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驱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771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驱虫装置,包括不锈钢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光电诱灭灯、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下方的诱粘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下方的用于辅助固定的可拆卸地插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易推广,安全又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驱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树驱虫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果树种植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很多的害虫,现有的驱虫方式主要以果树种植的工人进行人工喷洒农药进行害虫的防治,农药的喷洒会对工人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同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使得害虫的驱除成本过高,且效率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果树的驱虫效率,需要提供一种果树驱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驱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果树驱虫装置,包括不锈钢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光电诱灭灯、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下方的诱粘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下方的用于辅助固定的可拆卸地插件。其中,所述防护罩整体呈圆罩状,罩体顶面中心处设有可用于悬挂的圆环;所述圆环四周均布有多晶硅太阳能板;所述防护罩内置有太阳能锂电蓄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多晶硅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锂电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锂电蓄电池为所述光电诱灭灯整体供电。所述光电诱灭灯由外及内包括用于防止人体误触的多层格栅隔离罩、外层电击网、内层电击网、外表面缠绕有所述内层电击网的支架、透明材质的中空状诱虫管和为所述诱虫管提供光源的LED灯;所述光电诱灭灯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遭电击后虫子尸骸的收集座,所述收集座呈中空状;所述LED灯、所述外层电击网、所述内层电击网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诱粘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下方的保护罩、不少于两块悬挂连接于所述保护罩下方的用于可拆卸粘贴诱粘纸的诱粘板;所述底座呈圆盘状,边缘处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贯穿孔。优选的,所述光电诱灭灯包括基于光敏传感器的智能光控电路,通过电性连接集成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内;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防护罩外侧。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地插件整体呈倒锥形,通过螺纹连接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式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不少于4根竖直设置的圆柱塑件,通过所述支架上水平方向延伸而出的横梁将所述诱虫管定位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中心处。优选的,所述诱粘板呈长方形板状;顶部设有不少于两个用于悬挂固定的贯穿孔,通过挂绳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保护罩下方。优选的,所述光电诱灭灯支持市电供电。有益效果:本技术摒弃传统灭蚊灯采用长型荧光灯管作为诱虫管来吸引虫子的方式,而采用LED光源,且增设有透明塑料诱虫管反射光线,具有更好的诱虫效果及使用寿命;光电诱灭灯采用通透的多层格栅隔离罩防止人体误触;灯体内部采用支架配合横梁固定诱蚊管,结构稳固强度大;双层电击网设计,双重保障灭虫效果,有效避免单层电击网因故失效后导致灭虫功能无法运作的问题;底部配有诱粘板,弥补光电诱灭灯对诱灭蝇类虫子效果差的缺点;本技术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易推广,安全又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内层电击网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外层电击网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防护罩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号:壳体1、防护罩2、光电诱灭灯3、诱粘板装置4、底座5、可拆卸地插件6、圆环7、多晶硅太阳能板8、多层格栅隔离罩9、外层电击网10、内层电击网11、支架12、诱虫管13、收集座14、保护罩15、诱粘纸16、诱粘板17、安装贯穿孔18、圆柱塑件19、横梁20、贯穿孔21、挂绳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一种果树驱虫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不锈钢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防护罩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部的光电诱灭灯3、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3下方的诱粘板装置4、设置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底座5和设置于所述底座5下方的用于辅助固定的可拆卸地插件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诱粘板装置的设置用来弥补光电诱灭灯对蝇类虫子效果的缺点,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驱虫效果。其中,所述防护罩2整体呈圆罩状,罩体顶面中心处设有可用于悬挂的圆环7;所述圆环7四周均布有多晶硅太阳能板8;所述防护罩2内置有太阳能锂电蓄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多晶硅太阳能板8与所述太阳能锂电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锂电蓄电池为所述光电诱灭灯3整体供电。所述光电诱灭灯3由外及内包括用于防止人体误触的多层格栅隔离罩9、外层电击网10、内层电击网11、外表面缠绕有所述内层电击网11的支架12、透明材质的中空状诱虫管13和为所述诱虫管13提供光源的LED灯;所述光电诱灭灯3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遭电击后虫子尸骸的收集座14,所述收集座14呈中空状;所述LED灯、所述外层电击网10、所述内层电击网1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说明,多层格栅隔离罩可防止人体误触;双层电击网双重保障灭蚊效果,有效避免单层电击网因故失效后导致灭虫功能无法运作的问题。所述诱粘板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3下方的保护罩15、不少于两块悬挂连接于所述保护罩15下方的用于可拆卸粘贴诱粘纸16的诱粘板17;所述底座5呈圆盘状,边缘处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贯穿孔18。诱粘板装置的设置对蝇类虫子具有良好的诱捕效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诱灭灯3包括基于光敏传感器的智能光控电路,通过电性连接集成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内;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防护罩外侧。智能光控的诱灭灯支持白天自动关闭,晚上自动开启,节能减排,智能便携。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地插件6整体呈倒锥形,通过螺纹连接与所述底座5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2包括不少于4根竖直设置的圆柱塑件19,通过所述支架12上水平方向延伸而出的横梁20将所述诱虫管13定位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3中心处,该结构进一步加强了本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诱粘板17呈长方形板状;顶部设有不少于两个用于悬挂固定的贯穿孔21,通过挂绳2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保护罩15下方。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诱灭灯3支持市电供电。本技术摒弃传统灭蚊灯采用长型荧光灯管作为诱虫管来吸引虫子的方式,而采用LED光源,且增设有透明塑料诱虫管反射光线,具有更好的诱虫效果及使用寿命;光电诱灭灯采用通透的多层格栅隔离罩防止人体误触;灯体内部采用支架配合横梁固定诱蚊管,结构稳固强度大;双层电击网设计,双重保障灭虫效果,有效避免单层电击网因故失效后导致灭虫功能无法运作的问题;底部配有诱粘板,弥补光电诱灭灯对诱灭蝇类虫子效果差的缺点;本技术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易推广,安全又可靠,使用寿命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树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光电诱灭灯、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下方的诱粘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下方的用于辅助固定的可拆卸地插件;其中,/n所述防护罩整体呈圆罩状,罩体顶面中心处设有可用于悬挂的圆环;所述圆环四周均布有多晶硅太阳能板;所述防护罩内置有太阳能锂电蓄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多晶硅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锂电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锂电蓄电池为所述光电诱灭灯整体供电;/n所述光电诱灭灯由外及内包括用于防止人体误触的多层格栅隔离罩、外层电击网、内层电击网、外表面缠绕有所述内层电击网的支架、透明材质的中空状诱虫管和为所述诱虫管提供光源的LED灯;所述光电诱灭灯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遭电击后虫子尸骸的收集座,所述收集座呈中空状;所述LED灯、所述外层电击网、所述内层电击网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n所述诱粘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下方的保护罩、不少于两块悬挂连接于所述保护罩下方的用于可拆卸粘贴诱粘纸的诱粘板;所述底座呈圆盘状,边缘处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贯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光电诱灭灯、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下方的诱粘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下方的用于辅助固定的可拆卸地插件;其中,
所述防护罩整体呈圆罩状,罩体顶面中心处设有可用于悬挂的圆环;所述圆环四周均布有多晶硅太阳能板;所述防护罩内置有太阳能锂电蓄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所述多晶硅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锂电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锂电蓄电池为所述光电诱灭灯整体供电;
所述光电诱灭灯由外及内包括用于防止人体误触的多层格栅隔离罩、外层电击网、内层电击网、外表面缠绕有所述内层电击网的支架、透明材质的中空状诱虫管和为所述诱虫管提供光源的LED灯;所述光电诱灭灯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遭电击后虫子尸骸的收集座,所述收集座呈中空状;所述LED灯、所述外层电击网、所述内层电击网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诱粘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光电诱灭灯下方的保护罩、不少于两块悬挂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仙黄理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文佳农业观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