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186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接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板、底座、电机、主动齿轮、支撑板、传动杆、从动齿轮、外壳、绞盘、圆孔、支架、U形架、气缸、连接板、壳体、长槽、螺杆和压板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接线方式的繁琐性的问题,该装置提高了接线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接线安全性,降低操作的繁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接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具体为一种电缆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是指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的安装维护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两个电缆接头绞接在一起,现如今最常见的电缆接线方式就是人工手动进行接线,接线方式效率低下,接线操作繁琐,同时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接线装置,具备提高安全性的优点,解决了现如今最常见的电缆接线方式就是人工手动进行接线,接线方式效率低下,接线操作繁琐,同时安全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接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传动杆的右侧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接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所述底座(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从动齿轮(7)与主动齿轮(4)啮合,所述底座(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8),所述传动杆(6)的右侧贯穿至外壳(8)的内腔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绞盘(9),所述绞盘(9)的表面开设有圆孔(10),所述底座(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所述底座(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从动齿轮(7)与主动齿轮(4)啮合,所述底座(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8),所述传动杆(6)的右侧贯穿至外壳(8)的内腔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绞盘(9),所述绞盘(9)的表面开设有圆孔(10),所述底座(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架(12),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的内腔开设有长槽(16),所述长槽(16)内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伟王卓李星陆赵殿福胡成华宋佳如任恩德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佳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