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09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台灯,包括灯罩、支撑横杆以及多向转动件;灯罩通过多向转动件与支撑横杆相连;多向转动件包括转动杆、大U形片以及小U形片;转动杆的第一端与灯罩相连,第二端穿过大U形片中两个第一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转动连接;小U形片开口朝下置于大U形片内,小U形片中两个第二连接片分别位于转动杆的两侧;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支撑横杆与两个第二连接片相连,实现多向转动件与支撑横杆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叠台灯,通过在灯罩与支撑横杆之间设置多向转动件,使得该灯罩不仅可以沿转动杆的轴线方向进行转动,还可以沿上下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灯罩的角度能够沿多个方向进行调节,扩大折叠台灯的光照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台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台灯。
技术介绍
现如今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灯饰是必不可少的用品,其中,台灯是常用的家用照明电器;传统的台灯通常灯罩只能沿单一方向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导致台灯的照射范围有限,照射角度不能随意调节,从而限制了台灯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台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台灯,包括灯罩、支撑横杆以及多向转动件;所述灯罩通过所述多向转动件与所述支撑横杆相连;所述多向转动件包括转动杆、大U形片以及小U形片;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灯罩相连,第二端穿过所述大U形片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片转动连接;所述小U形片开口朝下置于所述大U形片内,所述小U形片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片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杆的两侧;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所述支撑横杆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相连,实现所述多向转动件与所述支撑横杆的连接。可选地,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连接片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杆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插入所述大U形片,且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支撑横杆相连。可选地,所述转动杆为梯状结构,所述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外径。<br>可选地,还包括弧状的第三连接板,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灯罩相连。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横杆转动连接的支撑竖杆,以及与所述支撑竖杆的底端相连,并对所述支撑竖杆进行支撑的底座。可选地,所述支撑竖杆通过T形支撑架与所述底座相连。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T形支撑架相适配的圆柱筒,所述T形支撑架插入所述圆柱筒内,通过第二紧固件对所述T形支撑架与所述圆柱筒进行连接;所述T形支撑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垂直臂和水平臂;所述支撑竖杆包括直杆、第一异形杆和第二异形杆;所述直杆的底端与所述垂直臂相连;所述第一异形杆的底端以及所述第二异形杆的底端通过第三紧固件与所述水平臂相连,且所述第一异形杆与所述第二异形杆分别位于所述水平臂的两侧。可选地,所述T形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圆柱筒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四连接孔对所述T形支撑架与所述圆柱筒进行连接。可选地,所述支撑横杆包括第一支撑横杆与第二支撑横杆;所述折叠台灯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接板和第五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支撑横杆的首端以及所述第五连接板的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三紧固件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的第三连接端、所述直杆的顶端以及所述第五连接板的第四连接端通过第四紧固件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的第五连接端、所述第一异形杆的顶端、所述第五连接板的第六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二异形杆的顶端通过第四紧固件相连;所述第四紧固件包括第二双头螺栓与第二齿形螺母。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横杆的末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横杆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末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槽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实现所述多向转动件与所述支撑横杆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叠台灯具有如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叠台灯,通过在灯罩与支撑横杆之间设置多向转动件,使得该灯罩不仅可以沿转动杆的轴线方向进行转动,还可以沿上下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灯罩的角度能够沿多个方向进行调节,进而使得折叠台灯的光照方向能够沿多个角度进行调节,扩大折叠台灯的光照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折叠台灯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向转动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齿形螺母的结构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竖杆与底座的装配简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T形支撑架的结构简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四连接板与第五连接板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说明:1-灯罩;2-支撑横杆;21-第一支撑横杆;211-第一连接板;22-第二支撑横杆;221-第二连接板;3-多向转动件;31-转动杆;311-限位槽;312-第一端;313-第二端;32-大U形片;321-第一连接片;322-第一连接孔;33-小U形片;331-第二连接片;332-第二连接孔;34-第一齿形螺母;4-第三连接板;5-支撑竖杆;51-直杆;52-第一异形杆;53-第二异形杆;6-底座;61-圆柱筒;62-第二紧固件;63-支撑板;7-T形支撑架;71-垂直臂;72-水平臂;73-第一限位孔;74-分隔套筒;8-第四连接板;81-第一连接端;82-第三连接端;83-第五连接端;9-第五连接板;91-第二连接端;92-第四连接端;93-第六连接端;94-第二齿形螺母;100-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为“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一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为解决目前台灯的灯罩只能沿单一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1)、支撑横杆(2)以及多向转动件(3);/n所述灯罩(1)通过所述多向转动件(3)与所述支撑横杆(2)相连;/n所述多向转动件(3)包括转动杆(31)、大U形片(32)以及小U形片(33);/n所述转动杆(31)的第一端(312)与所述灯罩(1)相连,第二端(313)穿过所述大U形片(32)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片(321),与所述第一连接片(321)转动连接;/n所述小U形片(33)开口朝下置于所述大U形片(32)内,所述小U形片(33)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片(331)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杆(31)的两侧;/n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所述支撑横杆(2)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331)相连,实现所述多向转动件(3)与所述支撑横杆(2)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1)、支撑横杆(2)以及多向转动件(3);
所述灯罩(1)通过所述多向转动件(3)与所述支撑横杆(2)相连;
所述多向转动件(3)包括转动杆(31)、大U形片(32)以及小U形片(33);
所述转动杆(31)的第一端(312)与所述灯罩(1)相连,第二端(313)穿过所述大U形片(32)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片(321),与所述第一连接片(321)转动连接;
所述小U形片(33)开口朝下置于所述大U形片(32)内,所述小U形片(33)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片(331)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杆(31)的两侧;
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所述支撑横杆(2)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331)相连,实现所述多向转动件(3)与所述支撑横杆(2)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连接片(32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杆(31)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322);所述转动杆(31)的第二端(313)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22)插入所述大U形片(32),且所述第二端(313)上设置有限位槽(31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33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31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332),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332)、所述限位槽(311)与所述支撑横杆(2)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1)为梯状结构,所述第一端(31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端(313)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状的第三连接板(4),所述转动杆(31)的第一端(312)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4)与所述灯罩(1)相连。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横杆(2)转动连接的支撑竖杆(5),以及与所述支撑竖杆(5)的底端相连,并对所述支撑竖杆(5)进行支撑的底座(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竖杆(5)通过T形支撑架(7)与所述底座(6)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