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99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架体,主架体下方设有下层施工平台,下层施工平台下方设有多个平台横梁,所述平台横梁两端设有调节横梁,调节横梁与平台横梁套接,所述调节横梁端部与桥梁内腔连接,所述下层施工平台上设有多个滑轨,所述主架体两侧设有模板,所述模板下端设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滑轨上,以使两侧模板在下层施工平台滑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分块吊装,模板滑移固定后,利用塔吊设备整体提升吊装至下一施工面,成本较低,同时操作快捷、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内腔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桥梁塔腔施工中,平台一般采用满铺跳板或提升吊架。满铺跳板采用提前在内腔地面设置预埋件,焊接槽钢(或其它钢材)等形式,结构简单。提升吊架式操作平台是高塔塔柱内腔施工最常见的施工工艺,一般设置2-3层平台,每层满铺跳板,在上一节已浇筑的塔柱上设置钢性牛腿,将架体放置于牛腿上并焊接固定,架体可重复使用。但面对高塔柱,工程量较大的桥梁塔柱内腔施工,两者共同的缺点是,焊接工程量大,操作复杂而且大量的焊接工作耗时耗力,若雨季较长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施工工期。在面对变截面塔柱时需要不断的切割跳板,材料无法重复利用,造成经济浪费。目前在桥梁内腔施工中,使用较多的是上述的预埋牛腿式提升吊架,该结构具有整体吊装,操作简易、可利用性强等优点,但其存在以下不便:(1)该结构需要将架体和预埋牛腿焊接固定,但塔腔内作业空间有限,操作难度大,焊接质量要求高,施工安全风险大;(2)该结构在变截面塔柱施工中,需要不断切割或加长跳板,造成材料的浪费。(3)该结构在雨季施工期间,利用率低,需采取措施后才可进行牛腿焊接,影响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及其施工方法,解决满铺跳板或提升吊架技术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包括主架体,主架体下方设有下层施工平台,下层施工平台下方设有多个平台横梁,所述平台横梁两端设有调节横梁,调节横梁与平台横梁套接,所述调节横梁端部与桥梁内腔连接,所述下层施工平台上设有多个滑轨,所述主架体两侧设有模板,所述模板下端设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滑轨上;以使两侧模板在下层施工平台滑动。优选方案中,所述调节横梁端部通过固定螺栓与桥梁内腔连接。优选方案中,设有预埋杆件,预埋杆件端部设有锥形螺母,所述锥形螺母和预埋杆件设在桥梁内腔墙体内部,所述固定螺栓穿过预埋杆件端部与锥形螺母螺纹连接。优选方案中,所述调节横梁端部设有连接板,所述固定螺栓设在连接板两端。优选方案中,所述调节横梁上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平台横梁上设与多个通孔,所述平台横梁上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穿过平台横梁和调节孔用于固定调节横梁。优选方案中,平台横梁与下层施工平台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主架体与固定板连接。优选方案中,所述下层施工平台和固定板上开有多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在固定螺栓的上方,第二开口设在调节螺母的上方。优选方案中,所述模板通过多个预埋拉杆与桥梁内腔侧壁连接,所述预埋拉杆端部设有多个固定桁架,所述固定桁架抵靠在模板端面;所述模板上端设有多个模板吊耳。优选方案中,所述主架体上方设有上层施工平台,上层施工平台上方设有平台吊耳,平台吊耳通过钢丝绳与吊机连接;所述主架体上设有侧面模板。该方法包括:S1、将主架体两端与固定板和上层施工平台进行安装,在固定板安装下层施工平台;S2、在固定板下方安装多个平台横梁,在平台横梁上安装配套的调节横梁;S3、在下层施工平台上铺设多个滑轨,模板下方安装多个滑块,将模板置于滑轨上,并通过模板吊耳吊装在上层施工平台的下表面上;S4、将侧面模板放置在上层施工平台上,整个提升装置组装完成;S5、利用吊机将提升装置吊在桥梁内腔施工位置,调节调节横梁抵靠在桥梁内腔的墙面上,利用吊机控制使调节横梁上的固定螺栓与预埋杆件上的锥形螺母对其;S6、用调节螺母穿过平台横梁和调节横梁用于固定,锁紧固定螺栓使整个提升机构固定;S7、固定后,解开模板吊耳上的吊绳,滑动模板到桥梁内腔的墙面边,通过固定桁架将模板固定到预埋拉杆上;S8、将侧面模板从上层施工平台放到下层施工平台上,利用固定桁架将侧面模板固定桥梁内腔侧面的墙面上,安装完毕后记下来浇筑施工;S9、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并具备拆模条件时,拆除所有固定桁架,先将侧面模板拆除后运送到上层施工平台;S10、再将模板通过滑轨滑动到主架体一侧,将预埋拉杆用切割机锯断或者折弯;S11、松开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栓,使整个结构处于悬空状态,吊装到下一个施工地点进行上述描述方案继续施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分块吊装,模板滑移固定后,利用塔吊设备整体提升吊装至下一施工面,成本较低,同时操作快捷、安全高效。此外,通过调整销轴位置进行平台长度的调节,便于适应变截面的塔体,为塔体施工工期提供了保障,市场应用价值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升架施工主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升架模板滑动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升架左视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升架俯视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升架下层施工平台放大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平台横梁与调节横梁主视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平台横梁与调节横梁侧视结构图;图中:桥梁1;吊机2;桥梁内腔3;主架体4;平台横梁5;调节螺母501;固定螺栓6;下层施工平台7;预埋拉杆8;模板9;模板吊耳10;上层施工平台11;钢丝绳12;调节横梁13;调节孔1301;连接板1302;预埋杆件14;锥形螺母1401;滑轨15;滑块16;固定桁架17;平台吊耳18;第一开口19;侧面模板20;第二开口21;固定板2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包括主架体4,主架体4下方设有下层施工平台7,下层施工平台7下方设有多个平台横梁5,所述平台横梁5两端设有调节横梁13,调节横梁13与平台横梁5套接,所述调节横梁13端部与桥梁内腔3连接,所述下层施工平台7上设有多个滑轨15,所述主架体4两侧设有模板9,所述模板9下端设有多个滑块16,所述滑块16设在滑轨15上,以使两侧模板9在下层施工平台7滑动。由此结构,吊装整个提升平台到桥梁内腔3中,在拆模板9的时候,将整体通过滑轨15向主架体4方向移动,再吊到下一个位置进行再次施工,操作方便,无需分块吊装,模板滑到主架体4一侧固定后,利用起重设备整体提升吊装至下一施工位置,操作快捷、安全高效。优选方案中,所述调节横梁13端部通过固定螺栓6与桥梁内腔3连接。由此结构,调节横梁13通过固定螺栓6与桥梁内腔3的墙体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桥梁内腔3内墙里面在制造桥梁1的时候进行预埋螺母,用于与固定螺栓6配合使用,固定整个提升平台。优选方案中,设有预埋杆件14,预埋杆件14端部设有锥形螺母1401,所述锥形螺母1401和预埋杆件14设在桥梁内腔3墙体内部,所述固定螺栓6穿过预埋杆件14端部与锥形螺母1401螺纹连接。由此结构,预埋预埋杆件14,预埋杆件14端部焊接锥形螺母1401,锥形螺母1401较为稳定,承受力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包括主架体(4),主架体(4)下方设有下层施工平台(7),下层施工平台(7)下方设有多个平台横梁(5),所述平台横梁(5)两端设有调节横梁(13),调节横梁(13)与平台横梁(5)套接,所述调节横梁(13)端部与桥梁内腔(3)连接,所述下层施工平台(7)上设有多个滑轨(15),所述主架体(4)两侧设有模板(9),所述模板(9)下端设有多个滑块(16),所述滑块(16)设在滑轨(15)上;/n以使两侧模板(9)在下层施工平台(7)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包括主架体(4),主架体(4)下方设有下层施工平台(7),下层施工平台(7)下方设有多个平台横梁(5),所述平台横梁(5)两端设有调节横梁(13),调节横梁(13)与平台横梁(5)套接,所述调节横梁(13)端部与桥梁内腔(3)连接,所述下层施工平台(7)上设有多个滑轨(15),所述主架体(4)两侧设有模板(9),所述模板(9)下端设有多个滑块(16),所述滑块(16)设在滑轨(15)上;
以使两侧模板(9)在下层施工平台(7)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横梁(13)端部通过固定螺栓(6)与桥梁内腔(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设有预埋杆件(14),预埋杆件(14)端部设有锥形螺母(1401),所述锥形螺母(1401)和预埋杆件(14)设在桥梁内腔(3)墙体内部,所述固定螺栓(6)穿过预埋杆件(14)端部与锥形螺母(140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横梁(13)端部设有连接板(1302),所述固定螺栓(6)设在连接板(1302)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横梁(13)上设有多个调节孔(1301),所述平台横梁(5)上设与多个通孔,所述平台横梁(5)上设有调节螺母(501),所述调节螺母(501)穿过平台横梁(5)和调节孔(1301)用于固定调节横梁(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平台横梁(5)与下层施工平台(7)之间设有固定板(22),所述主架体(4)与固定板(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下层施工平台(7)和固定板(22)上开有多个第一开口(19),第一开口(19)一侧设有第二开口(21),所述第一开口(19)设在固定螺栓(6)的上方,第二开口(21)设在调节螺母(501)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内腔提升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模板(9)通过多个预埋拉杆(8)与桥梁内腔(3)侧壁连接,所述预埋拉杆(8)端部设有多个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雷王延博罗航喻文浩徐文冰韩亚伦吴迪赵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