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晓旭专利>正文

一种患儿束缚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08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9
本申请提供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患儿束缚衣,该束缚衣包括:双侧设有衣袖的衣服本体;所述衣袖内侧的上半部分和/或下半部分与所述衣服本体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衣服本体的领口边缘设有缩紧部件;当患儿穿着或脱掉所述束缚衣时,所述缩紧部件能够调整所述领口的宽度。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衣袖2与衣服本体1固定,再配合衣领的调节功能,有效的限制了患儿手臂移动的范围,避免患儿因躁动误触碰术后伤口或为术后伤口配置管路的危险,从而有助于患儿术后愈合和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儿束缚衣
本申请涉及儿科护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抑制术后患儿双手挥动的束缚衣。
技术介绍
婴幼儿护理时,常常出现由于外科术后患儿因疼痛禁食的不适,产生躁动不安,通常情况下,造瘘口的护理不能将患儿用包单等物品完全包裹住。若患儿由于躁动不安,无意识双手挥动触碰造瘘处伤口或将造瘘处胸腔的引流管、胃肠减压引流管拖拉出,则会严重影响患儿的术后愈合和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患儿束缚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患儿束缚衣,该束缚衣包括:双侧设有衣袖2的衣服本体1;所述衣袖2内侧的上半部分和/或下半部分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衣服本体1的领口3边缘设有缩紧部件4;当患儿穿着或脱掉所述束缚衣时,所述缩紧部件4能够调整所述领口3的宽度。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衣袖2内侧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通过缝合、扣合、粘合或系合的方式固定。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衣袖2内侧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以等间距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领口3的边缘通过外翻或内翻的方式与所述衣服本体1固定;所述领口3边缘与所述衣服本体1之间形成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系带,所述系带的两端伸出所述通孔。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衣服本体1的前侧中心线位置设有开闭部件。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开闭部件为纽扣、拉锁、尼龙钩带或系带。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衣袖2的袖口处设置为松紧结构。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衣服本体1下边缘设有松紧带或系带。有益效果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衣袖2与衣服本体1固定,再配合衣领的调节功能,有效的限制了患儿手臂移动的范围,避免患儿因躁动误触碰术后伤口或为术后伤口配置管路的危险,从而有助于患儿术后愈合和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方案所述患儿束缚衣的示意图;附图标号1、衣服本体,2、衣袖,3、领口,4、缩紧部件,5、连接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方案的核心思路是:通过将衣袖2与衣服本体1固定,再配合衣领的调节功能,限制患儿手臂移动的范围,避免患儿因躁动误触碰术后伤口或为术后伤口配置管路的危险。如图1所示,本方案公开了一种患儿束缚衣,该束缚衣包括:双侧设有衣袖2的衣服本体1。该衣服本体1通过前后两片布料缝合而成,缝合线在衣服本体1两侧;所述衣袖2通过一片布料环绕后缝接在一起,缝合线位于衣袖2内侧。需要注意的是:衣袖2和衣服本体1的宽度应分别略大于患儿手臂和手臂的宽度,防止患儿穿着束缚衣时由于紧绷不舒适,导致患儿更加躁动。本方案中,为了使患儿穿着束缚衣时,不会出现粘粘或刺激感,所述束缚衣可以采用透气性、非刺激性材料,例如棉布等。如图1所示,所述衣袖2内侧和所述衣服本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从而限制患儿手臂的运动范围,防止患儿因手臂挥动误触碰术后伤口或为术后伤口配置管路。本方案中,可以将衣袖2内侧缝合线或者缝合线及其附近的区域与衣服本体1两侧缝合线或者缝合线及其附近的区域全部缝合在一起;也可以仅将衣袖2内侧的上半部分的缝合线或者缝合线及其附近的区域或下半部分的缝合线或者缝合线及其附近的区域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缝合线或者缝合线及其附近的区域固定连接;固定的核心目的是需要保证固定后的衣物可以限制患儿双肘的活动范围。本方案中,所述衣袖2内侧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可以通过缝合线、纽扣、尼龙粘钩或系带系合等连接部件5连接固定。进一步的,例如纽扣、尼龙粘钩、系带系口等固定结构,可以等间距的设置在衣袖2内侧缝合线附近的区域内,通过相互扣合、粘合、系合的方式将所述衣袖2内侧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固定。利用缝合线缝合时,也可以采用等间距间隔的缝合方式将所述衣袖2内侧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固定。本方案中,考虑到束缚衣在批量生产时,一般为均码。因此,可能会出现使用束缚衣时,束缚衣的实际尺寸大于患儿身体宽度。为了克服该问题,如图1所示,所述衣服本体1的领口3边缘设有缩紧部件4;当患儿穿着或脱掉所述束缚衣时,所述缩紧部件4能够调整所述领口3的宽度。通过缩紧部件4适当缩小束缚衣的尺寸,从而避免由于衣服过于宽松,导致患儿在束缚衣内运动范围过大使得手臂划出衣袖2而触碰到术后伤口或为术后伤口配置管路。具体地,所述缩紧部件4的设置方式为:所述领口3的边缘通过外翻或内翻的方式与所述衣服本体1固定;所述领口3边缘与所述衣服本体1之间形成通孔;将系带穿过所述通孔,并最终使所述系带的两端伸出所述通孔。使用时,用力拉系带的两端,通过调整领口3使束缚衣调整至合适尺寸后,停止拉动,并将系好系带,以使束缚衣的尺寸更加适合患儿穿着。另外,本方案还可以在所述衣服本体1下边缘设置松紧带或系带结构(图中未示出);通过线边缘设置的松紧带或系带结构进一步配合领口3的缩紧部件4调整束缚衣的尺寸,使束缚衣的尺寸更加适合患儿穿着。本方案中,为了方便患儿穿、脱束缚衣,在所述衣服本体1的前侧中心线位置设有开闭部件(图中未示出)。通过开闭部件打开衣服本体1的前衣片,更加方便将患儿的手臂移入或移出衣袖2。其中,所述开闭部件为纽扣、拉锁、尼龙钩带或系带系口等结构。本方案中,还可以将所述衣袖2的袖口处设置为松紧带、系带等松紧结构(图中未示出),在患儿穿着束缚衣时,利用松紧结构对患儿手腕处进行一个适度锁紧,限制患儿的手滑入衣袖2内。本方案所述束缚衣在使用时,将患儿双胳膊穿入袖子中,身子躺在衣服本体1的后侧衣片上,使自身的体重变成一个压力压住身下衣片,而两个胳膊因与衣服固定在一起使之胳膊不能自由活动只固定于某一位置范围内,起到制动双胳膊双手的效果;同时,配合领口3的缩紧部件4使束缚衣的制动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本方案所述束缚衣分别在外科术后有适瘘患儿、肠梗阻、NEC等需禁食的患儿中使用。使用后,95%以上的患儿能够通过束缚衣良好的限制其挥动手臂的范围,能够保证患儿在一定安全范围内活动,不会出现双臂血流不畅或由于外力过大造成骨折的风险。通过限制手臂的活动范围有效避免患儿因躁动误触碰造瘘处伤口处或患儿无意拖拉出胃肠减压管路的问题。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儿束缚衣,其特征在于,该束缚衣包括:双侧设有衣袖(2)的衣服本体(1);/n所述衣袖(2)内侧的上半部分和/或下半部分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固定连接;/n所述衣服本体(1)的领口(3)边缘设有缩紧部件(4);/n当患儿穿着或脱掉所述束缚衣时,所述缩紧部件(4)能够调整所述领口(3)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儿束缚衣,其特征在于,该束缚衣包括:双侧设有衣袖(2)的衣服本体(1);
所述衣袖(2)内侧的上半部分和/或下半部分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固定连接;
所述衣服本体(1)的领口(3)边缘设有缩紧部件(4);
当患儿穿着或脱掉所述束缚衣时,所述缩紧部件(4)能够调整所述领口(3)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儿束缚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2)内侧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通过缝合、扣合、粘合或系合的方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儿束缚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2)内侧与所述衣服本体(1)两侧以等间距连接的方式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任晓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