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751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蚯蚓养殖装置。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部的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若干养殖盒;支撑架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一端固定两支撑杆;固定底板另一端还固定第一伸缩杆;两支撑杆将转动安装矩形环框;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与矩形环框底面边缘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最下方的养殖盒安装在支撑架的矩形环框上并且使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与限位槽对应;然后在下方养殖盒上叠放养殖盒并且使下方的养殖盒的限位顶块与位于上方的养殖盒的限位槽对应;按照上述依次叠放养殖盒,实现了蚯蚓的多层盒内养殖且可以根据需求控制不同层养殖盒间的距离,方便快捷、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提高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蚯蚓养殖装置
本技术属于蚯蚓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蚯蚓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对改良土壤、改土造肥、处理垃圾、净化城市和改善卫生均有重大作用。同时,蚯蚓粪是优质的绿色有机肥,特别有利于花卉、草坪、蔬菜等植物的生长,用蚯蚓粪配制的各种专用肥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非常畅销,因此发展蚯蚓养殖业有着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我国现有的蚯蚓养殖大多数采用坑式养殖或肥堆养殖等方式,这些养殖方法不仅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而且不便于收集蚯蚓和蚯蚓粪,养殖效率较低。此外,这种方式还会对土壤及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蚯蚓养殖装置,通过将若干养殖盒叠层安装在支撑架的矩形环框上;并且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与限位槽对应,同时下方的养殖盒的限位顶块与位于上方的养殖盒的限位槽对应;通过第二伸缩杆伸长带动滑杆沿着第二槽孔向上滑动,并在滑杆上固定挡块结构后安装养殖盒,实现了蚯蚓的多层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蚯蚓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若干养殖盒(3);/n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一端固定两支撑杆(11);所述固定底板(1)另一端还固定第一伸缩杆(12);两所述支撑杆(11)将转动安装矩形环框(2);所述第一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矩形环框(2)底面边缘铰接;/n所述矩形环框(2)四角位置开设贯通孔(21);所述固定底板(1)上与贯通孔(21)对应位置处还固定第二伸缩杆(13);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贯通孔(21);/n所述养殖盒(3)为上表面开口的矩形盒状;所述养殖盒(3)上端面四角位置处对应开设第一槽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蚯蚓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若干养殖盒(3);
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一端固定两支撑杆(11);所述固定底板(1)另一端还固定第一伸缩杆(12);两所述支撑杆(11)将转动安装矩形环框(2);所述第一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矩形环框(2)底面边缘铰接;
所述矩形环框(2)四角位置开设贯通孔(21);所述固定底板(1)上与贯通孔(21)对应位置处还固定第二伸缩杆(13);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贯通孔(21);
所述养殖盒(3)为上表面开口的矩形盒状;所述养殖盒(3)上端面四角位置处对应开设第一槽孔(31);所述第一槽孔(31)底面开设第二槽孔(32);所述第二槽孔(32)与养殖盒(3)下表面开设的滑孔(33)连通;
所述第一槽孔(31)内间隙匹配安装限位顶块(34);所述限位顶块(34)底面固定与第二槽孔(32)滑动匹配的滑杆(35);所述滑杆(35)穿过第二槽孔(32)伸入到滑孔(33)内;所述滑杆(35)上下等距开设若干水平孔(351);所述滑杆(35)一端固定与滑孔(33)滑动匹配的滑块(36);所述滑块(36)底面开设与顶块(34)匹配的限位槽(361);
所述滑杆(35)上还安装挡块结构(37);所述挡块结构(37)包括第一卡块(371)和第二卡块(372);所述第一卡块(371)一侧面与第二卡块(372)一侧面均开设半圆形弧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陌无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