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53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草莓种植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种植架,包括梯形支撑架,所述梯形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有顶部种植盆,所述梯形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通过支撑横杆支撑有多个梯形种植盆,所述梯形种植盆沿梯形支撑架的单侧边自上而下呈梯形分布,所述梯形种植盆的左右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弧形滑动块,且弧形滑动块均卡接在支撑横杆的顶端;所述梯形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壁上均沿支撑横杆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自由端均连接有半圆形限位钩,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面上沿半圆形限位钩自由端的正下方固定有硅胶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梯形种植架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层空间的利用率,且便于草莓的采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种植架
本技术涉及草莓种植支撑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种植架。
技术介绍
草莓,又称为红莓、凤梨草莓、洋梅等,外观呈心形、果肉多汁且芳香浓郁,是一种鲜红色的水果。且草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有效促进生长发育以及帮助人体消化,具有保健功效,被称赞为“水果皇后”。近年来,草莓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一年四季的销售量都居高不下,市场需求大。现目前草莓的种植主要依靠土壤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土壤资源,空间利用不合理,所以有效利用上层空间进行草莓种植是近年来的一大趋势。为了更好的利用上层空间进行草莓种植,很多种植场地都采用梯形种植架对草莓进行种植,但是现有技术的草莓种植架自上而下成梯度排列,在对草莓进行采摘的过程中,由于最底层的种植架延伸的较远,导致对上层种植架上的草莓进行采摘时操作较为麻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采摘的梯形草莓种植架。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草莓种植架所出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草莓种植架。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草莓种植架,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梯形草莓种植架比便于对草莓进行采摘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草莓种植架,包括梯形支撑架,所述梯形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有顶部种植盆,所述梯形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通过支撑横杆支撑有多个梯形种植盆,所述梯形种植盆沿梯形支撑架的单侧边自上而下呈梯形分布,所述梯形种植盆的左右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弧形滑动块,且弧形滑动块均卡接在支撑横杆的顶端;所述梯形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壁上均沿支撑横杆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自由端均连接有半圆形限位钩,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面上沿半圆形限位钩自由端的正下方固定有硅胶挡块;所述半圆形限位钩与支撑杆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插接有支撑圆杆,所述支撑圆杆上套接有滑动环,且滑动环的底端连接有置物挂钩。更进一步地,所述梯形种植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支撑耳片,所述支撑耳片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弧形滑动块的顶端面上,从而当梯形种植盆损坏时,能够便于对其进行更换。更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支撑架侧壁的顶端连接有归置挂钩,从而能够将支撑圆杆通过置物挂钩的作用挂在归置挂钩上,便于在不使用支撑圆杆时对其进行收纳。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圆杆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圆板,从而使限位圆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支撑圆杆沿其左右两端从半圆形限位钩与支撑杆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滑落。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环间隙配合套接在所述支撑圆杆上,且沿支撑圆杆左右自由滑动,从而当采摘篮挂置在置物挂钩上时,能够通过左右移动滑动环,对采摘篮进行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滑动块沿支撑横杆的顶端前后自由滑动,从而通过滑动弧形滑动块对梯形种植盆进行前后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横杆自由端的前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板,从而在滑动弧形滑动块时使限位板对其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弧形滑动块从支撑横杆的自由端滑落。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增加支撑横杆、弧形滑动块、支撑耳片和梯形种植盆的设计,在梯形种植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耳片,通过锁紧螺栓将支撑耳片连接在弧形滑动块的顶端面上,从而使沿支撑横杆滑动的弧形滑动块带动梯形种植盆进行滑动,进而当对上层梯形种植盆内的草莓进行采摘时,能够将下层的梯形种植盆推至靠近梯形支撑架的位置处,便于对草莓的采摘。2、本技术通过增加半圆形限位钩、硅胶挡块、支撑圆杆滑动环和设计,通过半圆形限位钩的硅胶挡块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将支撑圆杆卡接在半圆形限位钩与支撑杆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从而将采摘篮挂置在置物挂钩上,且能够通过左右移动滑动环对采摘篮进行移动,便于草莓的采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将上层梯形种植盆进行推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梯形支撑架;2-顶部种植盆;3-支撑横杆;4-梯形种植盆;5-弧形滑动块;6-限位板;7-支撑杆;8-半圆形限位钩;9-硅胶挡块;10-支撑圆杆;11-滑动环;12-置物挂钩;13-归置挂钩;14-支撑耳片;15-锁紧螺栓;16-限位圆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草莓种植架,参照图1-4:包括梯形支撑架1,梯形支撑架1的顶端连接有顶部种植盆2,梯形支撑架1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通过支撑横杆3支撑有多个梯形种植盆4,梯形种植盆4沿梯形支撑架1的单侧边自上而下呈梯形分布,梯形种植盆4的左右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弧形滑动块5,且弧形滑动块5均卡接在支撑横杆3的顶端;梯形支撑架1的前后两侧壁上均沿支撑横杆3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自由端均连接有半圆形限位钩8,支撑杆7的顶端面上沿半圆形限位钩8自由端的正下方固定有硅胶挡块9;半圆形限位钩8与支撑杆7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插接有支撑圆杆10,支撑圆杆10上套接有滑动环11,且滑动环11的底端连接有置物挂钩12。其中,梯形种植盆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支撑耳片14,支撑耳片14通过锁紧螺栓15连接在弧形滑动块5的顶端面上;梯形支撑架1侧壁的顶端连接有归置挂钩13;支撑圆杆10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圆板16;滑动环11间隙配合套接在支撑圆杆10上,且沿支撑圆杆10左右自由滑动;弧形滑动块5沿支撑横杆3的顶端前后自由滑动;支撑横杆3自由端的前侧壁上均固定有限位板6。使用时,首先将梯形支撑架1固定在相应的位置,然后分别在顶部种植盆2和梯形种植盆4内种植上草莓(如图1所示);当对上层的梯形种植盆4内的草莓进行采摘时,通过弧形滑动块5的作用将下层的梯形种植盆4沿支撑横杆3推至靠近梯形支撑架1的位置处,并将支撑圆杆10卡接在上层的半圆形限位钩8内(如图2所示),从而便于对顶部种植盆2和上层的梯形种植盆4内的草莓进行采摘;而且梯形种植盆4通过锁紧螺栓15与弧形滑动块5进行连接,从而当梯形种植盆4损坏时便于对其进行更换。当对下层的梯形种植盆4内的草莓进行采摘时,先使支撑圆杆10沿半圆形限位钩8的前端卡接在半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种植架,包括梯形支撑架(1),所述梯形支撑架(1)的顶端连接有顶部种植盆(2),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撑架(1)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通过支撑横杆(3)支撑有多个梯形种植盆(4),所述梯形种植盆(4)沿梯形支撑架(1)的单侧边自上而下呈梯形分布,所述梯形种植盆(4)的左右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弧形滑动块(5),且弧形滑动块(5)均卡接在支撑横杆(3)的顶端;所述梯形支撑架(1)的前后两侧壁上均沿支撑横杆(3)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自由端均连接有半圆形限位钩(8),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面上沿半圆形限位钩(8)自由端的正下方固定有硅胶挡块(9);所述半圆形限位钩(8)与支撑杆(7)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插接有支撑圆杆(10),所述支撑圆杆(10)上套接有滑动环(11),且滑动环(11)的底端连接有置物挂钩(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种植架,包括梯形支撑架(1),所述梯形支撑架(1)的顶端连接有顶部种植盆(2),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撑架(1)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通过支撑横杆(3)支撑有多个梯形种植盆(4),所述梯形种植盆(4)沿梯形支撑架(1)的单侧边自上而下呈梯形分布,所述梯形种植盆(4)的左右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弧形滑动块(5),且弧形滑动块(5)均卡接在支撑横杆(3)的顶端;所述梯形支撑架(1)的前后两侧壁上均沿支撑横杆(3)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自由端均连接有半圆形限位钩(8),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面上沿半圆形限位钩(8)自由端的正下方固定有硅胶挡块(9);所述半圆形限位钩(8)与支撑杆(7)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插接有支撑圆杆(10),所述支撑圆杆(10)上套接有滑动环(11),且滑动环(11)的底端连接有置物挂钩(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种植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守旺吕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森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