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墩墙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851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5
一种防止墩墙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初凝时间为48h~72h延性超缓凝细石混凝土用于墩墙根部混凝土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改善底板与墩墙之间的约束条件,减轻底板对墩墙温度变形的约束,降低墩墙温度应力,可以减少墩墙裂缝产生风险,还能解决墩墙与底板结合面常规施工易产生烂根等施工缺陷通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墩墙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墩墙的施工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建设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水运工程、铁路工程等领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墩墙开裂问题特别突出,带有普遍性,是一种常见施工质量缺陷和通病。由于结构混凝土凝结硬化阶段因温度收缩、自收缩、塑性收缩、干缩收缩等引起的变形,受到下部底板等结构的强约束,产生温度应力。而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较低,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1/8~1/13,弹性模量较高,延性较低,是一种脆性材料;当混凝土温度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将会产生裂缝。墩墙混凝土温度裂缝降低了结构整体性,有害介质可以通过裂缝向混凝土内部渗透扩散,造成混凝土腐蚀或钢筋锈蚀时间提前,降低了结构使用年限;还严重影响建筑物外观质量,给人心里不安全感。为了解决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工程上一般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设置抗裂钢筋,设置加强带、后浇带,减少一次浇筑的结构尺寸,降低水泥用量,使用矿物掺合料、抗裂纤维、膨胀剂,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通水冷却,保温保湿养护等。但因裂缝产生机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墩墙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进行墩墙模板安装,然后在墩墙根部浇筑初凝时间为48h~72h延性超缓凝细石混凝土形成过渡层,再在过渡层上继续浇筑普通混凝土;/n所述初凝时间为48h~72h延性超缓凝细石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先将细骨料、橡胶细颗粒、粗骨料和纤维拌和10~30秒,然后再加入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增强密实剂、氧化镁膨胀剂和第一份拌和用水,再拌和10~30秒后,投入第二份拌和用水、减水剂、引气剂和缓凝剂,再拌和均匀,即得;/n所述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和增强密实剂的合计量占混凝土总质量的400~480k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墩墙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进行墩墙模板安装,然后在墩墙根部浇筑初凝时间为48h~72h延性超缓凝细石混凝土形成过渡层,再在过渡层上继续浇筑普通混凝土;
所述初凝时间为48h~72h延性超缓凝细石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先将细骨料、橡胶细颗粒、粗骨料和纤维拌和10~30秒,然后再加入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增强密实剂、氧化镁膨胀剂和第一份拌和用水,再拌和10~30秒后,投入第二份拌和用水、减水剂、引气剂和缓凝剂,再拌和均匀,即得;
所述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和增强密实剂的合计量占混凝土总质量的400~480kg/m3;
所述粉煤灰、矿渣粉、增强密实剂的合计量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和增强密实剂的合计质量的30%~50%;
所述粉煤灰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和增强密实剂的合计质量的10%~20%;
所述矿渣粉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和增强密实剂的合计质量的15%~20%;
所述增强密实剂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和增强密实剂的合计质量的5%~10%;
所述氧化镁膨胀剂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和增强密实剂的合计质量的3%~6%;
所述水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增强密实剂和氧化镁膨胀剂合计质量的40%~48%;
所述减水剂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增强密实剂合计质量的0.8%~1.6%;
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25%~30%;
所述引气剂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和增强密实剂合计质量的0.03%~0.06%;
所述缓凝剂占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增强密实剂合计质量的0.8%~1.8%;
所述橡胶细颗粒占细骨料和橡胶细颗粒合计质量的3%~6%;
所述细骨料和橡胶细颗粒质量之和占细骨料、橡胶细颗粒和粗骨料合计质量的36%~45%;
所述纤维占混凝土总量的2.0kg/m3~4.0kg/m3;
所述第一份拌和用水与第二份拌和用水的质量比为30~50∶7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高度为15~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墙模板包括墩墙根部模板和墩墙根部以上模板,将墩墙根部模板和墩墙根部以上模板分开制作安装,墩墙根部模板的高度为自墩墙底板向上0.6~1.2m,并且墩墙根部模板的立向面板与墩墙根部以上模板的立向面板分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墩墙模板安装时,设置从墩墙底板向上至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炳喜蔡一平高文达尚超军蒋一波肖强陈远兵周阜军戴健尚志清王学刚陈南储冬冬许旭东袁尧张良群朱维胡明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淮阴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盐城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扬州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