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90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及其制备方法,镜面油墨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光油40‑70%,真空电镀铝银浆60‑30%;光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主体树脂35‑45%,氨基树脂4‑6%,封闭型异氰酸酯6‑10%,金属羧酸盐催化剂0.2‑0.8%,硅烷偶联剂3‑5%,流平剂1‑2%,DBE20‑30%,PMA12‑20%。其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主体树脂、氨基树脂、硅烷偶联剂、流平剂,升温熟化后降温过滤得液体树脂;在分散拌料容器中加入溶剂、液体树脂、封闭型异氰酸酯和金属羧酸盐催化剂,高速分散后静置得光油;将真空电镀铝银浆加入光油中,低速分散过滤后得单组份镜面油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镜面油墨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水煮性,沸水水煮1h后对镜面效果、附着性无影响;而且成本低、印刷性能好、可循环回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镜面油墨是一种具有特殊效果的溶剂型油墨,该油墨是通过反面印刷在透明材料上从而在正面获得镜面效果。镜面油墨主体成分为混合树脂、助剂、有机溶剂及真空电镀铝银浆。但是因为金属铝是活跃金属,极易被氧化,氧化后的铝浆呈现返粗、发黑状态,颗粒返粗后导致无法用300目左右丝网印刷、用更粗网纱印刷出的产品会出现大量沙眼,造成涂层遮蔽性差;同时也导致油墨失去了应有的镜面效果及金属光泽。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现象,目前大多数厂家选择用酸值较低的树脂及助剂来制备镜面油墨,但该方法制备的镜面油墨的耐候、耐潮、耐水煮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市场要求。同时,也有一些厂家采用双组份(一份主体油墨、一份固化剂)的方式来之别镜面油墨,这虽然提高了镜面油墨的耐候、耐潮、耐水煮性能,但是由于双组份油墨在添加固化剂后使用时间在4-24小时左右,不能回收循环使用,且印刷适应性低、油墨浪费量大、生产成本高、对环境也不友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性能优良且价格低廉、节约环保的镜面油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镜面油墨是通过反面印刷在透明材料上从而在正面获得镜面效果,并且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水煮性,可沸水(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煮1小时,水煮后镜面效果、附着性无影响;酸值低,产品不易被氧化;有机溶剂为环保溶剂,对环境污染小;而且易生产、易贮存、浪费少,印刷性能好,可循环回收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所述镜面油墨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光油40-70%,真空电镀铝银浆60-30%;其中所述光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主体树脂35-45%,氨基树脂4-6%,封闭型异氰酸酯6-10%,金属羧酸盐催化剂0.2-0.8%,硅烷偶联剂3-5%,流平剂1-2%,DBE20-30%,PMA12-20%。优选的,所述主体树脂为醋酸丁酸纤维素、硝化纤维素、羟基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氨基树脂为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丁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脂环族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金属羧酸盐催化剂为中等活性羧酸盐、混合金属羧酸盐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流平剂为聚丙烯酸酯、高分子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光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醋酸丁酸纤维素40%;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5%;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8%;中等活性羧酸盐0.5%;氨基硅烷偶联剂4%;聚丙烯酸酯1.5%;DBE25%;PMA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含有高羟基、高玻璃化温度的醋酸丁酸纤维素、硝化纤维素或羟基丙烯酸树脂作为主体树脂,能促进铝粉的定向性能,增强油墨的金属效果,提高湿涂层溶剂的释放能力,加速溶剂的挥发,从而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灰尘吸附现象,并且极大的加速了生产过程。同时抑制层间相互溶解的作用,有效防止了层与层之间的渗色、咬底,使之在油墨中有非常好的流平性能、干燥性能及不黄变之特性。其次主体树脂中含有的羟基基团能与氨基树脂、异氰酸酯树脂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使玻璃化温度高,硬度好,抗刮伤性好。主体树脂的用量太低会导致油墨固含过低、粘度低、影响油墨的附着性、印刷性及耐候性;但是用量过高也会导致油墨固含成分太高、粘度高、流动性差,从而导致油墨印刷性不好、涂层流平性不好。2.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氨基树脂韧性佳,能改善油墨涂层的柔韧性,可以避免因主体树脂太硬而导致涂层太脆,使之耐杀菌性佳、耐水煮性能卓越。氨基树脂的用量太低会造成油墨涂层硬度太高,从而脆性增强,影响油墨的附着性、重涂性;但用量太多也会造成油墨出现软化度过高、涂层硬度低、不耐刮伤、渗色等问题。3.封闭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能充分地与主体树脂中的羟基交联反应,提高镜面油墨的柔韧性和附着力;并且其开环温度相对低(120℃-180℃),加催化剂后,烘烤时间短,节约能源。封闭型聚异氰酸酯用量少会造成油墨主体树脂中的羟基与异氰酸酯中的NCO基团反应后羟基过剩而亲水,从而导致涂层硬度太高,太脆,影响油墨的附着性、重涂性;同时用量过高会造成异氰酸酯中的NCO基团与油墨主体树脂中的羟基(OH)反应后NCO基团过剩导致油墨出现软化度过高、涂层硬度低、不耐刮伤、渗色等问题。4.金属羧酸盐类催化剂能加快主体树脂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加强反应强度,从而缩短烘烤时间,降低烘烤温度,促使油墨涂膜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硬度,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能耗,提高产量。金属羧酸盐类催化剂加入量少无催化效果或催化效果不明显;加入量太多会让主体树脂中的羟基与异氰酸酯反应过于剧烈,导致油墨涂层太脆,还有可能使剩余的催化剂中的羧酸与水反应,影响油墨涂层的耐候、耐水、耐潮性。5.环氧基团类硅烷偶联剂可以使材料的机械性能、电性能、耐热性、耐候性和附着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当材料用于潮湿环境中时效果更加明显。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低会导致油墨的硬度稍差、耐划伤性差;加入量太高会造成油墨硬度太高,影响重涂性及层间附着。6.聚丙烯酸酯类流平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热稳定性,能够达到220℃;同时具有优异的流动性能,仅轻微降低表面张力,但能够平衡漆膜表面张力差异,从而获得真正的平整性能,类似镜面的漆膜表面,并且还具有脱气和消泡的作用。而平常的一些丙烯酸酯流平剂可能会在漆膜中产生雾影,而聚丙烯酸酯在能够提供良好的流平性同时,不会产生雾影也不会降低表面硬度,有时还能提高表面硬度,并且不影响油墨本身的附着力。聚丙烯酸酯类流平剂用量少会造成油墨的流平性不够好,印刷出来涂层有沙孔,影响遮蔽性,有可能导致重涂渗色而影响油墨涂层干燥后的金属质感;但过高会导致油墨涂层干燥后的涂层表面张力太低,影响油墨重涂性及层间附着力。7.本专利技术中的DBE是一种低毒、低味,能生物降解的环保型高沸点溶剂。PMA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是一种高级溶剂,其分子中既有醚键,又有羰基,羰基又形成了酯的结构,同时又含有烷基,在同一分子中既有非极性部分,又有极性部分,这两部分的官能团既相互制约排斥,又各自起到其固有的作用。因此,对非极性物质和极性物质都有很好的溶解能力。溶剂加入量少会使油墨的主体树脂溶解不够充分,导致树脂中的反应基团无法与其他基团充分反应而影响油墨的整体性能,并且导致油墨的粘度太高而影响流平性和附着性;用量过高会导致油墨固含过低、粘度低、影响油墨附着性、印刷性及耐候性。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上述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的各原料备用;(2)光油的制备:21)在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主体树脂、氨基树脂、硅烷偶联剂、流平剂,升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油墨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光油40-70%,真空电镀铝银浆60-30%;/n其中所述光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主体树脂35-45%,氨基树脂4-6%,封闭型异氰酸酯6-10%,金属羧酸盐催化剂0.2-0.8%,硅烷偶联剂3-5%,流平剂1-2%,DBE20-30%,PMA12-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油墨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光油40-70%,真空电镀铝银浆60-30%;
其中所述光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主体树脂35-45%,氨基树脂4-6%,封闭型异氰酸酯6-10%,金属羧酸盐催化剂0.2-0.8%,硅烷偶联剂3-5%,流平剂1-2%,DBE20-30%,PMA1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树脂为醋酸丁酸纤维素、硝化纤维素、羟基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树脂为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丁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脂环族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羧酸盐催化剂为中等活性羧酸盐、混合金属羧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单组份镜面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泰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