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电缆快速接入卡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93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电缆快速接入卡口,包括母插座和公插头,母插座包括定位板和圆槽座,圆槽座成型在定位板的中间位置下方,圆槽座的内环处成型有卡柱,公插头包括导电芯和绝缘外壳,导电芯间隙配合安装在绝缘外壳内,导电芯的上端成型有圆柱形导电块,圆柱形导电块间隔设置在绝缘外壳内,圆柱形导电块的上端一侧边成型有缺口,圆柱形导电块的外围处成型有卡柱槽,卡柱槽位于缺口的下端,卡柱槽的一端通入缺口,圆柱形导电块与绝缘外壳的间隔位置处间隙配合插在圆槽座的下方,缺口供卡柱配合插入,卡柱槽供卡柱旋转滑动配合锁定;不用借助扳手等工具,手动即可牢固接入和拆卸,避免了传统螺钉形式的电缆接入方式,更加安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电缆快速接入卡口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蓄电池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电缆快速接入卡口。
技术介绍
变电站蓄电池需要定期进行充放电试验,以检测蓄电池性能。在对蓄电池充放电前,将蓄电池从运行状态中退出来过程中。现在的连接方式是电缆采用线鼻子连接于蓄电池前端的熔断器上,所以将蓄电池从运行状态中退出来时,需要用扳手拧开线鼻子上的螺丝,才能断开电缆。由于现有的连接方式电缆正负极相距较近,而且操作空间狭小,用扳手拆卸正负极螺钉极不方便,很难避免不触碰周围带电设备。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对作业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是极大的考验,稍不注意就造成直流接地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电缆快速接入卡口,包括母插座和公插头,母插座包括定位板和圆槽座,圆槽座成型在定位板的中间位置下方,圆槽座的内环处成型有卡柱,公插头包括导电芯和绝缘外壳,导电芯间隙配合安装在绝缘外壳内,导电芯的上端成型有圆柱形导电块,圆柱形导电块间隔设置在绝缘外壳内,圆柱形导电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电缆快速接入卡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插座和公插头,母插座包括定位板和圆槽座,圆槽座成型在定位板的中间位置下方,圆槽座的内环处成型有卡柱,公插头包括导电芯和绝缘外壳,导电芯间隙配合安装在绝缘外壳内,导电芯的上端成型有圆柱形导电块,圆柱形导电块间隔设置在绝缘外壳内,圆柱形导电块的上端一侧边成型有缺口,圆柱形导电块的外围处成型有卡柱槽,卡柱槽位于缺口的下端,卡柱槽的一端通入缺口,圆柱形导电块与绝缘外壳的间隔位置处间隙配合插在圆槽座的下方,缺口供卡柱配合插入,卡柱槽供卡柱旋转滑动配合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电缆快速接入卡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插座和公插头,母插座包括定位板和圆槽座,圆槽座成型在定位板的中间位置下方,圆槽座的内环处成型有卡柱,公插头包括导电芯和绝缘外壳,导电芯间隙配合安装在绝缘外壳内,导电芯的上端成型有圆柱形导电块,圆柱形导电块间隔设置在绝缘外壳内,圆柱形导电块的上端一侧边成型有缺口,圆柱形导电块的外围处成型有卡柱槽,卡柱槽位于缺口的下端,卡柱槽的一端通入缺口,圆柱形导电块与绝缘外壳的间隔位置处间隙配合插在圆槽座的下方,缺口供卡柱配合插入,卡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韬桑川川吴泽健梁欢文茜蒋兴陈晓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