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多联机系统因其安装灵活、舒适度高、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室内空气处理装置,由于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参数、性能也不同,现有的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不能很好地匹配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的换热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对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及其换热效果,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符合实际换热需求,而且该方法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空气处理装置,提高了多联机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匹配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n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n根据所述冷媒流量,对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之间的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第三管路上;
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
根据所述冷媒流量,对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的模式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
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确定所述多联机系统试图进入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媒流量,包括:
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在制冷模式下的过热度或者在制热模式下的过冷度以表征所述冷媒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冷模式的第一冷媒饱和温度;
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一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热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冷媒饱和温度;
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口温度,作为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第二冷媒饱和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过冷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大于或者等于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增大;
识别所述过热度或者所述过冷度小于所述目标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联机系统的第一冷媒饱和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