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95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智能插座,包括插座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电量采集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插座模块包括至少一组插接口及与其对应电连接的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接地端子,至少一组插接口用于插入用电器的插头;继电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插座模块的零线端子,用于控制交流电的通断;电量采集模块电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及插座模块的零线端子,用于采集用电器的实时功率;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插座模块的零线端子及火线端子,用于将交流电转为第一直流电及第二直流电,第一直流电供电于继电器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电量采集模块,第二直流电供电于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自电量采集模块接收实时功率后传输至外部服务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插座,尤其涉及一种可侦测实时功率的智能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而用电器插入其中,插座自身并没有侦测的功能,不能实时地侦测用电器的使用状况,例如,老人在使用用电器的时候,常常会忘记插拔,由此会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不能实时侦测用电器使用状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插座。上述智能插座包括:插座模块,包括至少一组插接口及与其对应电连接的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至少一组插接口用于插入所述用电器的插头,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接地端子用于接入交流电;继电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用于控制所述交流电的通断;电量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及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用于采集所述用电器的实时功率;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及所述火线端子,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为第一直流电及第二直流电,所述第一直流电供电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直流电供电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自所述电量采集模块接收所述实时功率后传输至外部服务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直流电大小为5V,所述第二直流电大小为3.3V。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组插接口包括一组三脚插接口。<br>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传输方式为无线传输方式。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具有指示灯及数据传输芯片,所述电量采集模块包括采集芯片,所述指示灯及所述采集芯片电连接至所述数据传输芯片。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示灯、所述数据传输芯片及所述采集芯片均接入所述第二直流电。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直流电转换模块及第二直流电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模块转换所述交流电为所述第一直流电,所述第二直流电转换模块转换所述第一直流电为所述第二直流电。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JQX-115F005-1ZS3继电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交流电大小为220V。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使用状态,所述火线端子、所述零线端子及所述接地端子分别电连接市电的火线、零线及地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智能插座通过各模块功能组合可实时采集对应的用电器功率,并且通过数据传输模块把实时功率这一数据上传到对应的外部服务器上,从而,外部服务器可根据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出用电器的实时用电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插座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智能插座中插座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及电量采集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智能插座中电压转换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智能插座中数据传输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图1是本技术智能插座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智能插座中插座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及电量采集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智能插座中电压转换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智能插座中数据传输模块的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智能插座1包括插座模块11、继电器控制模块12、电量采集模块13、电压转换模块14及数据传输模块15。插座模块11包括至少一组插接口(未示出)及与其对应电连接的火线端子L、零线端子N及接地端子PE。于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组插接口设置于智能插座1的正面,而火线端子L、零线端子N及接地端子PE凸出设置于智能插座1的背面。例如,至少一组插接口包括一组三脚插接口,用于插入用电器(例如暖风机)的插头,而火线端子L、零线端子N及接地端子PE用于接入交流电,例如220V交流电,具体而言,于使用状态,火线端子L、零线端子N及接地端子PE分别电连接市电的火线、零线及地线,以输入AC220N、AC220L。继电器控制模块12电连接插座模块11的零线端子N,用于控制交流电的通断,例如,继电器控制模块12包括继电器,例如,芯片JQX-115F/005-1ZS3,而其第4引脚电连接零线端子N,其第2引脚接工作电压,例如,+5V,其第5引脚接电量采集模块13。电量采集模块13还电连接插座模块11的零线端子N,用于采集用电器的实时功率。具体而言,电量采集模块13包括采集芯片BL0940,采集芯片BL0940的第5引脚接火线端子L,零线端子N输入的AC220N经由多个电阻及电容调节后接入采集芯片BL0940的第4引脚,芯片JQX-115F/005-1ZS3的第5引脚接入采集芯片BL0940的第3引脚,而采集芯片BL0940的第9引脚连接至数据传输模块15。电压转换模块14电连接插座模块11的零线端子N及火线端子L,用于将交流电220V转为第一直流电(例如+5V)及第二直流电(例如+3.3V),第一直流电供电于继电器控制模块12(第2引脚)。于本实施例中,电压转换模块14包括第一直流电转换模块141及第二直流电转换模块142,第一直流电转换模块141转换交流电220V为第一直流电(+5V),第二直流电转换模块142转换第一直流电(+5V)为第二直流电(+3.3V),具体而言,第一直流电转换模块141包括芯片LS03-15B06SR2S,其第1、3引脚分别接入零线端子N、火线端子L,即接入AC220N、AC220L,自其第12引脚经由电容及电感组合后输出第一直流电(+5V);第二直流电转换模块142包括芯片SPX3819M5-L-3-3/TR,其第1、3引脚接入第一直流电(+5V)后自第5引脚输出第二直流电(+3.3V)。数据传输模块15电连接电量采集模块14,第二直流电(+3.3V)供电于数据传输模块15,数据传输模块15自电量采集模块14接收实时功率后传输至外部服务器。具体而言,数据传输模块15包括数据传输芯片ESP-WROOM-02,也就是无线传输方式,即WIFI方式,其第10引脚连接采集芯片BL0940的第9引脚,其第1引脚接第二直流电(+3.3V)。而数据传输模块15还具有指示灯LED,具体为XL-0805QBC,以第二直流电驱动,指示灯LED电连接至数据传输芯片ESP-WROOM-02的第5引脚,即当数据传输芯片ESP-WROOM-02存在数据传输时,指示灯LED进行指示。而在图2至图4中,其他电子元件,诸如电容、电感、电阻及二极管的连接方式便不赘述。如此,用电器插入智能插座1后,通过各模块功能组合(插座模块11、继电器控制模块12、电量采集模块13及电压转换模块14)可实时采集对应的用电器功率,并且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5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插座包括:/n插座模块,包括至少一组插接口及与其对应电连接的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至少一组插接口用于插入用电器的插头,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接地端子用于接入交流电;/n继电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用于控制所述交流电的通断;/n电量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及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用于采集所述用电器的实时功率;/n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及所述火线端子,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为第一直流电及第二直流电,所述第一直流电供电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以及/n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直流电供电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自所述电量采集模块接收所述实时功率后传输至外部服务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插座包括:
插座模块,包括至少一组插接口及与其对应电连接的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至少一组插接口用于插入用电器的插头,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接地端子用于接入交流电;
继电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用于控制所述交流电的通断;
电量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及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用于采集所述用电器的实时功率;
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插座模块的所述零线端子及所述火线端子,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为第一直流电及第二直流电,所述第一直流电供电于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以及
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直流电供电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自所述电量采集模块接收所述实时功率后传输至外部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大小为5V,所述第二直流电大小为3.3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插接口包括一组三脚插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国蒋娣周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久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