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田间智能监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64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田间智能监测站,包括监测系统和灌溉系统,监测系统包括安装架、土壤传感器、太阳能发电板、百叶箱、雨量计、信号天线、风速风向仪、高清摄像头和主控箱,土壤传感器插接于农田土壤内,安装架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分支架,太阳能发电板、百叶箱、雨量计、风速风向仪和主控箱分别安装于各分支架上;灌溉系统包括储液箱、药液箱和灌溉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物联网传感及成像技术采集图像、土壤、气象、病虫害等农业种植信息,并配合灌溉、施肥、杀虫等系统,对农业种植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其智能化程度高,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农业收成率;通过太阳能电板进行供电,节能环保,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业种植田间智能监测站
本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田间智能监测站。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02浓度、水分以及其他养分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传统农业的管理方式只能算是粗放式管理,通过人的感知能力管理上述环境参数,尤其是温湿度,且手动控制终端对这些参数进行弥补和调整,并无法达到准确性要求,容易造成农业收成率低下,管理效果不佳,且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智能化程度低。专利公开号为CN109085871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农业智能数字化管理系统,但其监测管理系统仍不够完善,导致农田环境实时数据的获取不够完整,且其仅具有监测管理系统,并未设置配套的灌溉管理系统,不利于农业的种植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农业种植田间智能监测站,能利用物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种植田间智能监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系统和灌溉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安装架(1)、土壤传感器(2)、太阳能发电板(3)、百叶箱(4)、雨量计(5)、信号天线(6)、风速风向仪(7)、高清摄像头(8)和主控箱(9),所述土壤传感器(2)插接于农田土壤内,所述安装架(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分支架,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百叶箱(4)、雨量计(5)、风速风向仪(7)和主控箱(9)分别安装于各分支架上,所述百叶箱(4)内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高清摄像头(8)通过云台安装于主控箱(9)的顶部;所述灌溉系统包括储液箱(10)、药液箱(11)和灌溉导管(21),所述储液箱(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种植田间智能监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系统和灌溉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安装架(1)、土壤传感器(2)、太阳能发电板(3)、百叶箱(4)、雨量计(5)、信号天线(6)、风速风向仪(7)、高清摄像头(8)和主控箱(9),所述土壤传感器(2)插接于农田土壤内,所述安装架(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分支架,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百叶箱(4)、雨量计(5)、风速风向仪(7)和主控箱(9)分别安装于各分支架上,所述百叶箱(4)内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高清摄像头(8)通过云台安装于主控箱(9)的顶部;所述灌溉系统包括储液箱(10)、药液箱(11)和灌溉导管(21),所述储液箱(10)底部一端连接有供水导管(12),所述供水导管(12)上安装有供水电磁阀(13),所储液箱(10)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出水导管(14),所述出水导管(14)上安装有水泵(15)和灌溉电磁阀(16),所述出水导管(14)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导管(18),所述支撑导管(18)的顶部连接安装有灌溉导管(21),所述药液箱(11)通过支架安装于储液箱(10)的顶部,所述药液箱(11)的顶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衍委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博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