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皮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25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提皮包,包括皮包本体,皮包本体的顶部开有开口,开口的边沿设置有拉链,开口的边沿并位于拉链开启的一端设置有握持条,握持条的一端伸进皮包本体内,握持条的另一端从开口伸出在皮包本体外。通过握住握持条伸出皮包本体外的一端,以获得拉开拉链的着力点,此时操作者便可以一手握住握持条,一手拉住拉链头以将拉链拉开,握持皮包本体的手不易打滑,操作者可以轻松的打开拉链取出皮包本体内的物品或者是往皮包本体内放入物品,提高了皮包使用者的使用皮包时的舒适度和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提皮包
本技术涉及皮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提皮包。
技术介绍
皮包是外出时用来放置随身物品的,皮包有多种形式,包括手提包、双肩包等各种形式。现有的带拉链的手提式皮包,包括皮包的包体,包体的顶部开口并在开口处缝合有用以启闭开口的拉链,在打开皮包时,往往在开启时需要一只手拉住皮包的一侧,另一只手拉住拉链头以将拉链拉开。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拉链的端部一般是缝合在皮包开口端的内部,使用者在打开皮包时,需要一只手捏住皮包的一侧才能将拉链打开,以对拉链的拉开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提皮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提皮包,包括皮包本体,皮包本体的顶部开有开口,开口的边沿设置有拉链,所述开口的边沿并位于拉链开启的一端设置有握持条,所述握持条的一端伸进皮包本体内,所述握持条的另一端从开口伸出在皮包本体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握住握持条伸出皮包本体外的一端,以获得拉开拉链的着力点,此时操作者便可以一手握住握持条,一手拉住拉链头以将拉链拉开,握持皮包本体的手不易打滑,操作者可以轻松的打开拉链取出皮包本体内的物品或者是往皮包本体内放入物品,提高了皮包使用者的使用皮包时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同时,在使用者的手脏了想打开皮包取出放置在包内的物体时,通过握住握持条和拉链头即可,以使得皮包本体不易被弄脏,保持了皮包的美观性。当保内存放了易碎物品或者是存放的物品较多时,握持条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者在不损坏包内物品的情况下较方便拉开拉链。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皮包本体上并位于所述拉链的一侧穿设有定位杆,所述握持条位于所述皮包本体内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定位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握持条加强握持条和皮包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握持条在缝合处损坏后也不易与皮包分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皮包本体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皮包损坏之后,可以将定位杆从皮包本体上取下更换到其他个皮包上使用,减少了浪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杆包括杆头和杆身,所述杆身的一端与所述杆头螺纹连接,所述杆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杆身的直径,所述杆身远离杆头一端的直径大于杆身与杆头螺纹连接一端的直径,杆身远离杆头一端的直径大于杆身穿入皮包本体处的孔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身两端的直径大于杆身的直径,以使得定位杆不易与皮包本体脱离,将杆身与杆头螺纹连接,转动杆身和杆头即可令杆身和杆头分离,使得杆身和杆头连接稳固的同时,也方便定位杆的拆卸。需要取下定位杆时,拧下杆头,直接将杆身从皮包本体上取下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握持条与所述皮包本体粘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握持条与皮包的预固定,以使得在后续对握持条再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反复调节握持条的位置,提高了握持条的安装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握持条与所述皮包本体缝合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缝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固握持条与皮包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握持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与皮包本体分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握持条包括若干块压合固定的皮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革的抗撕裂性和耐曲折性强,以使得握持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被损坏,多块压合固定的皮革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使得握持条保持一定的形态露出在皮包本体外方便握持,同时因握持条也不易过硬,戳伤使用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握持条的外周设置有油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边的设置以使得握持条不易散边,提高了握持条的整体强度,延长了握持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皮包本体上位于拉链的两端均设置有握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拉链的一头各设置一条握持条,根据开合的不同选择不同位置的握持条握住,提高打开皮包或闭合皮包时的便利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握住握持条伸出皮包本体外的一端,以获得拉开拉链的着力点,此时操作者便可以一手握住握持条,一手拉住拉链头以将拉链拉开,握持皮包本体的手不易打滑,操作者可以轻松的打开拉链取出皮包本体内的物品或者是往皮包本体内放入物品,提高了皮包使用者的使用皮包时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同时,在使用者的手脏了想打开皮包取出放置在包内的物体时,通过握住握持条和拉链头即可,以使得皮包本体不易被弄脏,保持了皮包的美观性。当保内存放了易碎物品或者是存放的物品较多时,握持条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者在不损坏包内物品的情况下较方便拉开拉链;2.通过握持条加强握持条和皮包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握持条在缝合处损坏后也不易与皮包分离;3.通过采用缝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固握持条与皮包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握持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与皮包本体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皮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皮包的内部示意图。图中,1、皮包本体;11、外层;12、内层;2、拉链;3、握持条;4、定位杆;41、杆身;42、杆头;5、车缝线;6、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提皮包,包括皮包本体1,皮包本体1的顶部开口并在开口的边沿设置有拉链2,开口的边沿并位于拉链2开启皮包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握持条3,握持条3的一端伸进皮包本体1内,握持条3的另一端伸出在皮包本体1外。通过握持条3提供拉动拉链2的着力点,以便拉开拉链2。参照图1,握持条3成长条状,握持条3的端部成圆弧状,握持条3不易划伤人。握持条3有两条,并分列在拉链2的两端。在拉动拉链2时可以对应握住不同位置处的握持条3。参照图2,皮包本体1包括内层12和外层11,握持条3放置在内层12和外层11之间,握持条3与外层11的内壁粘接固定。实现对握持条3的预固定。参照图2,握持条3位于皮包本体1内的一端与皮包本体1缝合固定。进一步加强握持条3与皮包本体1的连接强度。车缝线5来回依次穿过内层12、握持条3、外层11将握持条3缝合固定在皮包本体1上。参照图2,握持条3、内层12和外层11同一位置处均预留有孔,皮包本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杆4,定位杆4的一端从握持条3上预留的孔穿过握持条3并伸进到内层12内。在使用的过程中,握持条3不易与皮包本体1分离。参照图2,定位杆4包括杆身41和杆头42,杆身41与杆头42螺纹连接。方便将杆身41和杆头42分离。参照图2,杆头42位于皮包本体1内部,杆头42成圆球形状,杆头42圆滑,不易刮伤人。杆头42的直径大于杆身4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提皮包,包括皮包本体(1),皮包本体(1)的顶部开有开口,开口的边沿设置有拉链(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边沿并位于拉链(2)开启的一端设置有握持条(3),所述握持条(3)的一端伸进皮包本体(1)内,所述握持条(3)的另一端从开口伸出在皮包本体(1)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皮包,包括皮包本体(1),皮包本体(1)的顶部开有开口,开口的边沿设置有拉链(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边沿并位于拉链(2)开启的一端设置有握持条(3),所述握持条(3)的一端伸进皮包本体(1)内,所述握持条(3)的另一端从开口伸出在皮包本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包本体(1)上并位于所述拉链(2)的一侧穿设有定位杆(4),所述握持条(3)位于所述皮包本体(1)内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定位杆(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提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与所述皮包本体(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提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包括杆头(42)和杆身(41),所述杆身(41)的一端与所述杆头(42)螺纹连接,所述杆头(42)的直径大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城飞邓玲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沃利司皮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