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电磁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08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理电磁教具,具体涉及教具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小灯泡,所述小灯泡一侧设有幅度调节机构;所述幅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设有第一电磁杆,所述第一电磁杆一侧设有第二电磁杆,所述第二电磁杆一端与第一电磁杆铰接,所述第二电磁杆一端固定设有电磁环,所述电磁环一侧固定设有导向电磁杆,所述导向电磁杆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电磁杆,所述控制电磁杆有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控制电磁杆另一侧设有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幅度调节机构,导向电磁杆避免感应棒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出电磁环,有效的提升电磁杆高度的调节幅度,精确的展示教学效果,提升控制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电磁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物理电磁教具。
技术介绍
电磁,物理概念之一,是物质所表现的电性和磁性的统称,如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电磁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电荷运动产生波动,形成磁场,因此所有的电磁现象都离不开磁场。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12670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物理电磁教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位于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推动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另一侧设置有实验用小灯泡,所述实验用小灯泡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磁杆连接座,所述磁杆连接座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磁杆连接座上连接设置有电磁杆,所述电磁杆上设置有感应棒,在该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实验时可以将电磁杆的一端升高,降低实验过程中滑轮在电磁杆上摩擦带来的影响,提高实验效果,更直观的展示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感应棒的两端设置有滑轮,通过滑轮可以准确快速的将感应棒放置在电磁杆上,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防止感应棒脱离电磁杆,使得实验更加准确。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物理电磁教具在使用时对电磁杆的调节幅度较小,无法有效的展示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电磁教具,通过设置幅度调节机构,摇把通过驱动螺杆在螺孔内部螺纹旋转,之后驱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壳内部进行移动,之后第二滑块通过撑杆推动控制电磁杆上升,控制电磁杆上升时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壳内部滑动,从而给对控制电磁杆的升降轨迹进行限定,当感应棒在第二电磁杆上滚动时,电磁环对感应棒进行限位,导向电磁杆避免感应棒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出电磁环,有效的提升电磁杆高度的调节幅度,精确的展示教学效果,提升控制力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电磁教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小灯泡,所述小灯泡一侧设有幅度调节机构;所述幅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设有第一电磁杆,所述第一电磁杆一侧设有第二电磁杆,所述第二电磁杆一端与第一电磁杆铰接,所述第二电磁杆一端固定设有电磁环,所述电磁环一侧固定设有导向电磁杆,所述导向电磁杆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电磁杆,所述控制电磁杆有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控制电磁杆另一侧设有撑杆,所述撑杆和连接杆均与控制电磁杆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有第一滑壳,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壳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壳,所述第二滑壳内壁固定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一侧固定设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外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表面设有螺孔,所述驱动螺杆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撑杆底端铰接,所述驱动螺杆一端固定设有摇把。进一步,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横截面形状设置为U型,所述固定座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电磁铁底部设有移动机构。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底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设有定位块。进一步,所述底座表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定位块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定位块顶部固定设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外侧设有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与定位螺杆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电磁杆顶部设有感应棒,所述感应棒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第二电磁杆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设有万向轮,所述驱动螺杆贯穿第二滑壳且延伸至外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置幅度调节机构,摇把通过驱动螺杆在螺孔内部螺纹旋转,之后驱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壳内部进行移动,之后第二滑块通过撑杆推动控制电磁杆上升,控制电磁杆上升时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壳内部滑动,从而给对控制电磁杆的升降轨迹进行限定,当感应棒在第二电磁杆上滚动时,电磁环对感应棒进行限位,导向电磁杆避免感应棒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出电磁环,有效的提升电磁杆高度的调节幅度,精确的展示教学效果,提升控制力度;2、通过设置移动机构,电磁铁通过固定板带动定位块在滑槽内部滑动,之后旋转蝶形螺母,蝶形螺母与定位螺杆螺纹固定,从而对定位块进行有效固定,之后可以根据感应棒的高度调节电磁铁与感应棒间距,从而提升实验的可控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感应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部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座、2小灯泡、3幅度调节机构、4固定座、5第一电磁杆、6第二电磁杆、7电磁环、8导向电磁杆、9控制电磁杆、10连接杆、11撑杆、12第一滑块、13第一滑壳、14第二滑壳、15轴承、16驱动螺杆、17第二滑块、18螺孔、19电磁铁、20移动机构、21固定板、22定位块、23滑槽、24定位螺杆、25蝶形螺母、26感应棒、27导向槽、28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物理电磁教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小灯泡2,所述小灯泡2一侧设有幅度调节机构3;所述幅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顶部固定设有第一电磁杆5,所述第一电磁杆5一侧设有第二电磁杆6,所述第二电磁杆6一端与第一电磁杆5铰接,所述第二电磁杆6一端固定设有电磁环7,所述电磁环7一侧固定设有导向电磁杆8,所述导向电磁杆8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电磁杆9,所述控制电磁杆9有一侧设有连接杆10,所述控制电磁杆9另一侧设有撑杆11,所述撑杆11和连接杆10均与控制电磁杆9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10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一侧设有第一滑壳13,所述第一滑块12与第一滑壳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壳13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壳14,所述第二滑壳14内壁固定设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一侧固定设有驱动螺杆16,所述驱动螺杆16外侧设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表面设有螺孔18,所述驱动螺杆16与螺孔1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7与撑杆11底端铰接,所述驱动螺杆16一端固定设有摇把。实实际使用时,摇动摇把,摇把通过驱动螺杆16在螺孔18内部螺纹旋转,之后驱动第二滑块17在第二滑壳14内部进行移动,之后第二滑块17通过撑杆11推动控制电磁杆9上升,控制电磁杆9上升时通过连接杆10带动第一滑块12在第一滑壳13内部滑动,从而给对控制电磁杆9的升降轨迹进行限定,当感应棒26在第二电磁杆6上滚动时,电磁环7对感应棒26进行限位,导向电磁杆8避免感应棒26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出电磁环7,有效的提升电磁杆高度的调节幅度,精确的展示教学效果,提升控制力度,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物理电磁教具在使用时对电磁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电磁教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小灯泡(2),所述小灯泡(2)一侧设有幅度调节机构(3);/n所述幅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顶部固定设有第一电磁杆(5),所述第一电磁杆(5)一侧设有第二电磁杆(6),所述第二电磁杆(6)一端与第一电磁杆(5)铰接,所述第二电磁杆(6)一端固定设有电磁环(7),所述电磁环(7)一侧固定设有导向电磁杆(8),所述导向电磁杆(8)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电磁杆(9),所述控制电磁杆(9)有一侧设有连接杆(10),所述控制电磁杆(9)另一侧设有撑杆(11),所述撑杆(11)和连接杆(10)均与控制电磁杆(9)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10)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一侧设有第一滑壳(13),所述第一滑块(12)与第一滑壳(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壳(13)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壳(14),所述第二滑壳(14)内壁固定设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一侧固定设有驱动螺杆(16),所述驱动螺杆(16)外侧设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表面设有螺孔(18),所述驱动螺杆(16)与螺孔(1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7)与撑杆(11)底端铰接,所述驱动螺杆(16)一端固定设有摇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电磁教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小灯泡(2),所述小灯泡(2)一侧设有幅度调节机构(3);
所述幅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顶部固定设有第一电磁杆(5),所述第一电磁杆(5)一侧设有第二电磁杆(6),所述第二电磁杆(6)一端与第一电磁杆(5)铰接,所述第二电磁杆(6)一端固定设有电磁环(7),所述电磁环(7)一侧固定设有导向电磁杆(8),所述导向电磁杆(8)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电磁杆(9),所述控制电磁杆(9)有一侧设有连接杆(10),所述控制电磁杆(9)另一侧设有撑杆(11),所述撑杆(11)和连接杆(10)均与控制电磁杆(9)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10)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一侧设有第一滑壳(13),所述第一滑块(12)与第一滑壳(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壳(13)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壳(14),所述第二滑壳(14)内壁固定设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一侧固定设有驱动螺杆(16),所述驱动螺杆(16)外侧设有第二滑块(17),所述第二滑块(17)表面设有螺孔(18),所述驱动螺杆(16)与螺孔(1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7)与撑杆(11)底端铰接,所述驱动螺杆(16)一端固定设有摇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雄巍张京友龚琬晶郑丹妮周惠毛停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