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抽血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定位板和限位单元,定位板与针头相对且地位杆位于定位板与针头之间,定位杆垂直于针头的移动方向;所述限位单元位于定位杆远离针头一侧,限位单元包括可向靠近针头一侧滑动的限位板和用于驱动限位板滑动的驱动件,限位板与定位杆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抽血用定位装置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以方便针头对血管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血用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血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就医时,抽血进行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在就医人数较多时,负责抽血和进行化验的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而且由于医务人员数量有限,负责抽血的医务人员数量有限,导致负责抽血的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而且在部分医务人员负责抽血工作的情况下,负责化验的医务人员随之减少,而对血液进行化验也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患者通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收到结果,这无疑会延长患者的就医时间,而在患者的病情严重,较为难受的情况下,较长时间的等待也会增大患者的痛苦。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能够自动抽血的设备,如申请号为20171130083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抽取血管中血液的机器,包括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待抽血肌体;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子件和第二子件;重力传感器,检测所述固定单元上的重力值;升降台,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下部,升降台升降所述固定单元;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皮肤图像的,图像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皮肤图像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皮肤图像获得对应的肌体内血管的位置信息;穿刺组件,其设置在机械臂上的,穿刺组件包括针头和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当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到重力值时,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子件的活动端和所述第二子件的活动端合并固定待抽取血液的肌体,同时,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升降台上升使得所述固定单元上升至预定位置,控制单元按照预定策略控制所述针头抽取所述血管中的血液;其中,预定策略为,(1)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机械臂移动使得所述针头位于所述血管的上方;(2)所述针头与所述血管平行;(3)调整所述针头与所述血管的夹角,并控制所述针头穿刺进入血管抽取血液。上述机器在使用时,第一子件和第二子件从两侧挤压在患者手臂上,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夹持固定,但第一子件和第二子件对患者施加较大的压力时,一方面容易使患者手臂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移动,使得血管的位置发生偏移,对针头的穿刺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还会挤压患者的手臂,对患者血液的流动造成阻碍,对血液的抽出造成不利影响。而若第一子件和第二子件对患者施加较小的压力,则容易导致无法完全固定患者的手臂,在针头刺入人体后,患者在突然产生的疼痛感的作用下容易条件反射的缩手,容易导致针头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的抽血用定位装置,以方便针头对血管进行定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抽血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定位板和限位单元,定位板与针头相对且地位杆位于定位板与针头之间,定位杆垂直于针头的移动方向;所述限位单元位于定位杆远离针头一侧,限位单元包括可向靠近针头一侧滑动的限位板和用于驱动限位板滑动的驱动件,限位板与定位杆相对。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患者的手臂呈掌心朝向针头的姿态从定位杆远离针头一侧移动至定位杆下方后,患者的手掌可握持在定位杆上,在抽血时,即使患者感受到疼痛,常规的条件反射为握紧手掌、将手臂向身前收回,但由于患者的手掌握持在定位杆上,患者无法收回手臂,从而避免手臂相对针头运动,使针头折断。2.定位板滑出后可对患者的手指进行限制,使得患者的手掌保持握持定位杆的姿态,避免在针头滑出过程中,患者放松定位杆,保证患者感受到疼痛时仍保持握持定位杆的姿态,避免患者手臂因疼痛收回,进一步避免手臂相对针头运动,使针头折断。进一步,定位杆与限位板之间设有推块,推块可相对定位杆滑动且推块的滑动方向与针头的移动方向相同,推块连接有消毒单元,消毒单元包括消毒箱、喷头、活塞和推杆,消毒箱位于定位杆靠近针头一侧,活塞与消毒箱滑动密封且推杆一端与活塞固定,推杆远离活塞一端贯穿消毒箱并与消毒箱滑动连接,活塞远离推杆一端为消毒腔,活塞侧壁固定有与消毒箱连通的第一单向阀,喷头与消毒腔连通。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患者手指在越过定位杆后,在逐渐弯曲、握持在定位杆上的过程中可将推块向靠近针头一侧推动,将活塞沿着消毒箱推动,使得消毒箱内的消毒液从喷头喷出,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消毒,避免患者手部的病菌粘附在定位杆上,在下一患者进行抽血过程中将手掌握持在定位杆上后,定位杆上的病菌粘附在下一患者掌心,造成交叉感染。进一步,喷头位于定位杆远离定位板一侧。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患者握持在定位杆上时,掌心直接与定位杆接触,且在握持时,患者的掌心朝向针头一侧,本方案中的喷头正对患者的掌心,可直接将消毒液喷在患者的掌心,能够更好的杀死掌心上的病菌,从而避免掌心上的病菌粘附在定位杆上。进一步,第一单向阀连通有储液箱。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活塞复位时,储液箱内储有的消毒液可被吸入消毒箱内,及时对消毒箱内的消毒液进行补充,避免消毒箱内的消毒液用尽,无法再进行消毒。进一步,定位杆包括套筒,套筒侧壁设有若干吸气通道,套筒连通有用于向套筒内充入和排出气体的气压件。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气压件工作时可使套筒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外界的气体经过吸气通道进入套筒内,而气体经过患者的手掌时使得手掌周围的气体流速增加,从而提高手掌上粘附的消毒液的蒸发速度,避免消毒液大量滴落至定位杆下方,消毒液蒸发速度增快也可避免手掌上长时间残留液态的消毒液,为患者带来不舒适感。进一步,吸气通道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块并固定有弹性限位块,吸气通道内设有用于对密封块进行导向的导杆,密封块的厚度大于等于套筒的壁厚;定位杆还包括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位于套筒内且弹性气囊两端可相对套筒固定,弹性气囊上固定有第二单向阀,气压件与弹性气囊连通。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向弹性气囊内充气时可使弹性气囊膨胀,使得弹性气囊将密封块向外推动并越过弹性限位块,密封块堵塞吸气通道,在患者握持在定位杆上后,受到患者压力的密封块反向复位,开启吸气通道,此时外界的气流仅从手掌周围的吸气通道被吸入,避免大量气流从远离手掌处的吸气通道被吸入,导致手掌周围的气体流速较慢,无法促使手掌上的消毒液快速蒸发。进一步,吸气通道呈靠近弹性气囊的一端大于另一端的锥桶状。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吸气通道远离弹性气囊的一端直径较小,能够对向外滑动的密封块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密封块完全从吸气通道中脱出。进一步,密封块远离弹性气囊一端设有弧形的外凸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外凸部可增大密封块从吸气通道远离弹性气囊一端伸出的长度,从而提高被患者手掌按动后移动的距离,从而使得密封块与吸气通道之间的缝隙增大,单位时间内允许更多的气体经过,从而增大气体在手掌周围的流速,进一步促使患者手掌上的消毒液蒸发。进一步,套筒内沿轴向设有内杆,弹性气囊包覆于内杆外壁,弹性气囊两端均与内杆固定。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内杆位于套筒内,使得定位杆为双层结构,提高定位杆的强度,避免定位杆变形。进一步,内杆内设有冷凝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夏季时,向冷凝腔内通入低温气体或低温液体可使得内杆和套筒的温度降低,患者手掌握持在套筒上时更为舒适。在使用酒精作为消毒液时,蒸发的乙醇被裹挟在气体中进入气囊与内杆之间,气态乙醇中的热量逐渐传递至冷凝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抽血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杆、定位板和限位单元,所述定位板与针头相对且地位杆位于定位板与针头之间,所述定位杆垂直于针头的移动方向;所述限位单元位于定位杆远离针头一侧,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可向靠近针头一侧滑动的限位板和用于驱动限位板滑动的驱动件,所述限位板与定位杆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抽血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杆、定位板和限位单元,所述定位板与针头相对且地位杆位于定位板与针头之间,所述定位杆垂直于针头的移动方向;所述限位单元位于定位杆远离针头一侧,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可向靠近针头一侧滑动的限位板和用于驱动限位板滑动的驱动件,所述限位板与定位杆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血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与限位板之间设有推块,所述推块可相对定位杆滑动且推块的滑动方向与针头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推块连接有消毒单元,所述消毒单元包括消毒箱、喷头、活塞和推杆,所述消毒箱位于定位杆靠近针头一侧,所述活塞与消毒箱滑动密封且推杆一端与活塞固定,所述推杆远离活塞一端贯穿消毒箱并与消毒箱滑动连接,所述活塞远离推杆一端为消毒腔,所述活塞侧壁固定有与消毒箱连通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喷头与消毒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血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位于定位杆远离定位板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血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有储液箱。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雪梅,张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