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1155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和应用,属于食品副产品的深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包括以下步骤:1)将橄榄果渣与酸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中性后静置,将得到的静置物离心,弃去酸层,得到除酸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除酸溶液与乙酸乙酯混合、漩涡,过滤后去除乙酸乙酯,得到抑菌物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从250g橄榄果渣中提取得到抑沙门氏菌物质约3ml,总酚含量为351mg/kg,能够抑制沙门氏菌,增加了橄榄的附加值,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副产物的深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橄榄是橄榄科橄榄属乔木植物,橄榄果呈卵圆形至纺锤形,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橄榄果渣是橄榄果经过压榨后,提取汁液或者油分后剩下的固体物质,包括有果皮、果肉、果籽、果梗等,通常是将果渣丢弃。橄榄果渣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如果橄榄果渣不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和应用,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从橄榄果渣中提取得到抑沙门氏菌物质,对沙门氏菌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增加了橄榄的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橄榄果渣与酸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中性后静置,将得到的静置物离心,弃去酸层,得到除酸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除酸溶液与乙酸乙酯混合、漩涡,过滤后去除乙酸乙酯,得到抑菌物质。优选的,所述步骤1)离心的条件包括:所述离心的转速为3000~5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10~3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1)酸溶液包括盐酸溶液。优选的,所述步骤1)橄榄果渣的质量与酸溶液的体积比为200~300g:200~300ml。优选的,所述步骤2)漩涡的时间为30~600s。优选的,所述步骤2)静置的时间为1.5~2.5h。优选的,所述步骤2)乙酸乙酯的体积与橄榄果渣的质量比为450~550ml:200~300g。优选的,所述步骤2)除去乙酸乙酯的方法包括蒸馏,所述蒸馏的温度为50~6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得到的抑沙门氏菌物质在抑制沙门氏菌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橄榄果渣与酸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中性后静置,将得到的静置物离心,弃去酸层,得到除酸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除酸溶液与乙酸乙酯混合、漩涡,过滤后去除乙酸乙酯,得到抑菌物质。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从橄榄果渣中提取得到抑沙门氏菌,能够抑制沙门氏菌,增加了橄榄的附加值,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3中提取物原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结果,抑菌圈直径为14.2mm。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橄榄果渣与酸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中性后静置,将得到的静置物离心,弃去酸层,得到除酸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除酸溶液与乙酸乙酯混合、漩涡,过滤后去除乙酸乙酯,得到抑菌物质。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橄榄果渣过滤后再与酸溶液混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橄榄果渣是橄榄果实经冷榨后的剩余物。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橄榄果渣与酸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中性后静置,将得到的静置物离心,弃去酸层,得到除酸溶液。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酸溶液优选包括盐酸溶液,所述橄榄果渣的质量与酸溶液的体积比优选为200~300g:200~300ml,更优选为250g:250ml。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离心的转速优选为3000~5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优选为10~30min。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优选为1.5~2.5h,更优选为2h。本专利技术将得到的除酸溶液与乙酸乙酯混合、漩涡,过滤后去除乙酸乙酯,得到抑菌物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包括漩涡,所述漩涡的时间优选为30~600s。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乙酸乙酯的体积与橄榄果渣的质量比优选为450~550ml:200~300g,更优选为500ml:250g。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除去乙酸乙酯的方法优选包括蒸馏,所述蒸馏的温度优选为50~60℃,更优选为5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抑菌物质为酪醇和羟基酪醇,含量分别为11mg/kg、28mg/k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得到的抑沙门氏菌物质在抑制沙门氏菌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沙门氏菌优选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标准菌株ATCC14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将橄榄果渣(“三相”系统产物)用纱布过滤,取过滤后橄榄果渣250g,加250mL盐酸水解,搅拌,调pH至中性,放置2h,离心,3000~5000rpm,15min,弃去盐酸层,加入500mL乙酸乙酯(果渣/乙酸乙酯,v/v,1/2),涡旋30s~600s。过滤弃去渣子。用旋转蒸发仪真空蒸发除去乙酸乙酯,设定温度为室温至55℃,直至获得具有抑菌活性的提取物。结果见表1。实施例2将橄榄果渣(“两相”系统产物)用纱布过滤,取过滤后橄榄果渣250g,加250mL盐酸水解,搅拌,调pH至中性,放置2h,离心,3000~5000rpm,15min,弃去盐酸层,加入500mL乙酸乙酯(果渣/乙酸乙酯,v/v,1/2),涡旋30s~600s。过滤弃去渣子。用旋转蒸发仪真空蒸发除去乙酸乙酯,设定温度为室温至55℃,直至获得具有抑菌活性的提取物。结果见表1。实施例3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采用抑菌圈法,配制质量浓度为0.00(无菌水)、0.00078125、0.0015625、0.03125、0.0625、0.25、0.5(原液)mg/mL提取物溶液,加样体积为60μL。取0.1mL~1mL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菌株菌悬液(107CFU/mL)加到100mL冷却至45℃~50℃的营养琼脂中,混合均匀,倾注平板,水平静置凝固后备用。往孔中(φ6mm)注入提取物,37℃培养24h,测定抑菌圈大小,结果见表2。表1实施例1和2的提取结果组号除酸剂提取剂提取物体积提取物浓度(mg/L)实施例1盐酸乙酸乙酯3351实施例2无乙酸乙酯1125从表1中可以得出,果渣经除酸后提取的抑菌物质是未除酸提取抑菌物质的2.8倍。橄榄果渣经除酸后提取的效果好。表2实施例3的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组号标准菌株加样物质加样浓度(mg/mL)d/mm敏感度实施例3鼠伤寒沙门氏菌乙酸乙酯提取物0.006不敏感实施例3鼠伤寒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橄榄果渣与酸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中性后静置,将得到的静置物离心,弃去酸层,得到除酸溶液;/n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除酸溶液与乙酸乙酯混合、漩涡,过滤后去除乙酸乙酯,得到抑菌物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橄榄果渣中提取抑沙门氏菌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橄榄果渣与酸溶液混合,调节pH值至中性后静置,将得到的静置物离心,弃去酸层,得到除酸溶液;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除酸溶液与乙酸乙酯混合、漩涡,过滤后去除乙酸乙酯,得到抑菌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离心的条件包括:所述离心的转速为3000~5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10~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酸溶液包括盐酸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橄榄果渣的质量与酸溶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霞王波王新潮杨伟李春雷尤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