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和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09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依次相连的循环流化床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和返料器,以及连接于气固分离器之后的后燃烧室;向主燃烧室内通入燃料和少于理论燃烧空气量的燃烧用风,使燃料在由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返料器组成的循环回路中进行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半焦和一氧化碳,主燃烧室通入的燃烧用风占理论燃烧空气量的百分比大致等于燃料在循环回路完成的燃烧份额;以及向后燃烧室内通入附加燃烧用风,使来自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的半焦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在燃烧回路中完成80‑90%的燃烧份额,在后燃室中完成10‑20%的燃烧份额,且主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在1000‑1100℃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和燃烧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和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煤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气体是主要大气的污染物之一。其中,控制火电厂燃煤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至关重要。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采用低温燃烧和二次风分级布置方式,锅炉原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多在150mg/Nm3-250mg/Nm3之间,低于使用相同燃料的煤粉锅炉。随着国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颁布实施,对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200mg/Nm3,对新建锅炉则执行100mg/Nm3的排放标准,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须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为了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氮氧化物的生成,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降低燃烧室内燃烧温度、采用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以及通过燃烧室配风延长还原区停留时间等手段。采用降低燃烧室内燃烧温度和低过量空气系数燃烧的技术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燃料的充分燃烧,增加了锅炉的气体不完全燃烧和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通过燃烧室配风延长还原区停留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包括步骤:/n提供依次相连的循环流化床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和返料器,以及连接于气固分离器之后的后燃烧室;/n向循环流化床主燃烧室内通入燃料和少于理论燃烧空气量的燃烧用风,使燃料在由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返料器组成的循环回路中进行不完全燃烧,所述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半焦和一氧化碳,其中主燃烧室通入的燃烧用风占理论燃烧空气量的百分比大致等于燃料在循环回路完成的燃烧份额;以及/n向后燃烧室内通入附加燃烧用风,使来自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的半焦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n其中:/n在燃烧回路中完成所有燃料的80-90%的燃烧份额,在后燃室中完成所有燃料的10-20%...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29 CN 2014204970962;20140829 CN 2014104385261.一种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依次相连的循环流化床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和返料器,以及连接于气固分离器之后的后燃烧室;
向循环流化床主燃烧室内通入燃料和少于理论燃烧空气量的燃烧用风,使燃料在由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返料器组成的循环回路中进行不完全燃烧,所述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半焦和一氧化碳,其中主燃烧室通入的燃烧用风占理论燃烧空气量的百分比大致等于燃料在循环回路完成的燃烧份额;以及
向后燃烧室内通入附加燃烧用风,使来自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的半焦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
其中:
在燃烧回路中完成所有燃料的80-90%的燃烧份额,在后燃室中完成所有燃料的10-20%的燃烧份额,且主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在1000-1100℃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后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05-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后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05-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向主燃烧室通入的燃烧用风的过量空气系数为0.8-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从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进入后燃室的半焦的粒径在10-20μ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后燃室内的燃烧温度在1000-1100℃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对于挥发分较高的煤种,控制主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在0.8-0.85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清刚周托高鸣那永洁孙运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