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茬田油菜覆草播种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中的播种
,具体涉及一种稻茬田油菜覆草播种机。
技术介绍
在我国,油菜传统的种植模式为人工和机械相结合,通过人工移栽或者先人工溜种、撒播后间苗、定苗,虽然保证了播种质量,但是人工劳动作业强度大,并且其旋耕、灭茬、施肥、开沟等工序独立进行,需要拖拉机多次下田,作业步骤多,耗工耗时,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在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水稻机收后,油菜联合播种机能够完成旋耕、开沟、播种、施肥作业,但是前茬水稻秸秆量大,作业机具易发生堵塞,直播前的秸秆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秸秆禁烧的条件下,还田处理难度大。翻压还田,将前茬水稻秸秆在油菜播种前翻入土中使其分解,秸秆还田后土壤疏松,影响种子发芽,且虫卵、带菌体无法杀死,不宜连作。采用覆盖还田方式,在种植油菜前,将水稻秸秆覆盖于土壤表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温度、湿度。秸秆覆盖能促进油菜生育期提前并增加生产量,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增加,早发、早熟明显。申请号为201711161716.X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适用于玉米宽窄行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茬田油菜覆草播种机,包括秸秆覆盖还田装置和播种机,秸秆覆盖还田装置位于播种机前端;播种机包括主机架(11)、焊接在主机架(11)前端上的旋耕整地装置(12)、对称布置在主机架(11)中部位的两个肥种箱(16)、布置在主机架(11)中后部的排种器(20)、均匀布置在主机架(11)后端的多套双圆盘开沟器(22)、对称布置在主机架(11)两侧的两个前开沟犁(8)、对称布置在主机架(11)两侧的两个后开沟犁(9)及两个地轮(10);其特征在于:秸秆覆盖还田装置包括前副机架(1)、螺旋绞龙输送器(4)、可转动地安装在螺旋绞龙输送器(4)上的弹齿捡拾器(3)、两套链耙输送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茬田油菜覆草播种机,包括秸秆覆盖还田装置和播种机,秸秆覆盖还田装置位于播种机前端;播种机包括主机架(11)、焊接在主机架(11)前端上的旋耕整地装置(12)、对称布置在主机架(11)中部位的两个肥种箱(16)、布置在主机架(11)中后部的排种器(20)、均匀布置在主机架(11)后端的多套双圆盘开沟器(22)、对称布置在主机架(11)两侧的两个前开沟犁(8)、对称布置在主机架(11)两侧的两个后开沟犁(9)及两个地轮(10);其特征在于:秸秆覆盖还田装置包括前副机架(1)、螺旋绞龙输送器(4)、可转动地安装在螺旋绞龙输送器(4)上的弹齿捡拾器(3)、两套链耙输送装置(5)及两套输送带(6);两套链耙输送装置(5)对称排布在螺旋绞龙输送器(4)两侧,两套输送带(6)与两套链耙输送装置(5)呈一一对应布置连接;
所述主机架(11)包括前横梁(40)、后横梁(41)、右侧板(42)、左侧板(43)及后悬挂架组合(14),以及一对吊杆(44),所述前横梁(40)、后横梁(41)、右侧板(42)和左侧板(43)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一对所述吊杆(44)一端焊接在前横梁(40)上且一对吊杆(44)沿前横梁(40)对称布置;所述前副机架(1)包括前梁(23)、后梁(24)、右侧梁(25)、左侧梁(26)及前悬挂架组合(13),以及一对L型悬挂板(31),所述前梁(23)、后梁(24)、右侧梁(25)和左侧梁(26)围合形成一个长方形框架,一对L型悬挂板(31)的横板固定焊接在后梁(24)上且一对L型悬挂板(31)沿后梁(24)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所述前悬挂架组合(13)通过上拉杆(30)与后悬挂架组合(14)铰接,所述L型悬挂板(31)的竖板上开设有多个竖直布置的螺栓孔,对应地,所述吊杆(44)的前端开设有固定孔,一对L型悬挂板(31)与一对吊杆(44)呈一一对应布置,且L型悬挂板(31)的竖板通过螺栓与吊杆(4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茬田油菜覆草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挂架组合(13)包括两根第一前支撑杆(7)和两根第二前支撑杆(17),两根第一前支撑杆(7)的一端固定在前焊接座(18)上,两根第一前支撑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前梁(23)上,两根第二前支撑杆(17)的一端铰接在前焊接座(18)上,两根第二前支撑杆(17)的另一端铰接在后梁(24)上;所述后悬挂架组合(14)包括两根第一后支撑杆(45)和两根第二后支撑杆(46),两根第一后支撑杆(45)的一端焊接在后焊接座(47)上,两根第一后支撑杆(45)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一对吊杆(44)上,两根第二后支撑杆(46)的一端铰接在后焊接座(47)上,两根第二后支撑杆(46)的另一端铰接在后横梁(41)上;所述上拉杆(30)的一端铰接在前副机架(1)前焊接座(18)的前轴上,上拉杆(30)的另一端铰接在主机架(11)后焊接座(47)的后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茬田油菜覆草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绞龙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宜涛,廖庆喜,李玥宾,舒彩霞,张青松,肖文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