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式动脉压迫止血控制系统及其配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桡、尺动脉压迫止血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应用于桡、尺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智能化精准压迫止血和生命体征监测、管理。
技术介绍
介入诊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等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桡动脉穿刺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操作的首选和主流路径。较之传统的股动脉,桡动脉穿刺能有效避免股动脉血肿、股动-静脉瘘、腹膜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目前桡动脉的术后止血压迫器包括螺杆式、弹簧式、压块式及气囊式等,作用力多为点式压迫。如果压迫器压迫力度不足,容易导致伤口出血、局部血肿形成,甚至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如果压迫力度过大、时间过长,易引起手指麻木肿胀、静脉回流受阻、局部循环障碍,导致病人极度的不适感,严重可引起血栓形成、血管闭塞、肢体缺血坏死等。压迫器压迫力度对于不同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力度深浅多凭手术医师经验,压迫时间为4-12小时不等。当桡动脉存在扭曲、痉挛、狭窄等异常时,术者可次选尺动脉进行穿刺。尺动脉目前缺少专用压迫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动脉压迫止血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传感器、显示交互面板、用于对压迫止血气囊充泄气的气泵;/n所述传感器实时监测人体血压、氧饱和度,同时还监测气泵输出管道压力;/n所述显示交互面板为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按键用于对所述控制模块输入指令,所述按键包括系统运行开始按钮、泄压按钮、气囊压迫压力初始值P1设定按钮和目标加压时间T2设定按钮;所述显示屏实时显示所述控制模块收集的传感器监测信息,同时还显示所述控制模块中设置的气囊目标压迫压力P和目标加压时间;/n所述气泵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进行对气囊的充泄气控制;/n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动脉压迫止血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传感器、显示交互面板、用于对压迫止血气囊充泄气的气泵;
所述传感器实时监测人体血压、氧饱和度,同时还监测气泵输出管道压力;
所述显示交互面板为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按键用于对所述控制模块输入指令,所述按键包括系统运行开始按钮、泄压按钮、气囊压迫压力初始值P1设定按钮和目标加压时间T2设定按钮;所述显示屏实时显示所述控制模块收集的传感器监测信息,同时还显示所述控制模块中设置的气囊目标压迫压力P和目标加压时间;
所述气泵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进行对气囊的充泄气控制;
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按键发出的系统运行开始信号时,向气泵发送充气指令,直至接收到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气泵输出管道压力值等于气囊压迫压力初始值P1与人体血压收缩压BP之和;然后所述控制模块依据所述传感器输入的人体血压收缩压BP、初始血氧浓度S2、当前血氧浓度S1数据和所述按键输入的气囊压迫压力初始值P1、目标加压时间T2,结合第一次向气泵发送充气指令至今的已压迫时间T1数据,以及模块预设的最大加压压力P2和压力修正量P3,调整计算目标压迫压力P值,并将计算出的目标压迫压力P值与输入的气泵输出管道压力值对比;当目标压迫压力P值大于气泵输出管道压力值时,向气泵发送充气指令;当目标压迫压力P值小于气泵输出管道压力值时,向气泵发送泄气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动脉压迫止血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对目标压迫压力P值计算逻辑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式动脉压迫止血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压迫压力初始值P1默认设置为20mmHg,所述最大加压压力P2默认设置为80mmHg,所述压力修正量P3默认设置为200mmH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动脉压迫止血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