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力可调型渔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渔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浮力可调型渔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渔具本体可以张开和收拢的渔具(如渔网,多个钓钩的钓具)是通过设坠子(又称重子)和浮子在渔具的上下两端来实现渔具本体的张开的。现有可收拢和张开的渔具存在以下不足:只能够以竖置的方式位于水面上(位于水面上时浮子产生的浮力大于渔具的重量且坠子的重量大于渔具本体的重量)或位于水底(位于水底时浮子产生的浮力大于渔具本体的重量且坠子的重量大于渔具重量),进行浮力的调节。专利号为CN200820202622.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浮力鱼漂,其包括漂尾、上漂身、下漂身、漂脚,漂尾固定在上漂身的上端,漂脚固定在下漂身的下端,下漂身的上端设有弹性卡环,上漂身的内壁设有与弹性卡环配合的突出,上漂身和下漂身通过弹性卡环与突出配合连接,形成空腔体,往空腔体内注水增加重量或者抽汲水减轻重量,改变鱼漂的比重,从而改变鱼漂在水中的浮力;通过弹性卡环与突出配合的位置变化而调节空腔体的大小,可改变鱼漂的体积,改变鱼漂的吃水深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力可调型渔具,包括渔网,渔网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坠子,渔网的上端连接有若干个浮子,其特征在于,浮子包括支撑体(1)、浮体装置(2)和指示装置(3),浮体装置(2)和指示装置(3)均安装于支撑体(1)上;/n支撑体(1)包括第一支撑圈(11)和第二支撑圈(12),第一支撑圈(11)和第二支撑圈(12)平行设置,二者之间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3);第一支撑圈(11)的内侧圆周面固定有两块第一承载板(14),两块第一承载板(14)呈十字形设置;第二支撑圈(12)的内侧圆周面固定有两块第二承载板(15),两块第二承载板(15)呈十字形设置;/n浮体装置(2)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力可调型渔具,包括渔网,渔网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坠子,渔网的上端连接有若干个浮子,其特征在于,浮子包括支撑体(1)、浮体装置(2)和指示装置(3),浮体装置(2)和指示装置(3)均安装于支撑体(1)上;
支撑体(1)包括第一支撑圈(11)和第二支撑圈(12),第一支撑圈(11)和第二支撑圈(12)平行设置,二者之间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3);第一支撑圈(11)的内侧圆周面固定有两块第一承载板(14),两块第一承载板(14)呈十字形设置;第二支撑圈(12)的内侧圆周面固定有两块第二承载板(15),两块第二承载板(15)呈十字形设置;
浮体装置(2)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环板(21),限位环板(21)内侧圆周面固定有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第一安装环(22),第一安装环(22)与第一支撑杆(13)配合,位于下方的限位环板(21)通过第一安装环(22)固定于第一支撑杆(13)上,位于上方的限位环板(21)通过第一安装环(22)滑动安装于第一支撑杆(13)上;限位环板(21)的外圆周面上固定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的表面开设有螺纹通孔(2301),螺纹通孔(2301)内安装有螺纹杆(25),螺纹杆(25)的底端是通过轴承安装于位于下方的限位环板(21)上,螺纹杆(25)与位于上方的限位环板(21)螺纹配合,螺纹杆(25)连接有马达;两个限位环板(21)之间设有若干浮体(24);
指示装置(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一侧表面固定有第二安装环(32),第二安装环(32)与第一支撑杆(13)配合,连接板(31)通过第二安装环(32)固定于第一支撑杆(13)上,连接板(3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处套设有U形卡环(33),U形卡环(33)内卡接有指示杆支座(34),指示杆支座(34)上固定有指示杆(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可调型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孔银强,孙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