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20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所述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包括:外壳;封闭块,所述封闭块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分别贯穿于所述封闭块的两侧;固定板,所诉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正极的顶端;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右侧;转板,所述转板的右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板的底部左侧;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接触板与固定板的相对一侧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具有高效地抑制热量产生,具有增强热保护功能的效果,增强连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
本技术涉及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X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
技术介绍
压敏电阻器是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并有抑制瞬态过电压作用的固态电压敏感元件。当端电压低于某一阈值时,压敏电阻器的电流几乎等于零;超过此阈值时,电流值随端电压的增大而急剧增加。压敏电阻器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是由压敏体(或称压敏结)电压降的变化而引起的,所以又称为非线性电阻器。表中列出常见的压敏电阻器的类别。在电力工业中,常使用压敏材料制成避雷器阀片,反向特性的硒整流片和雪崩二极管等也具有压敏特性。现有做法中,压敏电阻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热保护功能,电流值随端电压的增大二极具增加时,压敏电阻器会产生高热量,高热会导致压敏电阻器或者附近其他电子元件损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解决了缺少有效的热保护功能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包括:外壳;封闭块,所述封闭块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分别贯穿于所述封闭块的两侧;固定板,所诉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正极的顶端;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右侧;转板,所述转板的右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板的底部左侧;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接触板与固定板的相对一侧之间;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负极的顶端与接触板的底部之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负极的顶端,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连接头,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与移动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板与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优选的,所述外壳为耐高温塑胶材质,所述外壳的厚度为.mm。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封闭块的表面涂覆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为隔热层,采用隔热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的表面涂覆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为绝缘层,采用绝缘塑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正极的表面且位于封闭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封闭层,所述负极的表面且位于封闭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封闭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封闭层和第二封闭层均采用塑胶绝缘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线采用相变金属材质,所述接触板、移动板、连接头和第二连接线均采用铜材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通过采用相变材料的第一连接线由于热胀冷缩原理作用,第一连接线受热伸长,推动接触板顶部的转板右侧以支撑杆的顶端为圆心转动,此时转板的左侧向上移动,带动接触板向上移动,接触板脱离接触组件上的连接头,电路断开,快速高效地抑制热量产生,同时,在第一保护层隔热作用下,避免热量向外传导,避免损坏附近的电子元件,具有增强热保护功能的效果;通过采用相变材料的第一连接线由于热胀冷缩原理,进行收缩,拉动接触板顶部的转板右侧以支撑杆为圆心转动,此时,转板的左侧向下移动,带动接触板复位,接触板底部的左侧接触连接头,同时,第一弹簧弹力作用,赋予移动板向上推力,赋予连接头向上推力,配合接触板,保证接触板与连接头接触稳定性,保持稳定的电性连接关系,增强连接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接触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壳,11、第一保护层,12、第二保护层,2、封闭块,21、正极,22、负极,23、第一封闭层,24、第二封闭层,3、固定板,31、支撑杆,4、转板,41、接触板,5、第一连接线,6、接触组件,61、连接板,62、滑杆,63、移动板,64、第一弹簧,65、连接头,66、限位板,67、第二弹簧,68、第二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接触组件结构示意图。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包括:外壳1;封闭块2,所述封闭块2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部;正极21和负极22,所述正极21和负极22分别贯穿于所述封闭块2的两侧;固定板3,所诉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正极21的顶端;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右侧;转板4,所述转板4的右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1的顶端;接触板41,所述接触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板4的底部左侧;第一连接线5,所述第一连接线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接触板41与固定板3的相对一侧之间;连接组件6,所述连接组件6设置于所述负极22的顶端与接触板41的底部之间;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板61,所述连接板61的底部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负极22的顶端,所述连接板61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62,两个所述滑杆62的表面套设有移动板63,所述移动板63与连接板61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4,所述移动板63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连接头65,两个所述滑杆62的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板66,两个所述限位板66与移动板63相对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7,所述移动板63与连接板61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68。封闭块2采用绝缘耐高温塑胶材质,对正极21和负极22进行固定;固定板3采用铜材质,与正极21和第一连接线5均具有电性连接;接触板41与第一连接线5的顶端具有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线5为螺旋形设计,便于热胀冷缩时产生良好的效果,受热膨胀长度变长,推动接触板41顶部的转板4右侧以支撑杆31的顶端为圆心转动,此时转板4的左侧向上移动,带动接触板41向上移动,接触板41脱离接触组件6上的连接头65,电路断开,快速高效地抑制热量产生,温度降低,距离缩短,拉动接触板41顶部的转板4右侧以支撑杆31为圆心转动,此时,转板4的左侧向下移动,带动接触板41复位,接触板41底部的左侧接触连接头65,电阻器重新启动,具有恢复效果,压敏电阻器使用寿命长;连接板61的底部与负极22的顶端电性连接,连接板61顶部通过第二连接线68电性连接移动板63,移动板63电性连接连接头65,连接头65的顶部接触接触板41,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为耐高温塑胶材质,所述外壳1的厚度为0.6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n封闭块,所述封闭块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n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分别贯穿于所述封闭块的两侧;/n固定板,所诉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正极的顶端;/n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右侧;/n转板,所述转板的右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n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板的底部左侧;/n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接触板与固定板的相对一侧之间;/n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负极的顶端与接触板的底部之间;/n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负极的顶端,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连接头,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与移动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板与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热保护型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
封闭块,所述封闭块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
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分别贯穿于所述封闭块的两侧;
固定板,所诉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正极的顶端;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右侧;
转板,所述转板的右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
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板的底部左侧;
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接触板与固定板的相对一侧之间;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负极的顶端与接触板的底部之间;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负极的顶端,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连接头,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与移动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板与连接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的中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银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成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