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修复组件植入手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修复组件植入手柄。
技术介绍
在手术治疗时,常常需要使用手术器械将作为修复组件的植入物植入于人体中,从而辅助缝合,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用于将植入物植入于人体中的手术器械为前端,即外壳手术中常称的靠近人体的近端,带有拨叉的结构,通过使拨叉插入植入物的端部设置的插孔内,然后旋转拨叉,进而将植入物旋入人体器官或皮肤组织中,之后再拔出拨叉,但是,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对植入物进行旋转以将植入物植入于人体后,拨叉退出过程容易将植入物重新带出一段距离,使植入物在人体中变得不牢固,进而不利于病人术后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组件植入手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拔叉结构对植入物进行旋转以将植入物植入于人体后,拨叉退出过程容易将植入物重新带出一段距离,使植入物在人体中变得不牢固,进而不利于病人术后伤口愈合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修复组件植入手柄,包括外壳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组件植入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植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包括植入线缆(20)、第一转动旋钮(21)和第二转动旋钮(22),在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内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空腔,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前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壳(1),所述第二转动旋钮(22)的前端插入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空腔的后端;/n所述植入线缆(20)包括外管(201)和内部植入线(202),所述外管(201)的前端位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所述外管(20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所述内部植入线(202)穿过所述外管(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组件植入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植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包括植入线缆(20)、第一转动旋钮(21)和第二转动旋钮(22),在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内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空腔,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前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壳(1),所述第二转动旋钮(22)的前端插入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空腔的后端;
所述植入线缆(20)包括外管(201)和内部植入线(202),所述外管(201)的前端位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所述外管(20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所述内部植入线(202)穿过所述外管(201)和所述第一转动旋钮(21)的空腔,且所述内部植入线(202)的后端通过弹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旋钮(22)的前端,在所述外管(201)的前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植入定位部(2010),在所述内部植入线(202)的前端设置有销钉(2021),在所述销钉(20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组件植入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组件植入手柄还包括调弯组件(3),所述调弯组件(3)包括调弯旋钮(31)、调弯鞘管(32)、滑轨(33)、滑块(34)和调弯丝;
所述外壳(1)呈筒状;所述调弯旋钮(31)套装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在所述调弯旋钮(3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螺纹;所述调弯鞘管(32)的前端位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所述调弯鞘管(32)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管(201)穿过所述调弯鞘管(32);所述滑轨(33)和所述滑块(34)均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且所述滑轨(33)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滑块(34)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33),所述滑块(34)还穿过所述外壳(1)并螺纹连接于设置在所述调弯旋钮(31)的内壁上的螺纹;所述调弯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块(34),所述调弯丝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调弯鞘管(32)的前端;所述调弯旋钮(31)配置成能够相对所述外壳(1)转动,以驱动所述滑块(34)相对所述外壳(1)前后滑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高旭,韩乌恩,杨凡,
申请(专利权)人:迈特锐吉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