阀组成;气体配比测控单元由空气密度监测仪、二氧化碳测量仪、二氧化碳制备器和气体交换机、气动定值器组成;多元可调山川模型由软质塑料、金属薄片、多级微调升降梯、液压杆、集水槽、融冰体积测量仪组成;水文与水质监测单元由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流速仪、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监测仪组成;智能控制单元由操控室、计算机、操控台、调控线路组成;光照与风生成单元由鼓风机、植物补光灯、弧形轨道组成;智能控制单元设于实验室主体外的小隔间内;
由温度测控单元中的保温控压墙与屋顶围成实验室主体;屋顶下设有光照与风生成单元;实验室内设有多元可调山川模型;温度测控单元中制冰机的出冰口连接有滑槽,滑槽末端下方为多元可调山川模型;人工降水控制单元设于多元可调山川模型上方;水文与水质监测单元设于多元可调山川模型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温度测控单元中的保温控压墙内层为承重墙体,外层为保温材料层;所述屋顶也包含有保温材料层;其中保温材料为酚醛树脂、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或聚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温度测控单元中制冰机的出冰口连接有滑槽,滑槽末端下方为山体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文明温茂增徐俊增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