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76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3
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盖体轨道(2),该盖体轨道(2)上的一段作为推盖装袋段(21),该推盖装袋段(21)的一端作为包装袋供应位(211),另一端作为盖体入袋位(212);包装袋供应位(211)处设有包装袋定位及张口组件(3);在盖体入袋位(212)和包装袋供应位(211)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抓袋组件(4),当抓袋组件(4)位于包装袋供应位(211)时,第一撑口件(41)能够伸入包装袋(00)的张口中,压袋块(42)与第一撑口件(41)配合能够夹持包装袋(00)张口一侧边沿;盖体入袋位(212)处设有撑袋口组件(5);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还包括一盖体推送机构(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
技术介绍
易拉罐盖体生产时,先将金属料材经基本盖冲床冲压成基本盖,再经卷边机卷边、注胶机注胶后,由烘干机烘干,然后,这些盖体再在组合冲床上进一步成型及将拉环铆合于盖体上。为了存放和运输的方便,易拉罐盖体在存放或运输时都是打包好的,这就需要一种将易拉罐盖体装入包装袋的打包装置。包装袋一般由纸制,且为长筒形,一端开口,如图14所示,故所谓打包,就是要将易拉罐盖体从包装袋的一端开口装入袋中,再将开口端粘合封闭。国外,有见一些易拉罐盖体的打包设备的报道,但大多仅实现了打包过程某段自动化,整机也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目的是将盖体推送入包装袋中打包,且动作过程精准、顺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供输送叠置的盖体的盖体轨道,该盖体轨道上的一段作为推盖装袋段,该推盖装袋段的一端作为包装袋供应位,另一端作为盖体入袋位;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供输送叠置的盖体的盖体轨道(2),该盖体轨道(2)上的一段作为推盖装袋段(21),该推盖装袋段(21)的一端作为包装袋供应位(211),另一端作为盖体入袋位(212);/n所述包装袋供应位(211)处设有一包装袋定位及张口组件(3),该包装袋定位及张口组件(3)能够将包装袋(00)置于包装袋供应位(211)上且保持张口状态;/n在所述盖体入袋位(212)和包装袋供应位(211)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抓袋组件(4),该抓袋组件(4)由一抓袋平移驱动机构(44)驱动在所述盖体入袋位(212)和包装袋供应位(211)之间移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供输送叠置的盖体的盖体轨道(2),该盖体轨道(2)上的一段作为推盖装袋段(21),该推盖装袋段(21)的一端作为包装袋供应位(211),另一端作为盖体入袋位(212);
所述包装袋供应位(211)处设有一包装袋定位及张口组件(3),该包装袋定位及张口组件(3)能够将包装袋(00)置于包装袋供应位(211)上且保持张口状态;
在所述盖体入袋位(212)和包装袋供应位(211)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抓袋组件(4),该抓袋组件(4)由一抓袋平移驱动机构(44)驱动在所述盖体入袋位(212)和包装袋供应位(211)之间移动;所述抓袋组件(4)包括一第一撑口件(41)以及压袋块(42),所述压袋块(42)与第一撑口件(41)相对设置,压袋块(42)由压袋块驱动机构(43)驱动能够接近或远离第一撑口件(41),使压袋块(42)与第一撑口件(41)配合具夹持作用;当抓袋组件(4)位于包装袋供应位(211)时,第一撑口件(41)能够伸入包装袋(00)的张口中,压袋块(42)与第一撑口件(41)配合能够夹持包装袋(00)张口的一侧边沿;当抓袋组件(4)位于盖体入袋位(212)时,所述第一撑口件(41)能够将包装袋袋口撑开并保持;
所述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还包括一盖体推送机构(6),该盖体推送机构(6)能够推送盖体(001)穿过第一撑口件(41)进入推盖装袋段(21)处的包装袋(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入袋位(212)处对应包装袋(00)的袋口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撑口件(51),当抓袋组件(4)位于盖体入袋位(212)时,所述第二撑口件(51)也能够伸入包装袋(00)的张口中,与第一撑口件(51)共同作用将包装袋袋口撑开并保持;所述第一撑口件(41)为圆弧形的板状体,第二撑口件(51)也为圆弧形的板状体,第一撑口件(41)和第二撑口件(51)以其圆弧凹面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袋组件(4)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撑口件(51),该第二撑口件(51)随第一撑口件(41)移动,当抓袋组件(4)位于包装袋供应位(211)时,第二撑口件(51)能和第一撑口件(41)一起伸入包装袋(00)的张口中;当抓袋组件(4)位于盖体入袋位(212)时,所述第二撑口件(51)能与第一撑口件(41)共同作用将包装袋袋口撑开并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盖装袋段(21)上靠包装袋供应位处(211)还设有一包装袋后端限位组件(7),该包装袋后端限位组件(7)由包装袋后端限位块(71)以及限位块驱动机构(72),包装袋后端限位块(71)在限位块驱动机构(72)驱动下能相对机架(1)升降;当盖体沿盖体轨道(2)进入推盖装袋段(21)的包装袋(00)内时,所述包装袋后端限位块(71)呈下降状态即阻挡定位包装袋(00)的后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易拉罐盖体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袋块驱动机构(43)包括一摆杆(431)、一触碰配合块(432)以及触碰配合块驱动装置(433);所述摆杆(431)相对第一撑口件(41)铰接设置,摆杆(431)的一端与压袋块(42)定位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触碰端(4311);所述摆杆(431)上作用有弹性元件(434),使压袋块(42)保持与第一撑口件(41)配合的夹持状态;所述触碰配合块(432)对应于摆杆(431)的触碰端(4311)设于包装袋供应位(211)处,且触碰配合块(432)在触碰配合块驱动装置(433)驱动下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触碰配合块(432)位于一工作位置时,摆杆(431)的触碰端(4311)与触碰配合块(432)接触使压袋块(42)下降松开,而当触碰配合块(432)位于另一工作位置为让开摆杆(431)的触碰端(4311),使压袋块(42)回复至夹持状态。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旭李国庆李马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