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1191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合适的溶剂种类并搭配分散剂和紫外光吸收剂,与羟基丙烯酸树脂、哑光粉、防沉浆、催干剂一起,形成特定的配方。将该特定的配方与固化剂和稀释剂形成的漆料配方喷涂在碳纤维层表面再注塑PUR时,所得工件的碳纤维层和PUR层附着力强,明显降低鼓泡或者白点的出现,有效避免脱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用该漆料配方制备的工件,还具有很好的硬度、柔韧性、抗冲击性以及耐黄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涂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很多汽车内饰件是碳纤维和PUR(聚氨酯)组成,制作工艺为在碳纤维层上注塑一层厚度达1mm的PUR,在150℃的模具中烘烤20分钟固化成型。由于PUR又硬又厚,内应力非常大,对碳纤维件附着力不好,为了增加PUR和碳纤维之间的附着力,需在碳纤维层上喷涂一层附着力增强剂,以增强层间附着力。然而,传统的附着力增强剂喷涂在碳纤维层上再注塑PUR时,所形成的PUR层和碳纤维层的附着力并不好,进行后续检测时,120℃下烘烤4-8个小时即会出现鼓泡或白点现象,意味着已脱层。国内目前无此类产品,用户用的产品靠国外进口,本专利技术可替代进口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将其与固化剂和稀释剂形成的漆料配方喷涂在碳纤维层表面再注塑PUR时,所得工件的碳纤维层和PUR层附着力强,明显缓解出现鼓泡或者白点的现象,有效避免脱层。一种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所述溶剂选自环已酮、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醋酸丁酯中的至少两种。一种如上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取所述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剂以及紫外光吸收剂,混合,制备混合物a;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所述哑光粉,混合,制备混合物b;向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所述的防沉浆、催干剂、以及所述的溶剂,混合,制备所述组合物。一种附着力增强剂,所述附着力增强剂包含主剂、固化剂以及稀释剂;所述主剂选用如上所述的组合物。如上所述的组合物或者如上所述的附着力增强剂在制备包含有碳纤维和聚氨酯的工件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选择合适的溶剂种类并搭配分散剂和紫外光吸收剂,与羟基丙烯酸树脂、哑光粉、防沉浆、催干剂一起,形成特定的配方。将该特定的配方与固化剂和稀释剂形成的漆料配方喷涂在碳纤维层表面再注塑PUR时,所得工件的碳纤维层和PUR层附着力强,明显降低鼓泡或者白点的出现,有效避免脱层。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用该漆料配方制备的工件,还具有很好的硬度、柔韧性、抗冲击性以及耐黄变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与竞品对比效果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与竞品对比效果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与竞品对比效果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与竞品对比效果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与竞品对比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所述溶剂选自环已酮、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醋酸丁酯中的至少两种。采用该组合物配方作为主剂时,羟基丙烯酸树脂能够与固化剂很好的反应,所得交联产物对碳纤维和PUR都存在优良的附着力,并且有很好的硬度、柔韧性、抗冲击性、耐黄变性。优选地,所述溶剂包含环已酮、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醋酸丁酯;且以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环已酮的用量为5-10%、所述二甲苯的用量为1-3%的、1-3%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3-15%的醋酸丁酯。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原料:所述组合物中加入少量哑光粉后,其制备成的附着力增强剂能形成粗糙度合适的漆膜表面,由于喷涂时施工粘度较低,施工粘度9-10秒(盐田2号杯),有利于渗透到碳纤维的孔隙中,从而有利于注塑PUR渗透到碳纤维的孔隙中,有利于增加碳纤维和PUR层间附着力。优选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防沉浆的制备原料包含65%-75%的二甲苯以及25%-35%的聚酰胺蜡。优选地,所述哑光粉的粒径小于等于30μm。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改性聚氨酯。优选地,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优选地,所述催干剂选自有机锡类催干剂,例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上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取所述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剂以及紫外光吸收剂,混合,制备混合物a;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所述哑光粉,混合,制备混合物b;向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所述的防沉浆、催干剂、以及所述的溶剂,混合,制备所述组合物。优选地,所述混合物a的制备中,所述混合采用搅拌的方式:所述搅拌的速度为800-1000转/分,所述搅拌的时长为5-10分钟;所述混合物b的制备中,所述混合采用搅拌的方式: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100-1300转/分,所述搅拌的时长为15-20分钟;所述组合物的制备中,所述混合采用搅拌的方式:所述搅拌的速度为800-1000转/分,所述搅拌的时长为5-10分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附着力增强剂,所述附着力增强剂包含主剂、固化剂以及稀释剂;所述主剂选用如上所述的组合物。优选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稀释剂包含有10%-35%的醋酸丁酯、15%-30%的二甲苯、以及50%-65%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稀释剂可以是市购的,也可以是自行配制的,配制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取所述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醋酸丁酯,混合。此处混合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搅拌,采用搅拌进行混合时,搅拌的转速为200-400转/分。优选地,所述固化剂包含有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采用该固化剂时,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与羟基丙烯酸树脂反应,二者反应形成的聚氨酯对碳纤维和PUR都存在优良的附着力,并且有好的硬度、柔韧性、抗冲击性以及耐黄变性。优选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固化剂包含有40%-50%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以及50%-60%的醋酸丁酯。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化剂可是市购的,也可以是自行配制的,配制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取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以及醋酸丁酯,混合。此处混合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搅拌,采用搅拌进行混合时,搅拌的转速为450-550转/分、时长为10-15分钟。优选地,所述的主剂、固化剂以及所述的稀释剂的质量比1:1: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上所述的组合物或者如上所述的附着力增强剂在制备包含有碳纤维和聚氨酯的工件中的应用。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羟基丙烯酸树脂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



所述溶剂选自环已酮、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醋酸丁酯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含环已酮、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醋酸丁酯;且以占所述制备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环已酮的用量为5-10%、所述二甲苯的用量为1-3%的、1-3%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以及3-15%的醋酸丁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改性聚氨酯;或/和,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干剂为有机锡类催干剂;或/和,所述哑光粉的粒径小于或等于30μm;或/和,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防沉浆的制备原料包含65-75%的二甲苯以及25-35%的聚酰胺蜡。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取所述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剂以及紫外光吸收剂,混合,制备混合物a;
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所述哑光粉,混合,制备混合物b;
向所述混合物b中加入所述的防沉浆、催干剂、以及所述的溶剂,混合,制备所述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宝莉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