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及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42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及设计方法,该塑形衣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腹区包括第一腹区和第二腹区,所述第一腹区为包括腹前最高位的区域,所述第二腹区位于所述第一腹区的外围,所述第一腹区的收腹能力大于所述第二腹区的收腹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根据人体腹突形态和腹突位置,将塑形衣腹区至少有不同收腹能力的两部分,并且位于腹前最高位的第一腹区的收腹能力大于第二腹区的收腹能力,这样可以对腹部最突出处加入强压,即这样对腹部最突区域的压力比较集中,可大大改变腹突形态,腹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及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服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调查显示,女性对身体最不满意的部位是腹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腹部的赘肉也越来越多,围度越来越大,这样女性对腹部不满的程度和比例更加上升。目前收腹有效的手段之一是穿着塑裤,穿着普通的塑身裤后,部分女性腹部围度收小,但很多的女性穿着后腹部突出的形态并未改变。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塑身裤穿着时腹围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现有的塑身裤使用弹性材料,通过弹性材料对人体施加整体束缚力,从而起到将腹部或其他位置赘肉向内挤压束缚的作用。使用者对产品要求性能要求与日俱增,如何尽量提高塑身裤的收腹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腹区包括第一腹区和第二腹区,所述第一腹区为包括腹前最高位的区域,所述第二腹区位于所述第一腹区的外围,所述第一腹区的收腹能力大于所述第二腹区的收腹能力。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根据人体腹突形态和腹突位置,将塑形衣腹区至少有不同收腹能力的两部分,并且位于腹前最高位的第一腹区的收腹能力大于第二腹区的收腹能力,这样可以对腹部最突出处加入强压,即这样对腹部最突区域的压力比较集中,可大大改变腹突形态,腹更平。可选的,穿着状态下,主体腹围线上具有位于所述腹前最高位两侧的第一点位和第二点位,其中所述第一点位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第二点位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介于左右侧中位之间前腹围段的十二分之一至六分之一;所述主体的前中线具有布置于所述腹前最高位两侧的第三点位和第四点位,其中所述第三点位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第四点位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主体腹围线和所述主体臀围线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一腹区以所述腹前最高位为中心,覆盖所述第一点位、第二点位、第三点位和第四点位。可选的,所述第一点位、第二点位、第三点位和第四点位包罗形成所述第一腹区的外轮廓线。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腹股沟位线和第二腹股沟位线,穿着状态时,过所述第一点位的竖直线、所述第二点位的竖直线、所述第一腹股沟位线、第二腹股沟位线围成所述第一腹区的部分边界。可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裤腰线位,介于所述第一点位的竖直线和所述第二点位的竖直线之间的裤腰线位形成所述第一腹区的局部边界。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腹股沟位线和第二腹股沟位线,穿着状态下,所述主体的腹围线上具有位于所述腹前最高位两侧的第五点位和第六点位,其中所述第五点位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第六点位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等于左右侧中位之间前腹围段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腹区的最外侧边界位于所述第五点位的竖直线、所述第六点位的竖直线、所述第一腹股沟位线、第二腹股沟位线形成区域内。可选的,所述第二腹区的上边界为所述主体的裤腰线位局部;或者,所述塑形衣为连体型塑身衣,所述主体包括罩杯,所述第二腹区的上边界为所述罩杯的下缘部分或者位于所述罩杯下方的土台的下边沿。可选的,所述第一腹区和所述第二腹区的外轮廓为圆形或者矩形或者多边形或者封闭曲线其中任意一者。可选的,所述第一腹区和所述第二腹区的收腹能力不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通过使用不同的面料或者通过设制纹路结构不同或者面料层数不同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合适的人体模型,在人体模型上确定人体前中心线、人体左侧中线和人体右侧中线、人体腹围线、人体臀围线、左腹股沟线和右腹股沟线;人体腹围线为经过人体腹部最突点且平行于地面的线;人体臀围线为经过人体臀部最突出点且平行于地面的线;把人体前中心线与人体左侧中线之间的人体腹围线六等分,直线d4、直线d5、直线d6为靠近人体前中心线的三个等分线;把人体前中心线与人体右侧中线之间的人体腹围线分成同样的六等分,直线d9、直线d10、直线d11为靠近人体前中心线的三个等分线;把介于人体腹围线与人体臀围线之间的人体前中心线的线段三等分,等分线分别为直线d16、直线d17,确定直线d18与人体腹围线的间距等于人体腹围线与直线d16的间距;根据直线d4、直线d5、直线d6、直线d9、直线d10、直线d11分别与人体腹围线的交点,直线d4、直线d5、直线d6分别与左腹股沟线的交点,直线d9、直线d10、直线d11分别与右腹股沟线的交点,直线d18、直线d16、直线d17与人体前中心线的交点,确定第一腹区和第二腹区的区域。该设计方法是用于成型上述塑形衣,故其也具有上述塑形衣的相应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塑身裤穿着时腹围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塑形衣穿着时腹围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a为人体侧视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腹区最小面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腹区最大面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腹区为最大面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塑形裤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塑形裤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背背佳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连体衣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短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长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主体;1b-裤腰线位;1c-左侧中位;1c’-右侧中位;1e-下边沿;11-第一腹区;12-第二腹区。具体实施方式本文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塑形衣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商品均在腹部增加整体力,压力分散不集中,并没有针对腹部最突出部分加入强压力,这使得腹部突出形态改变不大。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该塑形衣具有较高的收腹能力。本文主要以塑形裤产品为例,继续介绍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当然,本文所提供的塑形衣不局限于塑形裤产品,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衣服,例如背背佳,连体裤、长裤、短裤或者中长裤等,如图9中示出了背背佳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10中示出了塑形衣为连体裤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1为短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12为长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至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其包括主体10,主体10的腹区包括第一腹区11和第二腹区12,所谓腹区是指该塑形衣穿着时,与穿着者腹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的腹区包括第一腹区(11)和第二腹区(12),所述第一腹区(11)为包括腹前最高位的区域,所述第二腹区(12)位于所述第一腹区(11)的外围,所述第一腹区(11)的收腹能力大于所述第二腹区(12)的收腹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的腹区包括第一腹区(11)和第二腹区(12),所述第一腹区(11)为包括腹前最高位的区域,所述第二腹区(12)位于所述第一腹区(11)的外围,所述第一腹区(11)的收腹能力大于所述第二腹区(12)的收腹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穿着状态下,主体腹围线上具有位于所述腹前最高位两侧的第一点位(C2)和第二点位(C4),其中所述第一点位(C2)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第二点位(C4)与所述腹前最高位的距离介于左右侧中位之间前腹围段的十二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所述主体(10)的前中线具有布置于所述腹前最高位两侧的第三点位(C1)和第四点位(C3),其中所述第三点位(C1)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第四点位(C3)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主体腹围线和主体臀围线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
所述第一腹区(11)以所述腹前最高位为中心,覆盖所述第一点位(C2)、第二点位(C4)、第三点位(C1)和第四点位(C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位(C2)、第二点位(C4)、第三点位(C1)和第四点位(C3)包罗形成所述第一腹区(11)的外轮廓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腹股沟位线和第二腹股沟位线,穿着状态时,过所述第一点位(C2)的竖直线、所述第二点位(C4)的竖直线、所述第一腹股沟位线、第二腹股沟位线围成所述第一腹区(11)的部分边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还包括裤腰线位,介于所述第一点位(C2)的竖直线和所述第二点位(C4)的竖直线之间的裤腰线位形成所述第一腹区(11)的局部边界。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收腹功能的塑形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腹股沟位线和第二腹股沟位线,穿着状态下,所述主体(10)的腹围线上具有位于所述腹前最高位两侧的第五点位(C6)和第六点位(C9),其中所述第五点位(C6)与所述腹前最高位之间的距离、第六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凤丹汪玉梅吴廷雅
申请(专利权)人:华歌尔中国时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