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微流控芯片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盘式微流控芯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检测生物样本中细菌的方法步骤繁琐、检测时间长、检测试剂易受污染。微流控芯片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芯片系统内可集成样品生化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从而实现常规实验室的各种功能。将微流控芯片技术与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可用于生物样本中细菌快速定量检测的微流控芯片,为快速确诊病原微生物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剂消耗量低、分析速度快、操作过程简单、便于集成化、样本在芯片上的流动可控,且封闭的环境保证芯片内部不受污染,特别适合生物样本中细菌快速定量检测的盘式微流控芯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盘式微流控芯片,其包括用于加入样本的加样口、与所述的加样口相连通且设置有滤膜的过滤区、与所述的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加入样本的加样口(1)、与所述的加样口(1)相连通且设置有滤膜的过滤区、与所述的过滤区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微流体通道路径,所述的微流体通道路径包括用于防止回流的第一腔室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储存至少一种试剂的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与所述的过滤区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与所述的第一腔室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加入样本的加样口(1)、与所述的加样口(1)相连通且设置有滤膜的过滤区、与所述的过滤区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微流体通道路径,所述的微流体通道路径包括用于防止回流的第一腔室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储存至少一种试剂的第二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与所述的过滤区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与所述的第一腔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区包括与所述的加样口(1)相连通且设置有第一滤膜的第一过滤区、与所述的第一过滤区相连通且设置有第二滤膜(12)的第二过滤区(11),所述的第二过滤区(11)与所述的第一腔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滤膜的孔径大于所述的第二滤膜(12)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滤膜的孔径为1~100μm;所述的第二滤膜(12)的孔径为0.01~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区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且两个及以上的所述的第一过滤区串联设置,每个所述的第一过滤区设置有所述的第一滤膜;或者,所述的第一滤膜为沿着所述的样本经过所述的第一过滤区的流向设置的两个及以上,两个及以上的所述的第一滤膜相互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所述的第一过滤区中的第一过滤膜的孔径或者两个及以上的所述的第一过滤膜的孔径不同,且位于所述的样本流向的下游的所述的第一过滤膜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的样本流向的上游的所述的第一过滤膜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样本流向的上游的所述的第一过滤膜的孔径为2~100μm;位于所述的样本流向的下游的所述的第一过滤膜的孔径为1~2μ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滤膜的直径与所述的第二滤膜的直径的比值为1.5~2.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的过滤区相连通且储存有第一试剂的第一试剂区(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室为第一室(19),所述的第二腔室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室(19)相连通的第二室(18)、以及与所述的第二室(18)相连通的第三室(17),所述的第二室(18)和所述的第三室(17)中的至少一个储存有至少一种试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本为生物样本,所述的第一试剂为培养基,所述的第二室(18)内存储有噬菌体冻干粉,所述的第三室(17)内存储有检测试剂;所述的第一室(19)呈开口朝向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的中心的V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流体通道路径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且多个所述的微流体通道路径沿着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的圆周方向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微流体通道路径的第一腔室通过呈弧形的流道相连通,且所述的弧形的圆心与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的圆心位于所述的流道的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还包括与最后一个所述的微流体通道路径的第一腔室相连通的流道、与所述的流道的自由端相连通的排气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区包括与所述的加样口(1)相连通且设置有第一滤膜的第一过滤区、与所述的第一过滤区相连通且设置有第二滤膜(12)的第二过滤区(11),所述的第二过滤区(11)与所述的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还包括与所述的过滤区相连通且储存有第一试剂的第一试剂区(22);当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按照一个方向离心时,所述的第一试剂区(22)的第一试剂流入所述的第二过滤区(11);当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按照与所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离心时,所述的第二过滤区(11)的物料流入所述的微流体通道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室为第一室(19),所述的第二腔室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室(19)相连通的第二室(18)、以及与所述的第二室(18)相连通的第三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菁,王磊,刘文佳,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福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