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模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教学器材
,具体为一种模拟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模型。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并且血管通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国外的研究已经表明,因为血管通路的原因住院,已经成为维持性透析患者住院的第一位原因,并且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素。动静脉内瘘(AVF)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是目前血透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持续教育培训可以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由此产生的医疗成本,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现在亟需一种仿真动静脉内瘘手臂模型,形成一个可循环的回路系统,来展示AVF的外观,模拟AVF的功能,进行AVF的穿刺练习。同时与血透机联动模拟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从而为护士、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可视、可知、可触的教育培训,共同掌握维护动静脉内瘘的正确方法。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056147U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穿刺模型,包括手臂模型,所述手臂模型上设置有模拟动静脉内瘘血管、模拟动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模型,包括收纳箱(1),所述收纳箱(1)内设有模拟手臂(2),所述模拟手臂(2)上靠近其左右两侧的前侧分别设置有模拟静脉血管(3)和模拟动脉血管(4),且模拟静脉血管(3)和模拟动脉血管(4)的底端均连接有输液头分别作为静脉端穿刺点和动脉端穿刺点,所述模拟静脉血管(3)和模拟动脉血管(4)之间连接有模拟动静脉血瘘管(5),且模拟手臂(2)的表面设有模拟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4),所述双向螺纹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块(6),所述收纳箱(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模型,包括收纳箱(1),所述收纳箱(1)内设有模拟手臂(2),所述模拟手臂(2)上靠近其左右两侧的前侧分别设置有模拟静脉血管(3)和模拟动脉血管(4),且模拟静脉血管(3)和模拟动脉血管(4)的底端均连接有输液头分别作为静脉端穿刺点和动脉端穿刺点,所述模拟静脉血管(3)和模拟动脉血管(4)之间连接有模拟动静脉血瘘管(5),且模拟手臂(2)的表面设有模拟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4),所述双向螺纹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块(6),所述收纳箱(1)内壁的底部铰接有伸出机构(7),所述收纳箱(1)上靠近其中部内壁的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有升降板(8),且模拟手臂(2)放置在升降板(8)上,所述伸出机构(7)上靠近其顶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升降板(8)的前侧开设有两个供固定杆移动的通槽(9);
所述收纳箱(1)上靠近其顶部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穿刺器具放置板(10)和穿刺实验记录板(11),所述穿刺器具放置板(10)和穿刺实验记录板(11)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收纳箱(1)上靠近其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放置腔,且放置腔内均设有推出机构(13),且推出机构(13)通过传动件(14)与双向螺纹杆(5)传动连接,所述推出机构(13)靠近推杆(12)的一端与推杆(12)的后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机构(7)包括两个摆杆(25),两个摆杆(25)的底端与收纳箱(1)内壁的底部铰接,所述移动块(6)的顶端铰接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远离移动块(6)的一端与摆杆(25)靠近连接杆(26)的一侧铰接,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摆杆(25)靠近其顶部的前侧上,且固定杆与通槽(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13)包括齿条板(15),所述齿条板(15)的下表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